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的文字是治療浮躁的良方,民間文化的見證

他的文字是治療浮躁的良方,民間文化的見證

最近讀汪曾祺的《多年父子成兄弟》。

現如今,人們使用中文的方式太可怕,恨不得一段話里三個感嘆號,每一句都能撩動你的情緒,不是讓你驚訝到掉下巴,就是煽情到落淚,每一篇都硬撐著要寫出泣血成書的感覺。彷彿寫作靠的不是墨水,而是淚水和血水。於是我們常常看到那些激動的言辭,感傷的描述,最刺激的故事情節,無需合適的承轉起合,只把那最抓眼球的放到眼前。

呼吸著這樣浮躁的空氣,閱讀的能力也會退化,更不用說寫作的能力。每天打開電腦,第一反應都是如何抓眼球,而不是認真地整理自己的內心與思考;每打下一個詞,都覺得需要緊緊地抓住讀者,這樣才能引導著ta一路跟著自己走。

這樣的心態,寫情書或許合適,寫文章,還是要換個思維——怎麼描述更精確,哪個詞用上去更形象,如何才能讓句子更有靈氣——而不是浮躁地盯著讀者的反應。

汪曾祺的文字,便是療愈現今這種浮躁心態的良方。

翻開書,首先能感受到的,是汪的那份不徐不疾,讀他的描寫,彷彿坐在畫舫上,緩緩划過江面,四下的景色漸漸入眼。

江蘇高郵水鄉的溫柔景色,淳樸小鎮的世情百態,亭台樓閣、四時草木、魚蟲花鳥,無一不可入筆,無一不有情趣。

我記得香港的許子東教授曾經這樣評論侯孝賢的《海上花》:你看得睡著了,醒過來再看,還是覺得好看。

汪的文字也是如此,你可能看著看著便魂游天外,但收回神,那些風物描寫,依舊迷人。

今天我們讀文章,總是恨不得每一段都能帶來什麼感悟,如有乾貨,就更好了。過生活也像做閱讀理解,總希望隨時能從一事一物中總結出一個中心思想,總覺得生活的一點一滴都要增長經驗、帶來成長,若不如此,心裡就空蕩蕩的,焦急、懊惱,覺得自己又浪費了時光。但汪的文字,卻讓我想起了文字的另一個功能,那就是感受。

他的文字總是淡淡地、細緻地,不求任何感悟、理解,不去總結什麼情緒,只是讓你跟著他的筆——跟不上也不要緊——去仔仔細細地看,記得清楚的就一點一滴地繪出來,記不清楚地便一筆帶過,而其中蘊含的,全是生趣。

《冬吳相對論》吳伯凡曾說:

那些優秀的文學作品,實際上是在拯救我們的感覺,拯救我們被日常瑣碎的事物磨損的那些非常遲鈍、非常簡陋的感覺。

經過文學不斷地滋養和打磨,我們會變得十分敏銳,能夠從哪怕十分簡單的事情上找到一種深刻的樂趣。

汪給我們的,首先就是這樣一種簡單事物里的深刻樂趣。

汪生於1920年,是跨越新舊時代的人物。

我們看電影,如若一部影視,要還原一個時代,靠的其實是當時的媒介,比如想要表現中世紀的歐洲貴族社會,那麼整部電影就應該用中世紀油畫的質感,像《大鼻子情聖》。雖然中世紀的陽光和今天的陽光差別未必那麼大,但如果按照現實的質感去拍攝,就會缺乏歷史感,反倒讓人不相信那是舊時光了。

汪的文章就像是一個舊中國的媒介,在他的筆下,我們從那些幽雅的文字里窺見了二十世紀上半闕的中國。

坐落在大壩邊上的小鎮,撐篙打魚的船家,街上各式各樣的店鋪和各式各樣的人,仕途中斷、一生耿介的祖父,能文能武、多才多藝的父親,兩任繼母,學堂里脾性各不相同的先生們......

這一切當然都是汪的個人經驗,但它們組成了一幅關於舊時中國的風情畫,而所謂文化,就體現在那些畫卷人物的一舉一動、一食一飯間。

相比於正經的大部頭歷史,文學裡的歷史,往往更貼近真相,更有真實的歷史味道。畢竟,看多了二十四史,便以為歷史上的人都活在波瀾壯闊里,而忘了歷史生活的最大組成,也不過是三餐一宿的日常。

而這日常,最能體現出一個民族的精神風貌與文化特質。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汪的文字,價值不比任何歷史學家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夜梟筆記 的精彩文章:

因為有人願意裝,我們才能保持文明
他為國家培育了無數偉人,卻至死都是國家罪人

TAG:夜梟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