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自然懷胎成全球難題,這4件事正悄悄偷走你的生育力

自然懷胎成全球難題,這4件事正悄悄偷走你的生育力

說到「人工助孕」,你可能不太懂。

但是一提「試管嬰兒」「人工授精」,你或許就明白了。

畢竟,運用這些輔助生育技術的例子,正在變得越來越常見。

美國國家衛生統計中心近日發布的生育報告指出,越來越多的女性通過人工助孕才能懷孕生子。

在中國,類似情況也在發生,不少錯過最佳生育年齡或是患有生殖系統疾病的女性,不得不求助人工助孕技術。

人工助孕正逐漸成為一種全球趨勢。《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採訪權威專家,為你全面解讀輔助生殖技術,並提醒你生育還是要趁早。

受訪專家

北京大學國際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 田莉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生殖醫學中心副主任 馬彩虹

25~29歲是女性生育黃金期

前段時間,明星大S以41歲「高齡」懷上第三胎的新聞刷屏網路。雖然最後她聽取醫生建議,採取了終止妊娠的舉措,但這也讓許多人產生了疑惑:女性生育,到底多大才合適?如果超齡了,採取輔助生殖技術行不行?

女性有個「黃金生育期」

專家指出,25~29歲是女性黃金生育期,超過30歲後,母子健康都有潛在風險。

儘管男性生育能力相伴終身,但隨年齡增大,精 子數目、質量也會下降。

但在中國,近10年來,女性平均生育年齡從26歲推遲到28歲,大中城市女性平均生育年齡往往超過30歲。

美國生育報告顯示,30歲以下女性生育率一直緩慢下降,30歲以上生育率有所升高,後者主要歸功於輔助生殖醫學的進步。

輔助生育成全球趨勢

如今,人工助孕已經成了全球趨勢。

中國:2017年,一項針對我國7個省市自治區的調查發現,社區人群不孕不育症發病率達到10%~15%,估算超過5000萬人。

美國:美國輔助生殖技術協會2018年4月刊文指出,2016年全美有7.1萬嬰兒通過輔助生殖技術降生,且這一數字呈逐年上升趨勢。

法國:在法國, 僅2012年就至少有14.2萬人嘗試輔助生殖技術,並有2.3萬名嬰兒降生,每35個新生兒中就有1個是藉助輔助生殖誕生的。

日本:日本數據顯示,體外受精嬰兒出生人數逐年遞增,2004年為1.8萬左右,佔總出生兒數量的1.64%;2010年為2.9萬左右,佔2.7%。

生育率為什麼在下降?

馬彩虹分析說,輔助生殖技術越來越被大眾熟知並接受,有主客觀兩方面因素。

客觀原因:科技發展使輔助生殖技術從無到有並日漸成熟,能進行一系列精細操作。與此同時,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讓不孕不育的家庭有能力接受治療。

主觀原因:不孕不育症(連續12個月進行沒有保護措施的性生活仍不能受孕)發病率越來越高。

在全球不孕不育症增加、生育率下降的大現象背後,藏著四個主要原因。

1

推遲婚育

不少年輕人為學業、職業追求,選擇將婚育年齡延後。有的高學歷夫妻等博士,畢業後就已接近30歲。

一般來說,從30歲開始,女性卵子數量和質量開始下降。35歲後,卵巢功能下降加速,受孕難度增加,即使懷孕,流產、胎兒畸形幾率也大。

2

精神壓力

現代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很多人長期處於精神緊張、情緒焦慮的狀態,這也讓不少適齡生育的夫妻感到力不從心:

