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滅絕恐龍的那次大災難,也讓第一批「樹棲鳥」做了陪葬

滅絕恐龍的那次大災難,也讓第一批「樹棲鳥」做了陪葬

古生物學家發現,滅絕恐龍的那次大撞擊,不僅造成大規模的森林毀壞,也將最早進化出的樹棲鳥們送上了陪葬之路。

[微觀蕨類孢子化石]將6600萬年前的森林毀滅與第一批樹棲鳥的滅絕聯繫起來。A.Bercovici供圖

來源 | AIP Inside Science

作者 | Charles Q. Choi

遠古恐龍時代終結於6600萬年前。恐龍的滅絕很可能和宇宙隕石的撞擊有關,據估計,隕石撞擊釋放的能量超過了摧毀日本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爆炸能量總和的十億倍。最近,科學家們研究發現,這場大災難不僅滅絕了恐龍,還大面積摧毀了森林以及樹上棲息的鳥類。

研究人員仔細分析了微觀的植物化石。通常情況下,在大災難之後,比如森林火災,蕨類植物是第一批生長出來的,因為它們是單細胞生物,可以直接從孢子中發芽。該研究的合作者,來自史密森尼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古植物學家和地質學家安托萬?伯科維奇解釋到,蕨類植物的種子體積比較大,不容易擴散和傳播。

在隕石撞擊地球之後,科學家們發現,來自紐西蘭、日本、歐洲和北美等地的化石裡面都觀察到大量樹木燃燒遺留下的炭跡和在此之上覆蓋的大量蕨類植物。這表明全球的森林都被大面積地破壞和摧毀,而恢復它們至少需要幾百年甚至幾千年。沒有了賴以生存的森林樹木,第一批進化出的樹棲鳥們也隨之走向滅絕之路,無辜地成為這場災難的陪葬者。

蕨類植物是孢子植物的一種,其葉片背面的突起即為孢子

在這場災難到來之前,樹棲鳥是從恐龍進化而來。研究人員表示,目前所有鳥類都是陸生物種的後代。從遠古鳥類的骨骼化石中可以看出,它們具有更長、更強壯的腿,在現代鳥類中,如奇異鳥和鴯鶓,也可發現類似特徵。該研究的主要作者,來自英國巴斯大學米爾納進化研究中心的進化生物學家丹尼爾·菲爾德介紹說,現代鳥類的祖先很可能需要等到森林恢復後才能進入樹林生活。

鳥類目前是最具多樣化和全球分布最廣泛的陸生脊椎動物,現存物種數量接近11000種。該研究的結果不僅揭示了現代鳥類是如何出現的,也「警示我們森林的破壞對生物多樣性會造成巨大影響」,在一封寫給Inside Science的郵件中,菲爾德教授提到,「保護森林生態系統,在現代世界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該研究的詳細報道刊發在5月24日的《當代生物學》雜誌上。

翻譯 | 谷大春

責編 | 高佩雯

https://www.insidescience.org/news/brief-first-tree-dwelling-birds-died-dinosaurs

美國物理聯合會(AIP/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InsideScience專欄獨家供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企鵝科學 的精彩文章:

太極拳文化傳承發展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如何在大型強子對撞機中抓住新粒子的「尾巴」?

TAG:企鵝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