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又一個諾貝爾獎得主說:我從不認識一個有思想的人,卻不相信上帝!

又一個諾貝爾獎得主說:我從不認識一個有思想的人,卻不相信上帝!

「愈批評聖經,那裡面所含永恆的真理愈顯明。」

——化學家諾貝爾

"淺薄的學識使人遠離神,廣博的學識使人接近神。"

——數學家高斯

"如同生來是瞎眼的人不了解光,我們無法明白神的智慧與全能!"

——物理學家牛頓

「我從不認識一個有思想的人卻不相信上帝。」

——物理學家密立根

"我們信有神的人,倘且從宇宙的來源,萬物的設計,追究過其中必有造物主,和設計者,又做過許多科學的推論,參考過不少人見證過的神跡奇事,研究和證實過不少聖經的真理,計算過許多預言應驗,個人日常生活中經歷過多少次神的同在和祝福。

請問你這個不相信有神存在的人,你做過什麼研究和體驗呢?"

科學與信仰完全不衝突!

相反地科學與信仰是非常完美的和諧!

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科學方面世界性的重大突破,幾乎都是由有基督信仰的科學家們來完成的。

聖經上說:「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箴言 9章10節)。

「你求告我,我就應允你,並將你所不知道,又大又難的事指示你。」(耶利米書 33章3節)。

這群信靠神的科學精英,把生命建立在基督信仰的堅固磐石上,而非哲學理論的鬆軟沙土上,所以信奉耶和華的人很明白他們可以展開信仰與科學的雙翼,翱翔於永恆真理的天空……

文章內容主要來自網路,願神紀念我們共同攜手為主做工,相互支持, 同蒙主恩!

波恩哈德·黎曼(公元1826—1866年),是德國著名的數學家,他在數學分析和微分幾何方面作出過重要貢獻,他開創了黎曼幾何,並且給後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提供了數學基礎。

黎曼的信仰生活

「科學的每一扇大門後面都站著上帝」

「凡愛上帝者必諸事順遂。」

黎曼 -非歐幾何創始人

1826年9月17日,黎曼生於德國北部漢諾威的布雷塞倫茨村,父親是一個鄉村的窮苦牧師。他六歲開始上學,14歲進入大學預科學習,19歲進入哥廷根大學攻讀哲學和神學,以便將來繼承父志也當一名牧師。

由於從小酷愛數學,黎曼在學習哲學和神學的同時也聽些數學課。當時的哥廷根大學是世界數學的中心之一,—些著名的數學家如高斯、韋伯、斯特爾都在校執教。黎曼被這裡的數學教學和數學研究的氣氛所感染,他的父親也發現了他的數學天賦,他認為「科學的每一扇大門後面都站著上帝」,於是讓他放棄神學,專攻數學。

黎曼是世界數學史上最具獨創精神的數學家之一。黎曼的著作不多,但卻異常深刻,極富於對概念的創造與想像。黎曼在其短暫的一生中為數學的眾多領域作了許多奠基性、創造性的工作,為世界數學建立了豐功偉績。

他是複變函數論的奠基人,黎曼幾何的創始人,組合拓撲的開拓者,並開創了用複數解析函數研究數論問題的先例,取得跨世紀的成果。

1859年,黎曼發表了《在給定大小之下的素數個數》的論文。這是一篇不到十頁的內容極其深到的論文,他將素數的分布的問題歸結為函數的問題,現在稱為黎曼函數。黎曼證明了函數的一些重要性質,並簡要地斷言了其它的性質而未予證明。

以他名字命名的 「黎曼幾何」 不僅是重要的數學分支, 而且成為了愛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 創立廣義相對論不可或缺的數學工具。

在黎曼死後的一百多年中,世界上許多最優秀的數學家盡了最大的努力想證明他的這些斷言,並在作出這些努力的過程中為分析創立了新的內容豐富的新分支。如今,除了他的一個斷言外,其餘都按黎曼所期望的那樣得到了解決。

那個未解決的問題現稱為「黎曼猜想」,即:在帶形區域中的一切零點都位於去這條線上(希爾伯特23個問題中的第8個問題),這個問題迄今沒有人證明。對於某些其它的域,布爾巴基學派的成員已證明相應的黎曼猜想。數論中很多問題的解決有賴於這個猜想的解決。黎曼的這一工作既是對解析數論理論的貢獻,也極大地豐富了複變函數論的內容。

