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遠超敦刻爾克,鄧尼茲「漢尼拔」行動撤退東普士軍民

遠超敦刻爾克,鄧尼茲「漢尼拔」行動撤退東普士軍民

原標題:遠超敦刻爾克,鄧尼茲「漢尼拔」行動撤退東普士軍民


說起大規模海上撤退作戰,軍迷朋友們往往能夠想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電機計劃」——也就是著名的敦刻爾克大撤退。鮮為人知的是,在72年前的今天,二戰末期的德軍開始執行整場戰爭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海上撤退行動,其代號為「漢尼拔行動」。



▲1940年6月,正在敦刻爾克海灘上等待撤離船隻的英法遠征軍部隊,德國海軍的漢尼拔行動無論從規模上,還是撤離人數上,都遠超敦刻爾克大撤退


故事要從1944年末說起,納粹德國此時已經如同風中殘燭,東面是蘇維埃的鋼鐵洪流,而西邊發起的突出部戰役則被頑強的英美部隊挫敗,第三帝國的覆滅已經只是時間問題。在惡劣的條件下,頑固不化的希特勒依然命令東普魯士、庫爾蘭、波蘭地區的士兵和民眾留在當地,堅決迎戰「入侵」的蘇聯軍隊。東普魯士地區領袖埃里希·科赫對希特勒的指示言聽計從,下達命令禁止民眾後撤和逃跑。他表示所有後撤的士兵或者民眾都會被視為「失敗主義者」和「破壞士氣」,並且會被立刻處死。


▲東普魯士地區長官埃里希·科赫,在他的命令下,所有膽敢後撤的德國軍民都要被處死,但是在蘇軍攻入東普魯士地區後,最先逃跑的人卻是他自己


與此同時,蘇聯紅軍正在逐步解放波蘭,青年戰士們目睹了大量觸目驚心的場景。打開波蘭境內的蘇軍戰俘營後,蘇聯戰士發現被關押的戰友所遭受的非人待遇——德軍成立了所謂的「東方勞工」部隊,強迫蘇軍戰俘進行高強度體力勞動,甚至隨意屠殺戰俘。蘇聯俘虜即便僥倖生還,也一個個都骨瘦如柴,如同從地獄歸來一般。此時,大多數蘇聯戰士已經經歷了多年的衛國戰爭,很多人在這場殘酷的戰爭中失去了自己的家庭。再加上親眼目睹自己的戰友在戰俘營中的悲慘遭遇,他們一個個怒火中燒,滿腔激憤無處發泄。隨著蘇軍攻入東普魯士,當地開始逐漸傳出有蘇軍士兵屠殺德國平民與強姦德國婦女的消息。



▲在波蘭戰俘營中遭到非人道對待的蘇軍戰俘,目睹戰友的慘狀後,蘇軍戰士個個怒火中燒


平民傷亡數字不斷上升,德軍終於從「軍民一心抗敵」的幻想中醒悟過來。他們立刻開始通過「波蘭走廊」撤離平民,但是為時已晚——1月23日,蘇聯紅軍從西面包圍了東普魯士地區,切斷波蘭走廊,包圍圈內的部隊被蘇軍吃掉只是時間問題。就在東普魯士包圍圈成型的時候,希特勒依然堅持著「平民抗敵」的幻想。但是,德國海軍總司令卡爾·鄧尼茨元帥則認清了形勢,他認為東線形勢已經完全絕望,德國海軍唯一該做的事情就是盡量將包圍圈內的所有德國人安全撤出。因此,鄧尼茨背著希特勒制定了「漢尼拔行動」,準備動用剩餘的德國海軍艦艇以及徵用的民間船隻,從東線撤離德國軍民。



▲正在檢閱海軍船員的德國海軍司令鄧尼茨,他認清了東線戰場的態勢,決心要發動海軍部隊儘可能多地撤離當地的德國軍民


1月21日,鄧尼茨向所有的德國海軍艦船發去著名的信號「HANNIBAL(漢尼拔)」。這個信號原本只是示意德軍潛艇向西撤往德國,現在卻成為了示意德軍艦艇開始進行撤離工作的命令。信號發出之後的1月23日,漢尼拔行動正式開始。德國海軍徵用大量平民船隻,著手從包圍圈內的各個港口撤離德國軍民。


▲在「漢尼拔」信號發出後,德國海軍立刻徵用大量民用船隻,開始進行撤離行動


德國海軍的海上撤離路線,從包圍圈內的皮勞、但澤等城市出發,經過危險重重的波羅的海,最終抵達德國本土的基爾、呂貝克以及丹麥哥本哈根等港口城市。在這一路上,德國船隻的處境非常危險,頭頂上有來回掃射轟炸的盟軍戰鬥轟炸機,海裡面則活躍著蘇軍的潛艇。同時,撤離船隻還要時刻注意自己的方位,避免進入雷區。此時,波羅的海已經被盟軍飛機改造成一處巨大的空投水雷場,堪稱步步驚心。



