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散文隨筆】靜心坐養

【散文隨筆】靜心坐養

主編絮語

我曾經創作過一條格言,發表在原濟南軍區《前衛報》上,「讀而思,可益智;讀而省,可修身。」後來,被不斷地引用擴展,現在的版本已經不僅僅是這兩句了。喜歡讀書,喜歡邊讀邊思考,結合現實產生一些自己的思想和觀點,進而不斷地實踐提高,這也是能夠不斷進步的根本原因。喜歡讀一些有哲思的文章,讀到好的文章也願意與大家分享。在俊韜在線的作家群里,劉懿先生是一位喜歡思考的人,他的書法也很了得,文學創作也是佳作頻頻。前幾日,又收到劉懿先生的新作《靜心坐養》,讀來感覺道理很深刻,悟得深、思得透,對於我們每個人都有教益。多學而思,靜心坐養,喜歡就請在內文的右下角點擊愛心,期待您的留言和分享,讚賞原創是對作者的鼓勵,更是對平台的支持,謝謝大家!

——劉俊韜

靜心坐養

撰文:劉 懿朗讀:劉俊韜

啰嗦幾句吧。有人說你真磨叨,說起來沒完沒了,不停地在說,從早說到晚,話是真多,話題也是多得不得了,耳朵有被磨穿的感覺,我在不厭其煩地聽著,堅持尊重著對方。安靜是多麼好的一件事情,可有的人安靜反而覺得是落寞,大腦興奮不已,特別的能說,咱是跟不上節奏。平心靜氣地說幾句樂於祥和的言語,於朋友和諧相處的溫文爾雅的氣質,話不在多,而在善。善人善為,同善而居匯養之。道出於口,養於心境,看似是深奧,其實卻在你的行養之行里。言多必有失,說話在於精練,善言辭也許在交流上會帶來張揚自己的弊端,對於喜歡靜的人而言,張揚是可以摒棄的,低調也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平時自己也喜歡裝著低調,吸取著低調生活的奢華,低調奢華需要按耐住寂寞的孤獨,很多人是不容易做到低調的。

靜對一個人來說,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不是靜思,而是靜養。在繁忙中找一塊能安靜的地方,坐下來閉目一下,大腦回歸本位,讓興奮冷卻,在安靜的幸福中,體會一種靜下心來,用感知、用肌膚呼吸自然的和諧。靜坐彙集了智慧的禪,禪不是佛,而是人的善的修行,為人而善,也就是給自己一個方便,一切都在靜中相處。我常常告誡自己,保持一定的心靜,拂去一切的浮躁,卻很難做到。坐下靜養心性,肌膚和五臟六腑就會感到輕鬆,心情也就格外的清新自然,呼吸著清新自然的氣息,心氣自然也就順暢起來。

學知識是為了提高自身修養,知識背後的修為,在不同的單元里發生著不同於質變的量變,有知識不等同有修養,而沒有知識卻達不到心靜坐養的地步。人的需求變了,修為也便有了根本的不同;目的不一樣了,結果也可能不會一樣。靜心坐養確實很難,人間世事許多離不開人情世故,浮躁和空虛時是無法脫離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嚮往的生活,也只是一種願望罷了,去終南山做隱士,在我看來,那是逃避、不敢面對現實的生活,隱居求道逃離了凡人俗世,沒有頓悟的起源,那種靜也只能是空空的靜,沒有了磨礪,難於修心,而志向卻也不能感悟道德的真元。

多學而思,敏於學。作為成為終點的路徑,善於養道,道於靜。這是路徑上的必修課。

★作者簡介:劉懿,國家一級書法師,北京中新弘文書畫院院長、春草派詩人代表人物,北京藝韻閣書畫院秘書長,藝韻百科顧問,上海雲間收藏協會顧問,中國藝術書畫院研究院副院長,英國陸雅東方文化中心高級顧問、江西師大客座教授,法學名家雜誌藝術總監。

內文配圖書法作品皆為作者劉懿先生所書。

想與主編交流的社會各界的好朋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道善行 的精彩文章:

TAG:文道善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