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閱讀寫作師德

閱讀寫作師德

閱讀?寫作?師德

文/楊雲霞

有一種人生最為美麗,那就是老師;有一首詩歌最為動人,那就是師德;那到底什麼是師德呢?人們沒有一個很嚴格的定論。一般認為,所謂師德,就是教師的職業道德,教師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道德素養,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誨人不倦等等,這都是師德。

2017年11月份,我有幸作為平頂山市骨幹教師優秀學員去陝西師範大學校進行高端培訓,楊泳教授給我們精彩講述《師德修養新境界》,他說,天天提師德,我們也曾經拍著胸脯保證自己的師德沒問題,可我們作為生活在新背景下的教師,你敢拍著胸脯說自己的教學絕對適應新時代的孩子嗎?什麼是好教師?好教師的其中一個標準是自己具有理想信念,並能幫助學生築夢,追夢,圓夢。新時期的教師如何修鍊自己的師德,並使之達到新境界呢?楊泳教授的一聲聲叩問,讓我不斷地反思,我認為不斷地閱讀各類書籍,隨時寫下教育隨筆、教學反思,促進教育教學水平的不斷提升,直至把教學做成一種藝術,「過一種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這樣,也是一種高尚的師德。

閱讀

一位優秀的高級教師曾說過:「只讀兩本書(教材、教參)的教師無論如何是不能成為優秀教師的」。作為教師,要想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除了觀摩學習名師講座、課例,還要不斷閱讀。「沒有閱讀就沒有個人心靈的成長,就沒有人的精神發育。」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其中一篇文章《談談教師的教育素養》中提到,教師獲得教育素養的主要途徑就是讀書、讀書、再讀書,讀書就應成為教師的精神需要。無論國內還是國外,那些優秀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於他們持之以恆地讀書,博覽群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像潺潺小溪,每日不斷,不斷地流入他們知識的大海......他們喜歡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發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不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而是在他們所教的那門科學領域裡,讓學校教科書里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成為滄海一粟。只有知識淵博的教師在課堂上才能做到遊刃有餘,也只有知識淵博的教師才能有豐富、生動的語言,敏銳的思想,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才能使課堂充滿活力,熠熠生輝。有的老師雖然上課前也做了精心準備,教學環節環環相扣,但課堂上卻總感到語言貧乏,缺乏感染力,「書到用時方恨少」,教學效果也大打折扣。

蘇霍姆林斯基之所以能成為偉大的教育家,不正是由於他廣泛閱讀的緣故嗎?因此,我堅信只要我們能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充實自己,使自己真正具備「活水之源」,一定能喚醒學生生命的內力,促進學生的拔節生長。為此,我研讀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孟曉東的《用生長定義教育》,《河南教育》……除了閱讀這些教育書籍,我閑暇時間,聽一聽經典詩詞,讓零散的時間變得詩意盎然, 讀一讀歷史書籍《上下五千年》、《明朝那些事兒》、《康熙大帝》等,充盈自己的靈魂.

寫作

美國著名的教育學家波斯納提出了一個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我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林崇德也提出「優秀教師=教學過程+反思」。可見,教師的專業成長與教學反思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成功的教師往往能夠主動地和創造性地進行教學反思。「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真正的思考是從寫作開始的,寫作是讓人學會思考最有效的路徑,也是教師能夠快速成長的原因。

課堂上,隨著問題情境的創設、教學內容的展開,或者一個偶發事件的產生,教師隨時可能會產生瞬間靈感,學生也有「創新的火花」閃爍,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如不及時利用教學反思去捕捉,就會轉瞬即逝,在以後的教學中造成很大的遺憾。著名的語文特級教師於漪老師,每教完一篇課文後,總是及時反思,寫下教育隨筆,因此,她的課教得爐火純青,常有新意。我們教完一節課,從教材、教師、學生、教法、學法、問題設計、練習題等諸方面進行反思,及時記錄整理,棄其糟粕取其精華,進行再梳理、再研究、再發現、再創新,不斷升華,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素養,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

堅持寫課後教學反思和教育隨筆,讓我們與自己經歷的活生生的「生活文本」進行對話,是教師成長的不竭動力,是不斷提高整體教學能力,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不斷超越自我、升華師德的高效途徑。

師德

梁榮曾說「邊讀邊寫,日有進益,邊寫邊讀,體悟頗多……因為每天記錄下一點點,每天就能進步一點點,手裡就會有一支筆,一支生花的妙筆,腳下就有一條路,一條通往遠方的路,讀書是思想的源頭活水,增加你的生命寬度和厚度,寫作是你思想的內化吸收,增加你的長度和深度,一個教師最幸福的事就是在讀書中與學生共同成長。」當我們在課餘時間堅持不懈地閱讀、寫作,執著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享受教育之美好,展現教育之熱情,講求教育之效能,彰顯教育之魅力,促進教育之公正,凸顯教育之廣博,投身教育之發展,盡顯教育之創新,何嘗不是一種高尚的師德呢?

版權聲明:本公眾號原創稿件歡迎大家轉載,轉載時請務必註明出處「史麗名師工作室」。本公眾號轉載的其他稿件,版權歸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作者看到,歡迎聯繫我們,若侵刪。

更多美文敬請關注下方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麗名師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TAG:史麗名師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