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日本花道叛逆者中村幸夫——直面花之生死,感悟生命本質|日本·文化

日本花道叛逆者中村幸夫——直面花之生死,感悟生命本質|日本·文化







草長鶯飛,四季更替,欣欣向榮的大自然少不了鮮花點綴其間。鮮花能帶給人們愉悅和幸福,也因花期短暫常令人感懷生命之無常。人們無法挽留花之芳華流逝,卻能通過插花將花的生命力延續。插花毋寧是表現人之心與花之間的交流感悟的一種藝術形式,凸顯花的生命本質。今天我們通過日本花道Misasagi流家元片桐功敦的視角,給大家介紹日本花道的叛逆者——

中川幸夫

,了解他對於插花的一往深情和追求自由的插花藝術的反叛精神。








正如「插花是我活著的證明」這句話所言,中川幸夫是用澎湃的激情來表現花的生命力的插花巨匠。6年前他去世之後,這個證明仍然鮮明地銘刻在人們的心中。今年正值中川誕辰100周年之際,衷心敬愛中川的花道Misasagi流家元片桐功敦,在京都舉辦的「KYOTOGRAPHIE 京都國際寫真祭 2018」展上,作為對前輩的謳歌特意獻上自己的插花,並公開了兩人的合作作品。





首先簡單介紹一下兩位花道名人的生平




中川幸夫





中川在花道的世界裡是無人不知的存在。他打破插花的既成觀念,擺脫流派的束縛追求個性獨特的插花,是一位具有強烈穿透力的表現前衛的藝術家。雖然這位花道世界的巨星6年前因衰老於93歲高齡去世,然而到如今他的作品也絲毫不減其嶄新的新穎性。他不拘泥於傳統和形式、充滿革新的插花風格作為前衛的現代藝術的表現,以及作為日本文化的純粹的表現者,受到人們的極大支持。




然而,他的人生並非一帆風順,不如說他是帶著背上彎曲的脊椎骨和反叛精神逆風前行的人。







1918年中川作為農家的次子出生於香川縣丸龜市,他的祖父是花道池坊流讃岐支部部長。




中川在幼年時代患上了結核性脊椎炎。14歲時,他曾去大阪的印刷廠當傭工,卻因身體垮掉而不得不返鄉,從此跟隨池坊流師匠的伯母耳濡目染學習插花。




1949年他向專業雜誌《插花藝術》投稿插花作品的照片,得到造園師重森三玲的欣賞,從此嶄露頭角為世人所知。



當時的插花世界是各種流派群雄割據的時代。1951年33歲時「為了決定性的自由」,他退出池坊流,從此脫離了花道流派,開始個人的創作活動。








1956年38歲時他從丸龜前往東京。對於這位靈魂插花家,據說當時草月流的家元敕使河原蒼風曾這樣評價:「可怕的男人和花殉情來了!」



沒有收下任何弟子的孤高的插花家,一邊在咖啡館、酒吧以插花謀生,一邊繼續與花的生死對峙,井噴似地發表超越世人想像的作品。




1968年他首次在東京開個展。此後,在個展之外他也親自從事和音樂家、舞蹈家合作的共同演出、製作玻璃作品、創作書法等。




2012年中川去世,享年93歲。他的主要作品現收藏在法國卡地亞現代美術館、德國銀行、丸龜市豬熊弦一郎現代美術館、金澤21世紀美術館等。





片桐功敦






1973年 出生於大阪府堺市Misasagi流花道世家。從幼年開始接觸花道。中學畢業後留學美國,94年回國之後正式走上插花之道。




1997年 幼年時因日航飛機事故當時身為家元的父親遇難,因此年僅24歲即繼承家元之名。




2001年 於弘川寺首次開個展。




2005年 在堺市開設兼具有教室和合作空間功能的「主水書房」。




著有《SACRIFICE——獻給未來、再生的插花》 ,收錄了在福島原子發電站周邊的街道到處插花的活動的記錄,還有雜誌上的連載文章集結成集的《堺·花彷茫~通過花探索堺文藝復興的日子》等作品集。





以上摘自片桐功敦《SACRIFICE——獻給未來、再生的插花》






與中川幸夫邂逅的衝擊、幸與不幸


——通過片桐家元的視界走近中村幸夫




和中川幸夫的插花相遇是在20年前,正好是我在插花世界的入口處徘徊躑躅的時候。我從自家的書架上取下一本書翻開一頁正好印有他的插花。準確地說,那甚至連花都稱不上。變形成鮮紅的花泥的康乃馨彷彿正滴滴答答流淌著血液。我的內心剎那間彷彿被晴天霹靂擊中。「啊,這人表現的是花的瀕死之際啊!」