黎曼猜想被很多數學家視為是最重要的數學猜想, 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首要的原因是它跟其它數學命題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據統計, 在今天的數學文獻中已經有一千條以上的數學命題是以黎曼猜想 (或其推廣形式) 的成立為前提的。 這表明黎曼猜想及其推廣形式一旦被證明, 對數學的影響將是十分巨大的, 所有那一千多條數學命題就全都可以榮升為定理; 反之, 如果黎曼猜想被推翻, 則那一千多條數學命題中也幾乎無可避免地會有一部分成為陪葬。 一個數學猜想與為數如此眾多的數學命題有著密切關聯, 這在數學中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

黎曼不但對純數學作出了劃時代的貢獻,他也十分關心物理及數學與物理世界的關係,他寫了一些關於熱、光、磁、氣體理論、流體力學及聲學方面的有關論文。他是對衝擊波作數學處理的第一個人,他試圖將引力與光統一起來,並研究人耳的數學結構。他將物理問題抽象出的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進行定論研究得到一系列豐碩成果。

黎曼在1857年的論文《對可用高斯級數表示的函數的理論的補充》,及同年寫的一個沒有發表而後收集在其全集中的一個片斷中,他處理了超幾何微分方程和討論帶代數係數的階線性微分方程。這是關於微分方程奇點理論的重要文獻。

19世紀後半期,許多數學家花了很多精力研究黎曼問題,然而都失敗了,直到1905年希爾伯特和Kellogg藉助當時已經發展了的積分方程理論,才第一次給出完全解。

黎曼在常微分方程理論中自守函數的研究上也有建樹,在他的1858~1859年關於超幾何級數的講義和1867年發表的關於極小正曲面的一篇遺著中,他建立了為研究二階線性微分方程而引進的自守函數理論,即現在通稱的黎曼——許瓦茲定理。

在偏微分方程的理論和應用上,黎曼在1858年~1859年論文中,創造性的提出解波動方程初值問題的新方法,簡化了許多物理問題的難度;他還推廣了格林定理;對關於微分方程解的存在性的狄里克萊原理作了傑出的工作,……

黎曼雖然在數學上作出了這麼多的貢獻,但他對於神學一直都存有一種不舍的情懷,希望有一天,在他對數學的興趣減小後能夠回到教會的講台上做牧師。然而他的這個願望沒能實現,因為他長期清貧,營養不良,患了結核病,沒有足夠的條件治病,而他的父親也只是一個貧窮的鄉下牧師,不能給他以足夠的經濟幫助。

1862年他和一個朋友的妹妹伊麗莎·康希(Evise Koch)結婚,第二年有了女兒比薩,可就在這一年,他的病情卻變得越來越嚴重了,以至於不得不放下手中的工作去養病。

他最後的日子是在驕利湖畔的塞拉斯卡的一棟別墅中度過的。傳記作家是如此講述著黎曼怎樣離開人間的:「他的力氣迅速衰退,他感到自己的終點近了。去世的前一天,他坐在一棵無花果樹下工作,在環繞著他的燦爛的風景中,他的心靈充滿了愉悅……他的生命緩緩地衰竭,沒有鬥爭或死亡的痛苦,看起來他彷彿很有興趣地注視著靈魂脫離軀體……」這是1866年7月20日,年僅39歲。

在他的朋友們為他豎立的墓碑上,銘文的最後一句是:「凡愛上帝者必諸事順遂。」。顯然,這裡的「諸事順遂」不是說他生活無優,長命百歲,而是說他超乎尋常的成就來自上帝的祝福。

Riemann"s tombstone inBiganzolo(Italy) refers toRomans 8:28("And we know that all things work together for good to them that love God, to them who are called according to his purpose"):

Here rests in GodGeorg Friedrich Bernhard Riemann

Professor in G?ttingen

born in Breselenz, Germany 17 September 1826

died in Selasca, Italy 20 July 1866

For those who love God, all thingsmust work together for the best.

