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六一兒童節|中醫文化走進高安路一小課堂

六一兒童節|中醫文化走進高安路一小課堂

  原標題:六一兒童節中醫文化走進高安路一小課堂——上海市徐匯區舉辦中醫藥校園嘉年華活動

  為貫徹落實《中醫中藥中國行-中醫藥健康文化推進行動實施方案(2016-2020年)》,推動中醫藥文化進校園,幫助中小學生養成良好的健康意識和生活習慣,激發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自信,上海市中醫藥發展辦公室積極推進上海市「中醫中藥中國行」—中醫藥健康文化推進系列活動。

  作為首次醫教結合全覆蓋,中醫本草課程進校園的試點工作,徐匯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攜手上海市中醫文獻館、徐匯區教育局、共青團徐匯區委員會、少先隊徐匯區工作委員會、徐匯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在徐匯區天平-湖南學區推廣中醫本草課程。今天上午,在舉國歡慶六一國際兒童節的熱烈氣氛中,「杏林育桃李,岐黃校園行」中醫藥校園嘉年華活動在徐匯區高安路第一小學舉辦。該活動也是中醫藥健康文化進校園(徐匯學區)項目的啟動儀式,是「中醫中藥中國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圖片說明:上海市衛計委中醫藥傳承發展處王慶華處長

  上海市衛計委中醫藥傳承發展處王慶華處長出席活動並致辭。他談到「中醫中藥中國行主要是推動中醫藥『四進』活動,即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進家庭,把進校園放在第一位,說明最重要但是難度最大……中醫中藥中國行,重在突出這個『行』字,『行』是這項活動的出發點,也是落腳點,今天在徐匯,我感受到了『行』的力量」,認為本次活動策劃齊心、組織有序,並且影響深遠。」

圖片說明:高安路第一小學滕平校長

  高安路第一小學滕平校長表達了對各主辦單位將此次承辦啟動儀式的機會給予該校的感謝。該校致力於「七彩高一」文化建設,學校教育注重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吸收現代科技精華。滕校長希望通過「走進自然,發現本草;走進中醫,發現科學」中醫進校園的課程活動,能讓小朋友初步了解中醫知識,並在他們的心中埋下熱愛傳統文化的種子。

圖片說明:徐匯區衛計委任雪雷副主任向學生代表贈書

  徐匯區衛計委任雪雷副主任代表徐匯區衛計委向高安路第一小學贈送了中醫藥科普書籍和本草手賬本,希望這次活動既是中醫藥健康文化進校園行動成果的助推,又能夠切實幫助中小學生養成良好的健康意識和生活習慣,增進對傳統文化核心價值理念的認知和認同。

圖片說明:上海市中醫文獻館賈楊館長

  在此次活動中,上海市中醫文獻館負責課程研發和大學生講師的培訓工作。上海市中醫文獻館賈楊館長表示:此次聯手徐匯區醫教部門開展的「進校園」活動,與該館開展中醫藥文化傳播研究的初衷、使命完全一致。「只有讓他們從年少時就感受到中醫藥的美好,才會發自內心喜愛中醫、享受中醫,將中醫之美、中醫之用進一步傳播,不僅代代相傳,還能『香飄海外』。」隨後,賈楊館長及徐匯區教育局錢佩紅副局長一同給大學生講師頒發了志願者證書。

  與會的領導一起參與了「神秘種子」中醫本草播種儀式,象徵著將中醫藥文化的種子播散到孩子們心中。這些神秘的中醫本草種子將在高安路第一小學的示範中醫示範角生根發芽,綻放綠葉,學生們將通過對這些本草的觀察、記錄、養護和本草課程的學習,發現中醫本草的自然魅力。

圖片說明:「神秘種子」中醫本草播種儀式

  隨後,高安路一小學生表演了《本草綱目》嘻哈歌舞,將古老的中醫文化與現代的舞蹈表現形式結合,將孩子們的天真活潑之態展露無遺。國家級非遺古本易筋經十二勢導引法第五代傳承人嚴石卿及其子第六代傳承人嚴正易(7歲)共同為高安路第一小學近800名師生表演了易筋經,並與師生現場互動。

圖片說明:《本草綱目》歌舞表演

圖片說明:古本易筋經十二勢導引法現場表演

  作為「杏林育桃李,岐黃校園行」中醫藥校園嘉年華活動的重頭戲,17位大學生講師開始了中醫《本草》講課,從芒種節氣入手,將江南暑濕天氣的典型暑濕感冒形式和經典名方「藿香正氣散」做了深入淺出的講述,認識身邊的本草,並親手製作本草標本、節氣特色香囊。上海市中醫文獻館賈楊館長為高安路第一小學四年級一班的同學做了示範講課。

圖片說明:上海市中醫文獻館賈楊館長授課

圖片說明:同學生正在認真學習製作草本植物標本

  本次徐匯區「杏林育桃李,岐黃校園行」中醫藥進校園活動力圖通過對徐匯區天平、湖南學區十所中小學進行中醫藥文化普及的試點課程,力求將最專業、最純粹的中醫藥文化,以最生動、最有趣的方式,呈現給孩子們,讓中小學生從小培養對中醫藥文化的了解和信任,對中醫辨證論治的原理和方法產生探索的興趣,建立起「中醫就在生活中」的養生理念。通過對孩子的中醫文化普及帶動整個家庭對中醫文化的信任,通過中醫「治未病」的養生理念與方法提高全民健康素質。

圖片說明:上海市中醫文獻館賈楊館長與志願者合影

  上海市中醫文獻館是一家直屬於上海市衛計委的中醫藥科研機構,成立60多年來,一直以匯聚名醫,搜集、整理名醫經驗為要務,以臨床文獻整理享譽上海、乃至全國中醫界。近年來,著力於「將中醫文獻融入生活」,開展了一系列中醫藥文化傳播研究及推廣項目,如去年在地鐵二號線、十號線上開展的「海派中醫地鐵專列公益宣傳」活動,獲得各界好評;今年,又有「將中醫文獻融入生活打造中醫新媒體科普矩陣」和「海派中醫科普微電影《女兒的四季》」兩項獲得市科委「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科普項目資助;今天啟動的中醫藥健康文化進校園(徐匯學區)項目屬於該館中醫藥文化傳播研究中心今年重頭戲之一,接下來該中心將陸續開發中醫藥進校園系列課程——有趣的名醫故事、身邊的中醫&24節氣、芬芳曼妙的本草、奇妙靈動的礦物中藥、見微知著的人體、DIY體驗及百草園游等戶內、戶外課程,旨在對不同年齡、不同需求的孩子進行更精準的中醫藥文化傳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