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孔子為什麼如此強調「克己復禮」?

孔子為什麼如此強調「克己復禮」?

作者:畢寶魁

孔子為什麼如此強調「克己復禮」?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三代以來維繫天下秩序的「禮樂」制度遇到嚴重的挑戰。各諸侯國的諸侯以及他們的官員,卿、大夫、士們都不遵守禮樂制度。周天子已沒有辦法來控制天下秩序維護禮樂制度了。於是,諸侯國各行其是,各個階層的貴族也都各行其是,誰也管不了誰。沒有秩序便沒有穩定,於是戰爭頻繁,內亂頻繁,百姓困苦不堪,更主要的是天下百姓無所遵循。

於是孔子才站出來大聲疾呼:「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其實,最近我才真正清楚孔子當時的動機和其高瞻遠矚的目光,只要三皇五帝積累下來的禮樂制度即典章制度保存下來,那麼華夏民族的文化傳統便會世世代代傳承下去,這不僅是華夏民族的福祉,而且是全人類的福祉。

孔子對於華夏民族文化的傳承是有充分信心和極其高明的預見力的。所以,當弟子問他十世以後的天下將是什麼樣子時,孔子堅定地回答說:「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論語·為政》)其大意是說:殷朝沿襲夏朝的禮儀制度,所減少什麼和所增加什麼,是可以知道的。周朝繼承殷朝的禮儀制度,所減少什麼和所增加什麼,也是可以知道的。

有哪個朝代繼承周朝,即使是一百代,也是可以知道的。一百代是三千年,孔子在當時就堅信華夏文明在他身後三千年不會斷絕,簡直是太神奇了。實際就是他看到了華夏文化的優秀性和其巨大的自我修整能力以及巨大的包容性。歷史發展真的如同老夫子預測的那樣,華夏文明五千年來一直沒有斷絕,而且是全世界的唯一,全人類的唯一。

孔子要求的「克己復禮」,其實質內容就是要求所有的貴族都要剋制自己的慾望,要服從禮的規定。不要超標準享受。八佾之舞是天子才能享用的樂舞,其演出必須有天子在場或者經過天子特批才可以。而季桓子則在光天化日之下,在自己的大院里就觀賞起八佾之舞來。季桓子是魯國大夫,即使魯國國君都沒有資格觀賞這種樂舞,季桓子則差兩個等級,僭越得太過分了,所以孔子很生氣。

當年,魯國大貴族孟懿子問孔子怎麼算是孝,孔子回答只兩個字:「無違」,實際就是不要違背「禮制」,貴族不涉及贍養的問題。故孔子要求他不要違背禮制,實際就要求他遵紀守法,貴族和高官遵紀守法就是孝。這種觀點至今也有其合理性。因此「守紀律講規矩」,往大說是愛國,往小說是孝道。孔子提倡的「克己復禮」因為他本人不在位故不能成為政治現實,但對於華夏民族文化傳統的延續起了關鍵的作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煮百年 的精彩文章:

1980年日本人鏡頭下的中國小朋友,真純真!裡面藏著多少熟悉的回憶!
李世民為何不殺武則天?李淳風道出隱情

TAG:水煮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