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宋女子圖鑑:在勾心鬥角的環境里,保護自己的典範

北宋女子圖鑑:在勾心鬥角的環境里,保護自己的典範

每個人獨處時怎樣都是對的,問題都出在與別人互動時。所以不管是心理學還是哲學,大致都分成了三派,一派研究自己(本體論),一派研究自己跟別人和世界的互動(認識論),一派研究前面兩派都研究出了些什麼(知識論)。很多人讀書讀傻了的問題也在於此,比如你讀蔣勛讀周國平,你會在孤獨的狀態里安靜美好,文人是完全可以活在一種「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的意境里。但是在與別人的互動模式里,得藉助小說家的力量,因為他們會赤裸裸地告訴你生活的殘酷真相。

我也總是看到一些人心心向善,但是一遇到各種勾心鬥角立馬就亂了分寸,到底是同流合污,還是獨善其身?如果你不甚明了,那你就該了解一下《金瓶梅》里西門慶的三房太太孟玉樓。清代康熙年間金瓶梅研究專家張竹坡評價她是一個「乖人」、「高人」、「真正美人」。她在各種鬥爭中左右逢源,但從不顯得低三下四。她非常清楚自己要什麼,但從來不索取什麼。她具有強烈的獨立意志,卻從不讓人覺得過於個性而難相處。

話說西門慶聯合潘金蓮害死了武大郎,按照潘金蓮的如意算盤應該是可以順利嫁入西門府了,沒曾想西門慶暫時可顧不上潘金蓮了,有婆子薛嫂來給西門慶提親了。這婆子說在咱們縣的臭水巷有個布販子楊宗錫死了。西門慶說:然後呢?婆子說:然後他有個老婆不到二十五歲。西門慶說:然後呢?婆子說:然後她手上有上千兩銀子,布匹就不用說了,還有兩張南京描金漆拔步床,人長的就跟畫上的一樣。西門慶:不用說長相了,可以。

按理說一個女人成了寡婦,不管是宋還是明,都得由長輩做主,但是孟玉樓覺得不可以,自己的婚姻大事當然得自己決定,放著大好青春浪費在個牌坊上面。面子是別人,怎麼評價那是他們的事情。日子是自己的,怎麼過的好是自己的事情。孟玉樓把這事想得異常清晰,於是她首先面試了西門慶。你可不要以為是西門慶到她家是西門慶面試,因為此時的西門慶已經拿定主意娶了,不看顏面看財面。但孟玉樓是在可嫁可不嫁,可嫁給你也可嫁給他的選擇中的。所以每個人,在任何情況下都要讓自己有選擇權,一旦你把選擇變得唯一,你就失去了主動權,李瓶兒的悲劇就在於此。

西門慶到了後,她沒有迎接,婆子說:她還在梳妝打扮。這又跟潘金蓮不同,只有你等我的事,沒有我等你的份,孟玉樓特別能沉得住氣。等梳妝完畢出來,西門慶看清楚了,這簡直就是董明珠啊。為什麼呢?因為孟玉樓是一個氣質型美女,不胖不瘦,而且非常高挑,應該在所有西門慶的老婆中海拔第一。關鍵是人家老公死後自己打理生意,已經具備女強人的特質,所以她「道了個萬福,就在對面椅子上坐下了」。為什麼坐對面,這樣看得清楚啊,然後丫鬟把茶端出來,她先給西門慶端了一盞,又給媒人薛嫂端了一盞,然後自取了一盞,一切都有章有法不急不緩。

這可就把西門慶給看呆了,他平時見得都是些俗脂粉黛,天天逛妓院都是那種膩歪的要死的貨色,天下竟然有如此妙人,西門慶還在發獃呢,孟玉樓問了:官人貴庚了?

西門慶忙說:小人二十八了,娘子多大了?

