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同樣是古怪的行為,人們為什麼會崇敬王夫之先生?

同樣是古怪的行為,人們為什麼會崇敬王夫之先生?

原標題:同樣是古怪的行為,人們為什麼會崇敬王夫之先生?


文/選讀分享


古人的一些行為讓現在好多人搞不懂,先說一個商末周初的事。伯夷、叔齊他們兩人在商朝滅亡後,選擇不歸順周朝,並且把歸順看成恥辱,因此兩人拒絕吃周朝的糧食,隱居山中,只靠挖野菜來充饑,最後被餓死了。他們為什麼會做這樣的選擇呢?兩人曾經勸阻過武王不要去討伐商紂,他們認為臣子殺君主這是不仁義的行為,以暴制暴這種行為是錯誤的。是不是看起來很愚笨?但是有沒有人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過呢?畢竟他們兩個是因放棄王位跑出來的。


王夫之,一介書生帶領人們反抗清軍,失敗後他定居湘西,發誓頭不頂清朝天,腳不踏清朝地,凡是出門就打傘,腳上踏木屐。這種行為雖然怪異,是不是沒有人覺得有什麼不妥呢?這行為代表了他的一種節氣,當時是什麼情況呢?夷族入侵中國已亡,他見不能以武力趕走滿清蠻夷,於是在文化陣地上開始深耕,用四十年時間著述、立說,留下了文化火種給後人,以圖等待時機恢復中華。伯夷、叔齊是以個人的角度、立場做出怪異的行為,人們因此會嘲笑他們;王夫之是站在民族大義上做出的這常人難以想像的事,所以人們不但沒有嘲笑他,而且對他還是十分敬重。



不管什麼時候,人們都會崇敬格局高、目光遠的人。或許有一小部分人不明白,為什麼說王夫之先生行為是民族大義?他的格局就高,目光就看得遠?這要從中華文化的主旋律說起,是什麼呢?是華夷之辨。在春秋戰國時期,無論幾個國家怎麼爭鬥,你看有哪位君王去聯合匈奴等夷狄來進行攻城略地了?統一的格調就是鞏固邊防,抗擊匈奴的騷擾。秦國統一後,不也是修、築長城,防禦匈奴呢,他們不屬於中華文化圈。自家人打架很正常的事,如果家裡突然間衝進來一個大野豬,你會怎麼想呢?


《皇明實錄》中講到:「成祖永樂元年十一月辛丑,女直野人頭目阿哈出來朝,設建州衛軍民指揮使司。以阿哈出為指揮使。」女直即為女真,明朝時候還是這個思想,他們把女真人稱為野人,和蠻夷是一樣的,他們又是滿清的前身,因此也就能明白王夫之先生為什麼會對滿清感到如此的厭惡了。自己的家被野蠻人強行佔領了,他當時的心情肯定是特別的沮喪。其實在清朝的統治中也能看到他所擔心的事情——文字獄,徹底的摧毀一個人,從文化開始,這是最有效的一個方法,結合一下實際情況,大家說是不是呢?


所以王夫之先生留傳文化火種,這即體現他對文化的重視,也能體現出他的遠見卓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選讀分享 的精彩文章:

妖道士不顧兄妹情,孫悟空再受皮肉傷,你不知道的西遊記
你印象中高大的人可能是假的,他只是有一份好工作,你不知道的西遊記

TAG:選讀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