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央美百年校慶,刷屏的大黃球其實是個「事故」

央美百年校慶,刷屏的大黃球其實是個「事故」

五月底的北京,中央美術學院的百年校慶系列活動成了藝術界的盛事。從1918年到2018年,央美在經歷了歲月流轉、戰火紛飛、分離重組、思想衝擊的時代變遷後,一百年後的今天,中央美術學院的師生以什麼樣的面貌回應當下?

恰逢百年校慶系列活動之一的校友日碰上本科生畢業展,作為前輩的校友與作為新生力量的本科畢業生,在百年的時間節點上相遇,是歷史傳承與發展的交匯,也是美院精神的傳遞。央美也以厚重的學院歷史梳理和輕鬆活潑的本科畢業展設計這種兼具深厚內涵與緊跟時代思潮的多元性形象,應對著當下的考驗。

刷屏的大黃球其實是個「事故」

校園內指示球

這幾日朋友圈被中央美術學院的大黃球和校友日刷屏,尤其是本來位於一號行政樓樓頂邊緣的大黃球,被美院學子的各種表情包「玩壞了」,其實「大黃球」屬於一個「造月計劃」,本意是要在美院一號樓樓頂安置的月亮燈,沒想到被大風吹落,卡在了美術館與1號樓間,並且因為材質太重一直往下滑,直到被地面雕塑的尖銳部分扎破。

「造月計劃」的月亮燈

因為意外而卡在樓之間的大黃球,竟無意間致敬了由藝術家Kurt Perschke發起的大紅球計劃。Kurt Perschke把紅氣球放在建築物的中間,或者卡在博物館的大門上,他想方設法把球擠進各種「縫」里。Kurt Perschke認為「大紅球計劃」的主要目的在於讓公眾介入,釋放人們的想像力。央美的大黃球在校友日和本科畢業展期間,讓老師同學們都娛樂了一把,換了種眼光和思維去面對重逢的日子、熟悉的空間。

從樓頂掉下來的大黃球

大黃球的構思呼應著校園內隨處可見的五彩氣球指示牌,校園整體上是一種歡樂輕鬆的氛圍,百年的央美散發的是無限生機,五彩氣球指引的方向,則展示了央美最具青春活力的本科畢業生作品。

新新藝術家的新作品

在校園內和美術館分布著不同的展廳,彙集了八個二級學院873位本科畢業生的兩千餘件作品。「每年的本科生畢業作品展既是萬眾矚目的藝術盛會,也是一次嚴肅的教學質量檢驗和學術梳理。」2018年本科生畢業作品展前言中這樣說道。本科畢業展也是在美院浸潤五年的學子的一次集體亮相,將所學、所思匯聚在畢業作品中。從畢業展中,不僅能整體觀察到一個學科今年的創作水準,也能在每一位年輕藝術家身上發現各自不同的關注點。

中央美術學院歷來被認為是中國當代藝術發展的最前沿,是培養中國優秀藝術家的搖籃,在央美創造的活躍的學術氛圍里,從古典至當代的中西藝術理念碰撞交融、信息科技革命重新定義藝術觀念與表達媒介,中國傳統文化價值逐漸被深入挖掘、重新闡釋……本科畢業展上的藝術作品,體現了在這樣的藝術教育環境下,年輕的藝術家們在經歷了自我追問、自我否定和自我塑造的漫長過程後呈現出的不同風格面貌。

年輕學子的藝術思考首先會從觀照自身出發,作品選擇表達在原生家庭、學校、社會大環境中的轉變、意識、情感等。但是各類專業的畢業生,也因為學科訴求的不同採取各式各樣的表達方式。在繪本創作工作室,以針對少兒的審美培養與故事引導結合為主,融入藝術家自身的生活經歷。比如作品《花饃饃》,藝術家講述了自己家鄉過年一家人聚在一起做花饃饃的故事,搭配了傳統年畫的豐富色彩與稚拙的畫風,用民俗的方式講傳統生活的故事。同樣是過節,國畫學院的作品《子非魚》描畫的是一群人在聚餐時,神色各異、彼此間熟悉又陌生的尷尬狀態。生活中對藝術家個人造成的影響在版畫系的作品《印記》中被集中體現,藝術家選取在生活中拍攝的照片,沖洗出來後在照片紙上用畫筆再次描繪當時的感覺與記憶,重溫生活的烙印。在壁畫系的作品《安伊》中,藝術家使用偏向日本浮世繪的風格手法,精彩細緻地表現不同空間的自我夢境、理想古典世界。

宋安伊|《安伊》|200X300cm(尺寸可變)|金箔、重彩

藝術家徐冰曾表達過藝術創作必須要和社會相結合才具有深刻力量的觀點。從個人的體悟轉向對社會現象和問題的思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表達個人見解,也是本科畢業展上的關注點之一。版畫系的影像作品《琛伢子》,記錄了有智力障礙的琛伢子的身體狀態,同時與琛伢子的生活環境細節的另一塊屏幕並置。《話語》利用影像和絲網版畫的綜合材料探討社會權力話語和個人話語衝突的問題。