孟玉樓說:奴家三十歲了。

孟玉樓是那種要麼不說,但說的就是真話的那種人。她不會撒謊,因為撒謊的代價就是,需要用另外的謊言來彌補這個謊言,這樣循環下去,早晚累死。孟玉樓又端詳了西門慶一會說:那就勞煩官人定個日期,奴家好做個準備。

一切就緒,就待成親的時候,孟玉樓又遇到事情了,她自己雖然父母雙亡,但是他老公有個舅舅張四跳了出來。這就如同小兩口在教堂里都回答完我願意了,教父問:在場的有人反對嗎?這個張四舉手:我反對!

沒有誰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不定哪裡就會蹦出一個人來膈應你。孟玉樓說:反對無效,你坐下!張四說:你嫁人可以,財產可不能帶走。這時又趕來一個孟玉樓老公的姑姑楊姑娘,因為早就孟玉樓和西門慶拿下,所以趕來幫襯。孟玉樓把兩位長輩讓你屋子裡,並且給外面的人使個臉色:搬。

道理要講,事該怎麼辦還是怎麼辦,這就叫廣泛徵求意見,然後總結髮言:我已經辦完了,聽一聽大家的意見就是尊重大家。等到談判結束,東西也搬完了,張四舅只要作罷,孟玉樓則被一台大嬌四對紅紗燈籠抬入西門慶家中。

西門慶府中可不比自己守寡的日子,比她先佔了位置的大太太吳月娘,二太太李嬌兒,四太太孫雪娥(孟玉樓來以後,就把她降級了),後來的兩位五太太潘金蓮和六太太李瓶兒,也都是重量級選手。這麼一盤棋該怎麼下,這就跟一個人剛進公司一樣,老同事都股份在手,後來的同事活力十足,自己該如何保全自己的地位。孟玉樓給自己定了一個基調:不要弄死誰,也不要被任何人弄死。

在所有這些太太們中,吳月娘是絕對不可以得罪的,所以孟玉樓發現冷戰已久的西門慶跟吳月娘關係和好了,就發起了一次眾籌,每個人出五錢銀子給這宅子里最有地位的兩個人慶祝,讓吳月娘享盡了西門府大太太的榮光。

孟玉樓看到西門慶總是夜宿潘金蓮房裡,就知道這姑娘不得了,再一看那烏黑亂轉的眼珠子和背後嚼舌頭的功力,一定不能讓這樣的人記恨。所以孟玉樓跟潘金蓮的關係看起來不錯,兩個人經常手拉手,潘金蓮什麼話都告訴她,她什麼話都不外傳。不似一些人聽到一點風言風語,就立刻當做自己炫耀的資本。每個人跟孟玉樓說的話,都如同一個黑洞,消失的無影無蹤,你說這樣的人,誰人不放心呢。

潘金蓮很多次想拉攏孟玉樓參與自己的戰鬥,在李瓶兒死後,西門慶跟李瓶兒的奶媽如意兒好上了,潘金蓮想既然搞死了李瓶兒就繼續乘勝追擊搞死如意兒,就拉著孟玉樓挑撥離間:這如意兒可是有老公的人,如此不知廉恥,他老公天天就抱著孩子等在門外,你說是不是丟盡了我們家的臉。孟玉樓只是笑笑:你真八卦啊。潘金蓮一看,得,做不成戰友了,還是做閨蜜吧。

有一種說法是這樣的,跟一個人團結的最好方式,就是跟她在背後一起說別人的壞話。孟玉樓可不是這樣的人,因為這樣做的壞處就是萬一有一天你跟這個人撕破了臉,她就會說當初你在背後如何如何。一個人控制住這一點,她基本就可以立於不敗之地。李瓶兒生了孩子後,可把潘金蓮給氣壞了,就拉著孟玉樓罵起來:還不知道是誰的種呢。孟玉樓一聽這是直接讓西門慶下不來台啊,一言不發。

老子在《道德經》里說: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我們又經常說女人是水做的,但不是每個人都能達到水的境界,孟玉樓可以。

有一次潘金蓮得罪了吳月娘,孟玉樓就用了高超的手段來調節關係,我們看她是怎麼做的,孟玉樓先是掀起帘子走進吳月娘房中,嘴上說的是:牽了潘金蓮來。這句話基本上就定了這次斡旋的基調,大家都快快樂樂地化解這個仇恨。具體的措施是拿潘金蓮開涮,給吳月娘下台階。

