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孩子的未來,無需刻意規劃

孩子的未來,無需刻意規劃

文|張三平

社會變化太快,對孩子的未來,我們要有超前的思維。幾百年前,電能產生的原因、萬有引力是學術發現,如今可能連知識都算不上,已經成為常識。幾十年前計算機是尖端人才的特權,現成為普通大眾的玩物。如果總是用上一代的思維去教育下一代人,顯然是不恰當的,甚至是起到反作用,對於孩子,我們必須看得更遠一點。

現階段我們所有家長,都希望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但是要理清楚的是,我們要跑向何方。終點沒有搞清楚之前,最好不要輕易起跑,跑的越早越快,離正確會越來越遠。現在孩子們的終點絕不是二十歲讀一個好大學,三十歲有一個好工作那麼簡單,未來也許不需要跑步。如果拚命往錯誤的方向奔跑,跑的越快可能輸的越慘。

人們總喜歡規劃孩子的未來,大多數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過一種安定的生活,這很可能是個一廂情願的想法。2010年統計,世界五百強企業平均壽命是40年,一千強是30年,小企業只有幾年。人的職業生涯有三四十年,如果大學一畢業就創成世界五百強,那麼在退休那一年公司正好倒閉,這樣的好運氣又有幾個人能夠碰到呢。

孩子僅僅學好一個專業遠遠不夠。世界五百強企業都只有40年壽命,未來的孩子不可能不換工作,他們一輩子一定會至少換5到7份工作,而且會換到不同的行業。一輩子在一個行業、一個公司穩定的工作會變得越來越難。這個時代,如果孩子在大學期間,僅僅鼓勵學好學精一個專業,你覺得是不是有可能是對他未來的詛咒呢。

不管什麼樣的文憑都不是人生硬通貨。世界最大的企業諮詢公司麥肯錫,1993年員工有67%是MBA,2003年這個比例降到了41%。最近10多年來還在繼續往下降,是什麼人替代了一流的MBA們呢?比如麥肯錫增加了很多MFA即藝術碩士。麥肯錫認為,他們的調查報告必須用藝術的方式來表達,於是很多MFA慢慢替掉了MBA。

大學的普及或許能讓一小部分人變得更加強大,但也是造成更多的人眼高手低,適應不了社會需要的主要原因,從而使得這些人在自身的基礎上變得更加弱小。世界上那些舒適的工作崗位總是少之又少,絕大部分人依然要腳踏實地從事普通的工作。今天任然還有人把上大學、高學歷鼓吹成屌絲逆襲的唯一途徑真的沒有什麼道理。

到了高中畢業的時候,大部分孩子已經成年。讀大學應該是成年人很多選擇中的一種,不應該視為唯一,更談不上最好。以前大學文憑與很多人生機會掛鉤,有文憑才能夠有體面的工作,有穩定的收入等。現在與文憑掛鉤的東西正在一項項脫鉤,人的選擇機會已經變得多元化。如今上大學不僅需要成本考量,更需要防範風險。

我們很多人還停留在錢越多,收入越可觀,活得越幸福的陳舊觀念中。似乎擁有極大的財富就擁有幸福。幾十年前由於自然災害、經濟匱乏,大家窮怕了,錢多大致等同於幸福。當步入小康後會慢慢發現,幸福和經濟收益沒有顯著的關聯,再過幾年,人們的幸福感不會隨著收入開始上升了,不管怎麼掙錢,都不會過得更幸福。

現在學習無處不在,互聯網的出現,只要正確地使用新工具,教育的自主權到了每個人自己手中。學習什麼,什麼時間學習都由自己決定。也可以邊工作邊學習網路課程。這樣不僅有收入,而且只用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從而活學活用,提高學習效率。如果確實對學術有興趣,隨時可以前往大學攻讀學位或從事專門的研究。

我們應當擁有什麼樣的思維、如何應對未來的變幻莫測?未來也許永遠是一個謎。當人類跨過網路時代回頭再看,也許每個人都會獲得成功,但沒有人是絕對成功的。比較恰當的人生態度是,順應時代,保持好奇,擁抱變化,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有所創造,讓自己擁有感知幸福的能力。人生無需刻意規劃,因為世界總在變化。

孩子的未來,無需刻意規劃

不要讓傳統的思維影響孩子的未來。

文章來源《三平視點》(jyxdl_333)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