▲漢尼拔行動中德軍艦艇的撤離航線圖,陰影部分為盟軍空中部隊布設的水雷場,由此可見困難重重


1月28日,漢尼拔行動展開後第五天,一艘巨輪停泊在一片混亂的哥滕哈芬港內。這艘名叫威廉·古斯特洛夫號的豪華郵輪在開戰前建造,在戰爭中則被德軍徵用作為醫院船。現在,古斯特洛夫號作為德國海軍的一員,參與到漢尼拔行動當中。由於哥滕哈芬港內過於危險,當地指揮部要求古斯特洛夫號必須在48小時內搭載盡量多的平民出港。隨後,大量難民湧上了這艘巨輪,每個登上古斯特洛夫號的人都滿心期待著趕快離開如同地獄般的東普魯士。



▲戰爭爆發前的豪華郵輪威廉·古斯特洛夫號,在戰爭爆發後,它被德國海軍徵用,作為一艘醫院船


1月30日中午12點30分,在寒冷的冬天下,古斯特洛夫號滿載著德國難民駛出了哥滕哈芬港口。按照當時德國官方的記錄,古斯特洛夫號一共裝載了3000名德國難民。但是,實際上該船一共載有超過10000名德國難民,其中還包括了很多被父母送上船的孩子!出現如此大的偏差的原因,是當時哥滕哈芬港內已經一片混亂,德國當局不得不中止記錄登船人數,而只是初略地按照船隻的設計裝載人數做出統計。


▲1月30日中午12點30分,滿載難民駛出哥滕哈芬港口古斯特洛夫號,這是它沉沒前留下的最後一張圖片


當天夜間8點左右,暮色沉沉的波羅的海,蘇軍S-13號潛艇上的瞭望哨發現海面出現了神秘的燈塔——那正是古斯特洛夫號郵輪。此前,它曾經開啟船上燈光,向附近的德國海軍掃雷艇編隊示意,但這個行為卻註定了它被擊沉的命運。蘇聯海軍S-13號艇長亞歷山大·馬里內斯科判定這是一艘德國軍艦,立刻下令S-13號潛艇下潛,進入攻擊陣位,並且命令船員準備艦首四副魚雷管。


▲蘇軍S-13號潛艇,在漢尼拔行動中,該潛艇擊沉了兩艘德軍的撤離船隻


晚上9時,古斯特洛夫號進入S-13號的魚雷射程,在馬里內斯科的命令下,S-13號對準古斯特洛夫號發射了四枚魚雷。其中一枚魚雷因為故障卡在發射管內,而另外三枚魚雷則直撲古斯特洛夫號而去。隨後,古斯特洛夫號發出了三聲轟鳴,不久後便傾覆沉沒。由於在此前的戰爭中,古斯特洛夫號上的救生艇大多數都已經丟失,剩下的十餘艘救生艇根本不足以容納船上10000多名難民!不少難民根本沒有登上救生艇的機會,只能落入冰冷的波羅的海中等待救援。最終,趕來的德國海軍艦艇在只救起了900餘人,其餘9000多人葬身冰冷的波羅的海,古斯特洛夫號的悲劇成為二十世紀最嚴重的海難事件。



▲描述S-13號擊沉古斯特洛夫號的油畫作品,古斯特洛夫號沉沒事件,是二十世紀最嚴重的船難,其死亡人數遠超著名的泰坦尼克號沉沒事件


11天後的2月9日,蘇軍S-13號潛艇再次盯上了另外一艘執行漢尼拔行動的撤離船隻——馮·斯托本號郵輪。該船剛剛從皮勞出發,裝載有4267人,其中不少是剛從東普魯士戰場上撤出來的德軍傷兵以及逃離家園的難民。午夜時分,S-13發射兩枚魚雷擊中斯托本號,不到20分鐘後該船就沉入大海。德軍的T-196號魚雷艇趕到現場救起約300名倖存者,另外3000多人則葬身魚腹。


▲2004年,波蘭海軍的聲吶在波羅的海海底發現了斯托本號郵輪的殘骸,這是波蘭海軍聲吶投射的立體成像


雖然古斯特洛夫號和斯托本號的沉沒導致了大量的平民死亡,但是德國人已經沒有任何時間為死者默哀了。漢尼拔行動繼續進行,一批又一批的平民搭乘著郵輪、貨船、漁船甚至帆船撤出了被蘇軍包圍的地區。


1945年2月18日,德國海軍的舍爾海軍上將號裝甲艦奉命前往沃林島執行炮擊任務,支援德軍在當地的部隊發起反擊,重新建立柯尼斯堡與德國本土之間的陸地連接。在這期間,德國海軍趁機使用大量小型艦艇把該地區內的75000名平民和傷兵送到公海上,再由大型船隻轉運到德國本土。在沃林島地區的撤離行動中,有不少小型船隻被擊沉,但是還是有大量平民成功撤出了蘇軍包圍區。3月8日,舍爾海軍上將號因為在支援作戰中炮管嚴重磨損,而不得不返回基爾更換炮管,在它離開戰區的時候,亦設法搭載800名平民和200名傷兵撤回本土。


