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黑社會時尚指標北野武

黑社會時尚指標北野武

作者 ? ROOT 謝文雋

編輯 ? ROOT

在日本,北野武混得很開。

在電影領域,他繼承黑澤明成為日本電影新天皇。

但不為人知的是,他的影響力體現的另一個方面是時尚潮流領域。

黑道組織很敬重北野武,如果北野武批評他們穿得難看,雅庫扎都會按他說的改。

自從北野武在電影里穿過山本耀司之後,這個牌子在日本黑道上變得相當流行。

所以說北野武是日本黑社會界的時尚icon,也是毫不誇張的。

最近北野武推出了他的個人潮牌「KITANOBLUE」,中文譯名「北野藍」。

大海是北野武的電影頻繁出現的意象,藍色成為了北野武電影的主基調

品牌創立的契機是北野武的徒弟無法松到家中吃飯時,對他的畫大為褒獎。無法松考慮把畫拿來做衣服,北野武則將自己的名字和畫授權給這個徒弟。

發布會上北野武簡潔有力地表達了自己對北野藍的期待:

「總而言之要先賺點錢。」

打開官網,看到這套西裝,我有些沉默。

它的售價是七萬日元,相當於人民幣四千元。那麼他的消費群體應該不會是穿著優衣庫,ZARA的我。

那麼他的目標客戶群會是些什麼人呢?看著這質地纖細的法蘭絨面料,內襯俏皮的圖案,我陷入沉思。

很顯然,北野武是為一個特定人群所準備的。官網裡有外套、T恤、牛仔褲、包袋、高爾夫服裝和雜貨。北野武考慮得很周到,這樣日常出行和一些必要的社交場合都能適用。

這類人群喜愛時尚,又有些神秘。他們手握權力,高高在上,重重內幕,不可公開。

「北野藍」官網

在翻看文獻時,一瞬間恍然大悟,有一個人浮現在我眼前。

日本暴力團體山口組六代目,也就是第六代組長筱田建市。這是他2011年出獄時的情形。

請注意,當時是夏天。筱田組長用一頂和圍巾同色系的褐色麂皮帽證明了他貫徹時尚的決心。

民國時期,杜月笙形容黑幫為政府的夜壺銅鈿,說政府尿急了便拿出來用一下,用完了將夜壺放到最角落地方。

北野武也談過黑幫,他是這麼說:在日本有兩個政府,其一是公共政府,另一個是對公共機構發號施令的隱藏政府。

相較中華民國黑幫的佝僂求生,日本現代黑幫彷彿位高權重得多。

我國新聞媒體在曝光日本黑道上出力不少

在日本社會裡,黑道是一項合法經營的事業。比方說一些最常見的畫面:每天都在政府機關、大企業前面叫嚷的宣傳車;在有人流的地方,暴力組織在電線杆子上刷滿各種政治標語,而且就在這些標語旁邊就有他們刷上去的妓院廣告。