李寧|《琛伢子》|尺寸不定|數字影像

城市設計學院的作品《過去的未來》中,藝術家搜集了《環球科學》期刊、《科學》雜誌自1978年創刊以來至現在四十年的文獻,做了細緻的文獻梳理,即使對科學領域權威期刊的文獻展,也是管窺四十年來科學事業發展重要節點的重要切入點。設計學院的藝術家在其作品《萬物互聯:所有連接》中,綜合了人類、細菌、激光切割機、唱片機、魚、谷歌地球、含羞草等元素,與生石灰石連接起來,構成一套閉環連鎖反應,是我們身處社會與自然生態的一個縮影。

在這裡傳統並沒被拋棄

作為一所百年美術院校,中央美術學院從建校以來就一直重視對中國傳統藝術的保護與研究,並一直致力於傳統文化元素的轉化品質,傳統藝術的訓練必不可少,在本科畢業展上,也有藝術家偏向以中國傳統的方式或傳統意象表達中國文化精神。雕塑系的《別院》,用中國傳統的陶瓷,製作傳統的庭院中和山水畫中的縮小版意象,打造晶瑩剔透的夢中「別院」。《燕頌》則是用樹脂材料依託紀念碑,以塊面分割空間,使用淺浮雕和傳統人物塑造方式講述荊軻刺秦的故事,在整體偏向當代的展陳空間內獨樹一幟。

陳揚|《別院》|尺寸可變|陶瓷

在傳統藝術的當代化闡釋中,敦煌元素的應用反覆出現,但藝術家的解讀各不相同。《我聞我不聞》是雕塑系的藝術家用木頭組成敦煌壁畫的代表人物與故事形象,做成可動裝置,以古樸的木質和敦煌壁畫的顏色闡釋一種「可動的」敦煌形象。《薩坨太子捨身飼虎》的故事在敦煌壁畫中原本只是片段式的,壁畫系的影像作品《捨身》將這個故事用動畫形式講述,增加了藝術家理解的人物情感和細節。城市設計學院則有《霓裳》一作,旋轉的敦煌壁畫帷幔下,是一尊飛天反彈琵琶的塑像。

李依黛|《我聞我不聞》|尺寸可變|木、可動裝置(局部)

科技也是藝術的一部分

在藝術語言的選擇和提煉上,展覽中也出現了各異的解讀方式。版畫系的作品《無止》,用針管筆以短促有力的筆觸在紙上大面積地、深入地反覆摹寫,以抽象的形式體現創作者的心力和媒材的特質。雕塑系的綜合材料作品《沒想好呢~》,集合影像和生活日常使用的木梯、單人沙發等物品,以當下時興的抖音短視頻風格,測試普遍觀念中不會動的物品安裝電動裝置後發生移動時,路人的反應。設計學院的《鱗》,是借用部分恆定與交互的機械運動表現對不同事物的認知和通感體驗,作品在媒材使用和觸發性上都達到比較成熟的階段。作品《石不說》利用鋼材、岩石、影像、揚聲器等媒介,展現雙手試探性觸摸真正的石頭,通過簡潔乾淨的方式展現虛幻與真實的模糊性、人與自然物質的個體接觸。

鄧祺鴻|《石不說》|350X350X270cm|鋼材、岩石、影像、揚聲器、空間

姜嘉赫|《沒想好呢~》|尺寸不一|綜合材料

科技發展的同時與藝術也在相互結合,藝術得以更好地與觀眾溝通。比如油畫系展出的《理念世界之物》,藝術家邀請四十幾對情侶在畫布上作畫,並在最終完成的畫面上放置闡釋作品理念的二維碼,畫布右下方播放作品完成的整個過程記錄,實現了藝術家理念主導、素人互動、觀者參與的共同協動,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集合了藝術邊界的探討、藝術大眾化、數字經濟的問題等。在互動性方面,城市設計學院的畢業生創作了一個《體驗實驗室》,觀眾進入空間後,屏幕上會顯示出蒙克風格的房間內部,觀眾的形象與動作被識別後,變成可靈活運動的蒙克筆下的小人,展覽現場的觀眾體驗這件作品時都會手舞足蹈,極快地融入對作品的沉浸式體驗中。VR藝術也是當下全新的藝術媒介方式,設計學院的《星火》用CG繪畫和VR觀看方式的結合,讓觀眾提前體驗了一把中國未來太空移民後建造的新城市。

溫鑫|《星火》|120X60cm|數字印刷(CG繪畫)

另外,還有針對新興城市的概念化設計和相對的傳統村落的實驗性改造計劃,有為北京新機場量身定做的內部空間規劃、北京傳統衚衕的形象提升設想,以及對未來城市各類博物館的創意展示。有人文學院在美術史研究上的成果展示,也有藝術管理學院對於藝術博物館和市場分析的思維導圖。

以上僅是展覽中的一小部分,綜合展場的作品內容,涉及了中國當代藝術各領域的風格類型,並且加入新生代藝術力量的創意思考。在百年央美的特殊坐標點上,接過央美的深厚傳承,煥發生機活力,最青春的人,就是他們了。

文|王奕丹

本文刊載於20180601《北京青年報》B8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青藝評 的精彩文章:

在《迷霧》和《傲骨》之間,隔著理念的千山萬水
一個警察和一個越獄犯,在這部「夠爺們兒」的小說里共享失敗

TAG:北青藝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