▲1942年12月26日,正在大西洋上進行破交作戰的舍爾海軍上將號,後方的艦影是輔助巡洋艦托爾號,在漢尼拔行動中,舍爾海軍上將號在嚴重損耗自己的炮管後,帶領著上千名傷兵和難民撤出戰區


在漢尼拔行動中,德國海軍幾乎投入了手頭上所有能用的資源。即使是U艇這種裝不了幾個人的小型艦艇,也肩負起了疏散平民的任務。根據德軍的記錄,早在1945年1月,U-14和U-17號U艇就攜帶著22名難民,撤離了炮火連天的哥滕哈芬港。2月份,U-747和U-2524分別裝載著30和40名難民,從哥滕哈芬港撤出。最後一艘肩負撤離任務的U艇是U-3507號,該艇於1945年3月從哥滕哈芬港撤出時載有60名兒童。實際上,參加漢尼拔行動的潛艇數量遠遠超德軍記錄,但是在戰爭末期的混亂狀態中,其真實數字已經無從獲知。



▲參與漢尼拔行動的U-2524號潛艇,這艘潛艇是德軍最精銳的新型潛艇——21型潛艇


時間推移到4月,隨著蘇軍的推進,但澤周邊區域已經不再安全。於是,在4月4-5日的夜間,德軍動用大量小型船隻和登陸艇,將30000名難民從但澤區域撤到附近的海爾半島上。在整個4月的時間裡,將近265000名難民從但澤撤到海爾半島,以避開蘇軍攻勢的鋒芒。4月15日,一支大型船隊載著將近20000名平民離開海爾半島。不久後,蘇軍L-3號潛艇向這支大型船隊發射魚雷,很快擊沉戈雅號商船,導致船上6000人喪生,僅有183人被救起。



▲正在執行撤離行動的戈雅號商船,旁邊駛過的是負責護航的德軍魚雷快艇


1945年4月30日,伴隨著柏林元首地堡中的槍響,希特勒親手結束了自己的一生。按照他所留下的遺囑,鄧尼茨在5月1日接任納粹德國元首職位。在上任之後,鄧尼茨做的第一件事,是命令包圍圈內的德軍官兵堅守陣地,為撤離行動爭取時間。與此同時,他繼續命令德國海軍:盡一切努力撤走在包圍圈內的德國人。從5月1日開始到8日為止,德軍出動所有堪用的船隻,從海爾半島上撤出了153000人。


▲在港口裝載難民的德國商船,在5月1日到8日期間,德國海軍從海爾半島上撤出了153000人


而與此同時,英國部隊已經開進了鄧尼茨的家門口。無奈之下,鄧尼茨只好同意先與英軍達成局部投降協議,而英方則慷慨地允許德國船隻繼續在海上航行。隨著談判的深入,英美堅決要求德軍於5月9日1時前在東線方面與蘇軍達成停火。於是,鄧尼茨命令所有德軍參與撤離作戰任務的船隻:務必在5月9日午夜1時之前滿載難民,駛離東普魯士地區的港口。根據指示,德軍最後一支船隊滿載著18000多名難民,於5月8日夜間21點離開了拉脫維亞的利耶伯亞港,航向德國本土。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海軍最後、規模最大的一次作戰行動——漢尼拔行動落下帷幕。


▲波羅的海上,執行撤離行動的船隻滿載平民,向德國本土的港口駛去


與英國的敦刻爾克大撤退相比,漢尼拔行動無論從規模上,還是撤離人數上,都遠超前者。在這場大規模撤離行動中,德軍一共損失了1艘老式前無畏艦——西里西亞號、7艘U型潛艇、12艘各型驅逐艦以及上百艘型號不一的民用船隻,因為船隻沉沒而死亡的平民超過了2萬人。不過,2204477名德國人成功地搭乘船隻,從東普魯士包圍圈中逃出生天。與之相比,通過陸路撤離的德國難民超過200萬人,其中有接近18%的難民在路上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死亡,超過30萬人!可以說,海路撤離的漢尼拔行動已經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一次行動。



▲在工作人員攙扶下走下撤離船的德國難民,他們成功地從地獄般的東線地區逃出生天,雖然該地已被英軍佔領


縱觀整個漢尼拔行動,德國海軍在苟延殘喘的時刻拼盡最後的力量,挽救了大量德國平民的生命,給二戰德國海軍的作戰經歷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就如同鄧尼茨在《十年與二十天》中描述的那樣:「我們只不過是想在有限的時間中,儘可能多地拯救生命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喵星人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17年後再看「南海撞機事件」:所有曾經的隱忍,都是為了今天的騰飛
此人文治武功可比漢武帝,建立五百年未有之盛世,最終卻國破身死

TAG:喵星人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