在日本,每個行業都有黑幫或類似黑幫的背景。他們活躍在電視、娛樂界、體育界,幾乎無一例外。

圖為1990年稻川會全盛時期忘年會,網路流傳的這個視頻里有許多大人物出現

而北野武本人也和日本第三大幫派,稻川會有著不少聯繫。

賈樟柯和北野武是多年好友。《小武》之後,北野武工作室投資了賈樟柯絕大多數的作品。

賈樟柯曾說過某次去日本,北野武請賈樟柯吃飯。路上有車堵在他們前面,社會人北野武軍團(北野武的徒弟們)直接下車把前面的車掀翻到路旁。

圖為《凶暴的男人》,北野武的處女作

北野武除了擁有北野武軍團,在日本黑道里也頗具威望。

黑道組織很敬重北野武,如果北野武批評他們穿得難看,雅庫扎會按他說的改。

而自從北野武在電影里穿過山本耀司之後,這個牌子在日本黑道上也變得相當流行。

北野武與黑道早在他成為相聲演員之前就叢生糾葛。年幼時,北野武住在淺草。那裡幫派盛行,叔叔伯伯都是黑社會。就連爸爸身上也文了身。

叔輩從小被北野武看在眼裡。他既欽佩那種暴力的美感與任俠的作風,又深感矛盾不安。

這種相互衝突的內心動態根植於日本民族文化中,人類學家本尼迪克特曾經用「菊與刀」來形容日本文化——菊花高潔清美,戰刀殘忍冷酷。

菊與刀的衝撞時常體現在北野武電影當中:他黑幫電影的主人公往往哀傷冷峻,舉起刀槍又極端殘酷,暴力行為突如其來,又多採取死亡作為結局。

稻川會任俠三代

這種衝突體現在北野武本人身上,是他對道義和任俠兩種精神的包容欣賞。

北野武欣賞稻川會的道義,尤其欣賞稻川會組長稻川裕紘。稻川裕紘每次坐飛機會給空姐派發每人3000美元的小費;他經常資助小企業主,幫助他們解決資金困難;他要求稻川會的每位成員都必須遵守法律,不許騷擾普通民眾。

道義屬於社會約束,是個人或小團體對較大社群負責的行為。

但2005年稻川裕紘病逝後,大量年輕人加入稻川會,傳統道義被漸漸忘卻,稻川會已經變得大不如前,北野武從此便斷絕了跟黑幫的一切來往。

近年東京已經執行新的《暴力團排除條例》,打擊暴力團的非法活動

這幾十年來,日本黑道的由盛及衰,北野武恰好是一個見證者。

經過考據,轉變來自日本經濟泡沫破裂。黑道的正當生意受到極大影響,非法斂財的情況越來越多,開始出現一些暴力毆打居民致死、為搶地盤火拚,甚至刺殺政客等擾亂社會安定的惡性案件。

原本日本黑道電影里的傳統美學,義理已經不復存在。取而代之是血腥的爭鬥與謀求權力的陰鷙。

《極惡非道》被評價為「除了冷還是冷,除了血還是血」。目前已經出到了第三部,也是北野武唯一有續集的電影

反映在文藝作品裡,日本人已經徹底喪失相信美好的能力,進入與所有浪漫故事保持距離的時代。

為什麼要考據這些?因為只有清楚這點,才能理解北野武為什麼選擇這種服裝。服裝是階級的體現,潮流則反映時代的風向。

在北野武的電影里,暴力來得短促而殘戾,目不忍睹。他對火爆的槍戰或熱鬧的打鬥毫無興趣,只想拍出一些真實,類似一個人真正中彈倒下而生命漸漸離去的無奈。

以《極惡非道》為例,北野武彷彿從未期待在電影系列當中出現替天行道的綠林好漢,所有人的暴行都發源本心,率性而為,血跡風乾成黑色,撰寫相互殘殺的編年史。

他本人作為電影的主人公,相貌平凡而世俗。這張臉上流露出的冷漠,執拗,悍然,使得他的角色往往能夠活靈活現。

北野武對任俠的欣賞可以體現在《大佬》當中。片中大佬不顧手下勸阻,決意與黑手黨開戰,結局獨自死在汽車加油站

就像是《中國有嘻哈》里的吳亦凡孜孜不倦給supreme帶貨一樣,北野武也有一個固定的品味,山本耀司。

山本耀司,每出一本新書就會在朋友圈投下一枚炸彈

山本耀司為人十分高傲,北野武是他少數幾個欣賞的男性。他評價自己和北野武共性時說:

我們都是被嫌棄的人、被討厭的人、不被喜歡的人。如果不介意自己被嫌棄,反而一直努力的話,到最後反倒會變成受人喜愛的人。

這兩個被嫌棄的男人第一次合作,是在北野武的首部電影《凶暴的男人》。

在黑道從業人士還穿著清一色的深色西裝,用過長的袖管能掩蓋他們被砍掉的小指時,山本耀司給北野武帶來了一套灰黑Tweed面料的挺身西裝,領口還略略鬆弛,為傳統的黑幫服飾注入了一些清新氣息。