一方面,工作已疲於奔命,不想要孩子,也沒精力照看孩子。

另一方面,在激烈競爭機制下,孩子需要習得更多技能才能脫穎而出,而技能背後是對父母經濟實力的考驗,所以很多年輕夫婦不敢要孩子。

3

生活方式

煙酒、熬夜、飲食不健康等習慣會影響激素水平和內分泌系統,導致不孕症幾率上升。

男性性行為不檢點,可能造成生殖器官炎症,影響精 子質量,增加生育難度。

女性由於未做好保護措施,意外懷孕後流產或感染性傳播疾病,也會對生殖系統造成傷害。

4

環境污染

輻射、霧霾、汽車尾氣、裝修污染等環境問題會影響精子和卵子的質量和活性。

輔助生殖技術不是萬能的

40年前,世界首例試管嬰兒在英國誕生。1988年,中國第一例試管嬰兒誕生,30年來,中國輔助生殖技術飛速發展,不斷取得突破,目前已比肩世界領先水平。

截至目前,中國大陸有資質開展輔助生殖技術服務的醫療機構已超過450家,專業人員逾萬人,每年實施70萬例以上。

馬彩虹介紹,輔助生殖技術一般包括兩種:人工授精和試管嬰兒。

人工授精

人工授精是把丈夫或供精者的精 子,通過非性 交方式注入女性生殖道內,以期精 子與卵子自然結合,達到妊娠目的。

人工授精主要用於男性原因造成的不孕,比如勃 起障礙、少精症、弱精症等。

試管嬰兒

試管嬰兒是通過藥物誘導讓女方卵巢長出多個卵泡,在卵泡生長接近成熟時,注射大劑量絨毛膜促性腺激素,36小時後取卵,同時男方留取精 液。醫生在胚胎實驗室讓卵子、精 子結合形成胚胎,再挑選優秀胚胎,移植到女方子宮腔內。

試管嬰兒主要用於由女性方面造成的不孕,比如嚴重的輸卵管疾病、免疫性不孕症等,也適合少數由少精症、弱精症、畸精症引起的男性不育患者。

輔助生殖技術仍有風險

田莉表示,輔助生殖技術可以幫助不孕不育症患者圓生子夢,但不能改變衰老的事實、扭轉衰老狀態。最終能否生下一個健康的寶寶,由精 子和卵子的質量決定。

「輔助生殖技術通過人為干預能增加懷孕生子的幾率,但不能保證一定成功。」馬彩虹以試管嬰兒為例做了解釋,她說,臨床上以活產率,即女性接受胚胎移植成功後,經過妊娠、生產最終獲得健康嬰兒的概率,來體現試管嬰兒的成功率。

30~35歲女性,一次胚胎活產率為30%~35%。

35~40歲女性,活產率降至20%~30%。

40~45歲女性,活產率能達到15%就算很高了。

45歲以上女性,醫生通常不建議接受輔助生殖技術治療。此時卵子數量少質量差,使用輔助生殖技術風險較大,孩子健康存在一定隱患。

如果精子和卵子來自機能衰老的睾丸和卵巢,即使通過輔助生殖技術成功生下孩子,相對自然受孕生育的孩子來說,也會有如下情況:

發生早產、低體重的幾率稍大。

一生中患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的年齡可能提前。

高齡父親生育的孩子患孤獨症概率也會升高。

專家建議生育要趁早

馬彩虹建議,要想有個健康的寶寶,生育還是要趁早。

年輕人

年輕人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在追求職業理想的同時兼顧家庭,在生育最佳年齡時盡量順勢而為。

生殖系統有問題的人

這類人群不要諱疾忌醫,當身體出現不適時要及時就醫。問診諮詢應選擇正規醫療機構,切忌貪圖方便選擇沒資質的機構,耽誤病情。

青少年

青少年的性教育仍需加強,應教會他們保護自己,避免遭遇不必要的悲劇,造成生殖系統傷害。

田莉呼籲,政府層面也應有所改進,應在教育、社會保障和醫療制度上進一步優化,讓育齡期女性少些後顧之憂,增強生育下一代的意願。

本期編輯:劉暢 本文作者:生命時報記者 潘曉彤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命時報 的精彩文章:

315晚會上,專家沒來得及辟的謠
你全身的「火氣」旺不旺,問問舌頭就知道

TAG:生命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