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人到中年,為啥會常常產生挫敗感?曾國藩提出的這三點你該注意了

人到中年,為啥會常常產生挫敗感?曾國藩提出的這三點你該注意了

人到中年,為啥會常常產生挫敗感?曾國藩提出的這三點你該注意了

曾國藩是清朝晚期的著名大儒,其一生功績非凡,尤其是對太平天國作戰過程中,曾國藩可以說是立下了蓋世奇功,不僅挽救了清王朝,而且挽救了百姓,提前結束了戰亂,曾國藩在功成名就之後,並沒有被勝利沖昏了頭腦,當時有人勸他造反,自己做皇帝,可是曾國藩卻嚴詞拒絕,認為自己並不適合做皇帝,手握大權卻能如此清醒的認識自己,實在是非常難得,縱觀中國歷史,無數人都為權力所累所害,而曾國藩卻能見好就收,可見其境界之高,曾國藩的思想如今仍然影響著很多人,很多企業家甚至將曾國藩的治國、治軍、修身理念用於企業額管理中,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其所著的《曾國藩家書》成為後世經典之作,其中的為人處世技巧仍然推崇備至,今天小編就要為大家介紹一下曾國藩的修身之道,其中他對中年人提出了三條建議或者說是警示:

人到中年,為啥會常常產生挫敗感?曾國藩提出的這三點你該注意了

第一戒:久利之事勿為,眾爭之地勿往;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就是說人到中年,應該不被利益權勢所迷惑,要懂得見好就收,千萬不要再利益的泥潭中越陷越深,這樣只會使自己墮入無盡的深淵,天天患得患失,建功立業是每一個的夢想,但是有的人十分貪心,吃飽穿暖又要高樓大廈,有了高樓大廈又想要無窮無盡的財富和權力,最終使自己一無所獲,落得一個悲慘的結局,人生要懂的許多事情是不能做的,要知道物極必反的道理,懂得及時收斂,不激不厲!不與人爭,即是最好的爭,這就是「不爭之爭」的道理!

人到中年,為啥會常常產生挫敗感?曾國藩提出的這三點你該注意了

第二戒:勿以小惡棄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曾國藩做人非常成功,在官場上可以說是如魚得水,可以說是口碑非常高,其實曾國藩年輕的時候也非常的急躁,不會圓滑處世,剛剛進入仕途就得罪了不少人,因此自己處處碰壁,後來曾國藩痛定思痛,決定轉變自己的為人處世的方法和理念,不僅謹慎為人而且對人十分寬容,總是能夠及時壓制自己的脾氣,寬容別人的缺點,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這才使得曾國藩在剿滅太平軍的過程中能夠得心應手,有能力組織起各地的力量來共同抵抗太平軍,否則以曾國藩一人之力,恐怕早就被太平軍消滅了,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而不忘記別人的大恩,這正是曾國藩為人處世的智慧。

人到中年,為啥會常常產生挫敗感?曾國藩提出的這三點你該注意了

第三戒:說人之短乃護己之短,誇己之長乃忌人之長;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平時不要亂嚼舌根,不要在背後議論別人的缺點,當你在背後議論別人的時候,實際上也會讓別人對你產生戒心,不僅影響自己的形象,而且會使自己的人際關係越來越緊張,當然為人也一定要謙虛,一定不能當眾過分顯露自己的才華,之所以要過分顯露自己只是因為自己的信心不足想要通過這種方式來掩飾自己信心不足的虛弱,說到底這些都是情商低的表現,為人處世應該多聽少說,一定要惜字如金,否則只會禍及自身,處處給自己設置障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鴻儒知天下 的精彩文章:

中國近代最有名氣的一個省,建國後十大元帥中,有九人出自此省!
八旗子弟為何寧願餓死也不願自謀生路?和清朝的一條制度有關!

TAG:鴻儒知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