到了他們第二次合作,《3—4 × 10月》。山本耀司玩得更加野了。90年代風格的墊肩西裝,內襯是鮮紅夏威夷襯衫,這些到了現在日本雜誌《GLIND》仍在流行。而北野武捧著花看上去還是憨憨的少年。

2000年的《大佬》,山本耀司為北野武搭配了一件風靡黑道屆的時尚單品,全黑太陽墨鏡。

在山口組一次大型集會上,有記者拍攝下一張全家福。我們看到墨鏡這項單品出現的頻率十分密集。

在《玩偶》這一愛情電影中,山本耀司落拓不羈的結構主義表現更加鮮明。儘管北野武本人也並未出鏡,但影片第三部分「靜寂的雪山」仍然講述了屬於黑道頭目的悲切愛情故事。

年老病弱的黑幫老大重拾對初戀情人的承諾,重回故地,發現情人仍穿著30年前的紅色碎花連衣裙,帶著準備好的盒飯在公園長椅上等待。山本耀司為黑幫老大設計了米色與褐色兩件風衣,寬鬆的披掛與肅穆卻柔軟的色彩與情人熱烈的長裙形成對比。

到了《座頭市》,服裝設計依然是山本耀司。此片象徵北野武理想的黑道組織。盲俠座頭市著為黑色或藏青色和服,並且絕對不可出現任何污濁之處,以此來象徵主人公的性格與情操。

在山本耀司的基礎設計下,北野武讓屬於自己同一幫派的都要穿著外翻領的襯衫,表現出社團感。

後來的《極惡非道》,北野武開始自己設計黑幫服裝。仍然又酷,又潮。這一電影香港上映時譯名《全員惡人》,至今「全員惡人」仍然作為淘寶熱詞被印在爆款T恤衫上。

在《大逃殺》里,北野武身穿一套體育教師運動服,頗有些俄羅斯黑幫青壯年裝束的影子,給日本的雅庫扎打開穿搭新思路。

現在,北野武又有了自己的潮牌,從各類產品的細分,我們看到了北野武打算統治日本黑幫衣櫃的野心。雅庫扎們有福了。

北野武的黑幫電影集中體現了他理解中的日式暴力美學,談到黑幫電影和暴力美學,便無法避開香港導演吳宇森。

在吳宇森的黑幫電影中,《英雄本色》的小馬哥著白襯衫,打領帶,外著深色毛呢大衣,戴蛤蟆鏡,用美金點煙。

與日本黑幫電影的「任俠」不同,香港黑幫電影往往明講黑幫,實講武俠。電影中往往出現以一敵百的俠客對決,和類似豪哥與小馬哥之間的兄弟情深。

吳宇森在1989年的《喋血雙雄》慢鏡頭的運用和飛翔的白鴿成為他電影美學的風格標誌,片中的黑幫人士小庄仍然延續了俠義疏闊的穿衣風格。

吳宇森的電影穿衣審美來源於一部深深影響他的電影——《獨行殺手》。梅爾維爾冷峻的攝影,阿蘭·德龍穿的折領廓形風衣,禮帽,手套,墨鏡,一切都很法蘭西。這部電影令年少時的吳宇森著迷不已,自此成就了香港黃金年代的暴力美學影像。

在彭浩翔的《買兇拍人》里,被香港黑幫片洗過一遍的法式黑色電影元素在這部香港的《低俗小說》再次拿來瘋狂地拼接,戲仿與重組。比如這張房間里出現的《獨行殺手》的海報。

香港另一位拍黑幫片的大師杜琪峰,曾經無比浪漫。他浸淫西部片許久,一部《放·逐》,風衣墨鏡,槍戰血霧,黃沙漫地,杜sir拍的是年少時做的一個俠客夢。

只是後來,香港影人北上來搵食後,杜琪峰變了。零五年和零六年的兩部《黑社會》,被總局刪得七零八落。在杜琪峰最後的黑幫片里,黑幫穿的服裝開始偏向簡單,樸素,保守。他的選擇可以說是意味深長。