通過凝縮花凋零的瞬間,反而好像將堅韌而貪慾的生命的存在緊緊黏貼在了這一頁紙上,腐臭味直衝鼻腔的深處。從那以後我貪婪地搜尋有關中川幸夫的一切資料。








中川幸夫在插花世界裡登場是在昭和時代興起的新插花潮流的最盛時期。古老的插花流派,在瞬息萬變的時代中,固執于堅守傳統。新生的流派則摸索從名為傳統的枷鎖中解放出來的自由插花。這兩者都肯定是為了將插花藝術的接力棒交給下一世代而在努力抗爭、是一種美好的態度。傳統者一邊憧憬著新穎一邊敬而遠之,新生者雖然反抗著陳舊卻也無法坦率地低頭認輸。刺向這令人焦灼的插花世界的動蕩不安的正是中川幸夫的插花。




「即使形式可以被教授,激情也無法被教授」。




中川對插花這一行為追根溯源、堅持自己的激情反覆進行插花的姿態,正是對此話的證明。




解開插花的史實,據說插花發源於室町時代足利義政的美學結晶——東山文化。在那摒棄虛飾、形成令清凈之心沉靜的空間的時代,同時也是以血還血的戰亂之世。在日常與非日常背對而立的夾縫中產生的最初的插花形式是立花,也稱「立華」。







中川說:「所謂立華,就是花兒踮著腳尖的拚死一舞。」




在產生插花的時代如果是自己該如何插花呢?上面的話是中川超越流派教義的藩籬和時空,這樣自問自答的結論。中川脫離流派,帶著對傳統真誠的敬意和讓鮮花盛開在無人之地的決心開始了屬於自己的插花。中川的《聖書》(聖なる書)是我始終喜愛並敬畏的作品。因為花的肉、花的血都讓人能切身感受到中川其人其心。這是立志於花道之人必須要讀的血字的聖經。




很巧的是今年正好是中川幸夫誕辰100周年。衷心祝願在這個節點上在京都舉辦的中川幸夫展,能讓更多的人邂逅至今不曾見過的花的生命的姿態。






下面介紹兩位與花真摯相對的插花家的作品


中川幸夫的具有強烈衝擊性的前衛插花作品






1993年 白菜·鐵鋦



將葉脈水靈鮮嫩嬌艷欲滴的白菜整個插在鐵鋦座子上的「blues(ブルース)」。





1994年 康乃馨·自製玻璃


康乃馨的花流出猶如血液一般的花汁。即便引起「這是插花嗎?!」的批評,中川也不曾停止前進步伐。「潛藏在表面之下深深流淌的底蘊不容易被捕捉住。但是我不會服輸。我致力於從不同的角度發現內在的某種『東西』。」——這是中川用戰鬥的姿態來挑戰的插花。






中川幸夫 & 片桐功敦的合作作品




裝飾在平時非公開的建仁寺的兩足院茶室「水月亭」里。


在這間仿製國寶如庵的小房間內充溢著作品的精氣神兒。






掛軸《拈花微笑》中川幸夫書倫敦畫廊白金所藏



插花《溢》片桐功敦作御殿場櫻 2018年




以中川幸夫所書的掛軸為背景,片桐先生所插的櫻花爛漫盛開。拈花微笑——通過花以心傳心,妙處難以言說。






掛軸《伸不開的拳頭》1969年 中川幸夫作 佛手柑·橡膠


插花《迦具土(カグツチ)》2018年 片桐功敦作 薔薇·雙生椰子




迦具土是《古事記》和《日本書紀》神話中的火神。



兩足院茶室「水月亭」,仿國寶如庵的小房間。






片桐功敦致敬中川幸夫的靜物插花




片桐家元擺脫既往的插花形式開展創作活動的樣子,就像中川幸夫一樣不拘一格。


他親自拍攝下了獻給一直仰慕的中川先生的插花。





《瞼》


片桐功敦作 2018年 山茶花 石器






《蠢動》


片桐功敦作 2018年


雪餅草、普陀南星、花燭葉、國王花燭葉


花器:石井直人作窯變壺





「花的生命雖然短暫,但是我想插花的生命必須在人的心中永存。」正如中村幸夫在這句話中表達的,比起形式,只有用心感悟的插花才是真正的花道,也只有擁有生命力的藝術才能長青。




註:

圖片來源於網路




文章如需轉載,請聯繫後台


或加微信號:yayaworld2014





YW譯者:Tiffanypoem




綜合:小睿


美編:小龜



免責聲明


本文均為譯者編譯,僅反映譯者個人水平,文字的準確性由譯者負責。

文章由譯者個人提供,僅用於譯者間的學習交流。

請尊重原創,如需轉載,

請聯繫訂閱號【Yayaworld日本】。

好貼回顧


(點擊下方圖片即可閱讀)



?

明治之美——皇宮裡的日用品是日本手工藝品的頂峰|日本·文化




更多日本資訊盡在yayaworld A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Yayaworld日本 的精彩文章:

日本酒實力推薦,獨酌饋贈總有一款適合你|日本·購物
從阿童木、哆啦A夢看日本人與機器人的奇妙關係|日本·文化

TAG:Yayaworld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