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孩子沒主見不專心,竟是家長惹的禍?

孩子沒主見不專心,竟是家長惹的禍?

最好的教育,

是尊重孩子內在成長規律。

《媽媽是超人》中,4歲半的大麟子習慣用左手寫字,姥姥讓他用右手,媽媽堅持左手寫字更聰明,兩個人當著孩子的爭執了半天。大麟子只好一會右手一會左手,不知所措。最後,姥姥生氣走了,媽媽撂下一句「你自己看著辦吧」,讓孩子左右為難。

其實到最後大麟子也並不明白自己該用哪只手寫字,只是姥姥生氣走掉後,為了讓站在一邊的媽媽高興,選擇了左手。

從視頻中可以看出,估計在這個家庭里,孩子左右為難、看大人臉色行事的狀態會經常出現。大人的指手畫腳,會讓孩子越來越沒有安全感和判斷力。

我們常常把「做什麼」視為愛的表現,但在某些時候,父母懂得剋制干預的衝動,用更聰明的方式引導才是愛。

加意志,剝奪孩子的自主意識

網路上曾經有一個火的段子,有一種冷叫你媽覺得你冷。父母對孩子意志的強加會打擾孩子成長的節奏,使得孩子不能夠自己去體驗去感知,久而久之就減弱了孩子自我思考的能力。

很多家長都會抱怨孩子吃飯的問題,家長跟在孩子後面追著喂、抱著喂、哄著喂,一頓飯吃上一個小時是常事。

是因為孩子太小,不知道饑飽嗎?事實上,連一個剛出生的嬰兒都知道餓了就哭,一個2歲以上的孩子又怎麼會不知道什麼是飽、什麼是餓呢?

正是因為孩子從小被強迫著喂飯,從而打擾了孩子自己吃飯的節奏,甚至喪失了自己吃飯的能力,也喪失了自己體會餓的感覺,只知道勺子伸過來只要張嘴就好,手裡遊戲不停,注意力沒有辦法集中。

固化思維,框住孩子的創造力

參加過一節親子手指畫課,孩子拿到材料後,有的研究畫筆,有的拿著紙條揮舞,有的笨拙地畫樹榦……

媽媽們開始著急了:「你這樣畫不行,得這樣畫……」「你看,樹榦要斜過來一點,這樣才好看……」「你別用手掌啊,要用手指,少蘸點顏料,像媽媽這樣點點點……」

小朋友被指揮著,有的不知所措,有的獃獃看媽媽操作。有的索性自己跑一邊玩去了,急得媽媽喊起來:「你過來自己做啊,是你在上課還是我在上課?」

大人總是急於讓孩子用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做事,忍不住要在旁邊指點,殊不知這恰恰影響了孩子的創造能力。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作者尹建莉老師就說過,不限制就是培養,一個缺少嘗試、不犯錯誤的童年是恐怖的,它並非意味著這個孩子未來活得更正確、更好。

用「適度引導」代替干預和評判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少一點習慣性的干預和評判,多花點心思適當引導,不僅有助於孩子創造力和自主意識的發展,更有助於孩子注意力的培養。

1.孩子專註做事時,學會「不打擾」

不要輕易去干擾或打斷孩子的遊戲,讓他有機會及時間去培養專心的態度。

當孩子在投入地做某個事情的時候,即使他做得不夠好,也不催、逼,不干預,只是經過孩子同意後,提供必要的支持、幫助。否則,孩子的注意力、耐性最容易被損傷。

2.「少評判」,尊重孩子探索和認知的過程

少在孩子探索一件事、研究一個對象的時候,進行過多的評判。比如,你覺得這個好、那個不好,這件事應該這樣,那件事應該那樣,這樣的標準不利於孩子自主思考能力的形成。

3.「巧妙引導」,用規則保護孩子

父母可以建立規則來保護孩子自由的探索:第一,不可以傷害自己;第二,不可以傷害他人,第三,不可以傷害環境。只要孩子的行為沒有違背這3個原則,就不要去打擾他。

尼采說:「具有專註力的人可以免於一切窘困。」擁有專註力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完成工作、學習,更快地取得成功。

中國75%的兒童存在注意力不佳的狀態。家庭教育中,如何通過適度引導,培養孩子的注意力,發掘孩子的內心動力呢?聽聽兒童發展與心理學教育博士榮華老師怎麼說▼▼▼

劃 重 點

◆強加意志,剝奪孩子的自主意識

◆固化思維,框住孩子的創造力

◆用「適度引導」代替干預和評判

◆孩子專註做事時,學會「不打擾」

◆「少評判」,尊重孩子探索的過程

◆「巧妙引導」,用規則保護孩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爸爸有道 的精彩文章:

TAG:爸爸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