進來後,孟玉樓就跟潘金蓮說:我的兒,快來給你娘磕頭。在這麼劍拔弩張的氣氛下,孟玉樓扮演起潘金蓮的親媽來,又跟吳月娘說:親家,我兒子年幼,不識好歹,衝撞了您,您高抬貴手,饒她一命,如果將來再犯,隨你責打,老身也不再敢說什麼。

潘金蓮一聽這些亂七八糟不著調的話,就跳起來趕著孟玉樓打,孟玉樓笑著說:你個奴才,看親家母給你好臉色,就打起老娘來了。看看人家孟玉樓導演這戲導的,吳月娘給好臉色了嗎?還沒有。但是她假裝吳月娘已經放下怒氣了。而潘金蓮心高氣傲的個性也被這麼一調侃,徹底放下了。這才是勸架的高境界。不需要任何人表態,問題就就解決了。

因為孟玉樓永遠可以冷靜地觀察著一切,所以她是精明的。還有一次,吳月娘找一個尼姑幫忙祈福,尼姑拿了吳月娘的銀獅子就想跑,根本不說具體如何個祈福法。孟玉樓攔著叫了人來稱了重量,一共四十一兩五錢。然後問了經鋪的成本,一共要印多少部經,什麼時候印完。交代的一清二楚。又讓尼姑下台:我怕你後面混亂,就幫你都想好了,也省得你費心。

孟玉樓這麼在西門府里如水般存在著,雖然西門慶也沒寵幸她幾次,她也不怨恨,她覺得女人又不是只有性。我們總結起來孟玉樓有三個基本生存策略:

永遠知道誰是不能得罪的。

永遠不出賣別人。

不要讓別人記恨自己。

西門慶死後,妻妾是賣的賣逃的逃,吳月娘希望孟玉樓跟自己一起守活寡,孟玉樓想的是:耽擱了奴的青春,辜負了奴的年少。在給西門慶上墳回來後,遇到了知縣的兒子李衙內,於是就找了媒人打聽,這些打聽的細節非常體現孟玉樓的獨立思考能力:且說你衙內今年多大年紀?原娶過妻小沒有?房中有人也無?鄉貫何處?地里何方?有官身無官身?

把這些細節都考察了一遍,才決定嫁了過去。後來李衙內開始潛心讀書去考取功名,而孟玉樓則舉案齊眉,在第三次婚姻里找到了幸福的歸宿。雖然小說沒有最終把這條線跟蹤下去,但在小說開頭就借算命先生給孟玉樓做了定論:一生好造化,富貴榮華無比。

心理學家馬丁賽里格曼創造出了一個心理概念,叫習得性無助。意思就是一個人如果無助的時間久了,他就會陷入到無力的狀態。著名的女權主義作家波伏娃在她的《第二性》里,乾脆就把習得性無助個選項分配給了所有的女人:男人的極大幸運在於,他不論在成年還是在小時候,必須踏上一條極為艱苦的道路,不過這是一條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則在於被幾乎不可抗拒的誘惑包圍著;她不被要求奮發向上,只被鼓勵滑下去到達極樂。當她發覺自己被海市蜃樓愚弄時,已經為時太晚,她的力量在失敗的冒險中已被耗盡。

但是孟玉樓沒有,她把一生當做一次幸福的冒險,所有發生過的不幸福,都不必牽掛,下一次更重要。所以她對待每一次婚姻,都非常鄭重其事。過去的可能都賭輸了,但萬一下次賭對了呢?拋下色子有各種可能,但拋的權利始終在我手中。

孟玉樓就是這樣一個女子,她在人世這個江湖決然而立,迎風起舞。

-獨立思考|做你自己-

複製下方信息打開淘寶

即可買到我的新書+贈品

即刻包郵快遞

複製這條信息€ELn20EPflQX€後打開手機淘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琢磨先生 的精彩文章:

做人,為什麼不能太楊國強
可憐的現任們

TAG:琢磨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