2006,《黑社會以和為貴》

爭奪話事人地位的阿樂總是穿一件老人夾克,儒雅,親和,像是一個中國傳統政客。而最先嗅到黑社會將發生巨變的占米,正在與大陸的商人合作漂白背景,把自己打扮得就像一個精明的生意人。

在吳宇森之後,香港黑幫片仍不乏流行之作。劉偉強導演的《古惑仔》共出六部正傳五部外傳,儘管導演本人並不認為這是黑幫電影,在他看來這一系列都屬於青春片。

這幾部青春片傳入大陸後,不僅成為全國青春混混組織團伙的榜樣,陳浩南的皮衣背心過肩龍也在不良少、中、老年中走向流行。

《古惑仔》系列展示的是一段年輕人茫然無依的青春,劉偉強的攝像下,陳浩南穿梭的夜市街巷那麼平凡無奇,明亮的臉隨著愛恨扭曲,強烈的色彩,晃動的鏡頭。在服裝選擇上,古惑仔的衣著只體現出了一個字,土。

底層的洪興彪哥認為只要有一隻勞力士,就可邁入成功人士。這也是香港人的精神圖騰:一隻金撈在手,廢話不用多講

而遍觀近年來的國產影視作品,黑幫大佬們的穿衣風格極其波動,銅鑼灣彷彿不止一個浩南。例如《餘罪》中的春季牡丹唐裝高定:

《白夜追兇》中堅持古惑仔品味的背心夾克大哥:

有的大佬甚至比警察打扮得更正義凜然,對於王志文,我不想多說,你會覺得他身後那位穿警服的同志正向他舉手投降。

相對於日本對黑道穿衣風格塑造的一貫性,大陸對黑幫人士穿衣風格認知並不明確。這或許是因為大陸黑社會不見天日,只能由負責置裝的人憑空想像。

如果真實展示民眾最常見的黑社會頭目裝扮,大概觀眾們只能看見這樣:

我國社會人兒的衣著打扮還停留在這種水平:POLO、各種帶著大型文字和圖案的T,色彩鮮艷

從另一個角度看,這未嘗不是好事,這證明我們沒有日本那樣猖獗的黑幫勢力,因此大部分杜撰都根據傳聞與空想。

如果說中國電影展現出的黑幫是武俠,是兄弟情誼,是中國倫理道德,是現代《水滸傳》,北野武體現的就是落拓的任俠與剋制的道義。

不管是山本耀司還是北野武本人,為黑幫設計服裝時都大量使用黑色、白色、灰色、金屬色,屬於無彩色,沒有明顯的色彩偏向,一種無話的冷淡。

從與山本耀司合作,到自己設計服裝,再到創立品牌北野藍,北野武表現出的黑幫時尚品味,體現的是日本黑幫精神。這種任俠和道義的衝撞使觀眾在血與冷色調中沉溺,產生恍惚的暴力美感。

日本的黑幫從神戶大地震中搶險救災的義幫到令民眾厭惡恐懼,滋生無數流血事件的暴力團,種種風化與裂變。就這樣被記錄在一代電影人北野武的眼睛裡。

當下黑幫地位的邊緣化,社團愈發暴力的實質,或許也是頭目追求時尚的原因。

民國時期政府將黑幫當作夜壺,用時做最骯髒下賤之事,不用時便推到角落,當下的日本黑幫頭目則放棄隱藏,選擇為社團雕花鍍金——

他們試圖以正經、光明、亮眼的形象為黑幫撐場,或許正是默認黑幫成為夜壺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奇遇電影 的精彩文章:

一部被遺忘的義大利佳作
望穿秋水,這個亞洲大神級導演歸來了

TAG:奇遇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