范伯朗博士Dr.Wernher Von Braun

范伯朗(又譯「馮布勞恩」),是美國籍德國人。他是現代火箭專家、美國太空研究院總負責人和物理學博士。

他被譽為「現代航空之父」、「火箭之父」和「現代的哥倫布」,為人類在月球登陸作出了貢獻。

布勞恩的信仰格言

「宇宙萬象的偉大,只有證實我們所信的創造主的存在。」

「創造主所顯示的榮耀,使我們感到還有無窮的奧妙,而其中所隱藏的真理,更需要科學一一去探究。」

"我們愈明了原子錯綜複雜的結構、生命的本質和無數銀河系的大結構,我們就愈發現更多的理由驚奇神創造的奇妙。但我們對神的需要,並非只是基於敬畏。人需要信心,正如人需要食物、水和空氣一般。有了世界上的一切科學,我們仍然需要信服神。」

范伯朗(又譯「馮布勞恩」)「現代航空之父」、「火箭之父」

1912年3月23日,馮·布勞恩出生於德國維爾西茨。他的父親是德國農業大臣,對天文和火箭極有興趣。

1925年,在德國一個叫維爾西茨的小鎮上,有一位13歲的少年用6支特大的煙火綁在他的滑板車上,然後,他點燃了導火線。煙火的爆炸聲此起彼伏,滑板車像發瘋似地飛了出去,這位少年也被重重地摔在地上。結果,巨大的爆炸聲引來了警察,少年被帶到了警察局,受到了一頓訓斥。

這位少年就是後來著名的科學家馮·布勞恩。

他的父親很生氣,把他關在書房裡。奧伯特著名的《通向航天之路》一書,就是這時被布勞恩看到的。

後來,布勞恩在蘇黎世高等技術學校讀書時,參加了奧伯特創始的德國空間旅行學會,並很快成為董事會成員。

1930年,布勞恩進入柏林大學,成為奧伯特的學生。

1932年,布勞恩大學畢業,還獲得了飛機駕駛執照。受聘為多恩伯格的主要助手。

1934年,布勞恩獲得柏林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

1937年,布勞恩進入佩內明德大型火箭試驗基地,並任技術部主任,領導火箭的研製。

二次大戰後,布勞恩作為「頭腦財富」來到美國。1956年,布勞恩任陸軍導彈局發展處處長。他先後研製成「紅石」、「丘比特」、「潘興式」導彈。其中「丘比特」C型火箭,是美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的關鍵保障。

1961年5月25日,美國宣布實施「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布勞恩成為總統空間事務科學顧問。分管「阿波羅」工程,直接主持「土星」5號運載火箭的研製工作。

1969年7月16日凌晨4時,布勞恩在肯尼迪航天中心的發射控制室下令:「倒計時開始」。3天之後,7月20日晚10時56分,由「土星」5號發射的「阿波羅」11號飛船在月球上登陸成功。宇航員尼爾·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踩出人類第一個腳印。與阿姆斯特朗通話的控制中心官員情不自禁高呼:「你踩下的腳印也是布勞恩博士的足跡」布勞恩一時成為美國家喻戶曉的英雄。

1970年,布勞恩任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局主管計劃的副局長,併兼任馬歇爾航天中心主任。在兩年任期內,布勞恩完成了太空梭的初步設計,及今後10年的研究規劃。

晚年,他服務於提供衛星實際應用技術的費爾德柴爾德公司,任副總裁之職。

1977年6月16日,布勞恩因患腸癌在弗吉尼亞州的亞歷山大醫院與世長辭。

布勞恩不僅是位超級的科學家和高級工程師,更是有堅定信仰的基督徒,他深信神是萬物的創造者,他說:「物質不滅和能量守恆定律已經全然確立了,我祈禱就感到重新得力」。

「宇宙間的法則準確得很,所以我們製造宇宙飛船飛往月球並不困難,我們還能計算出飛行時間,而且準確可達到小於一秒,這些法則必定是由造物主製造出來的。」

「有人極力告訴我們,說科學產生了更多有關創造的知識,想使我們不信有造物主也能生活了。然而到目前為止,我們每得到一個新答案,就發現有更多的新問題,我們愈明了原子錯綜複雜的結構、生命的本質和無數銀河系的大結構,我們就愈發現更多的理由驚奇神創造的奇妙。但我們對神的需要,並非只是基於敬畏。人需要信心,正如人需要食物、水和空氣一般。有了世界上的一切科學,我們仍然需要信服神。」

布勞恩在美國費城的一次研究人類社會實質的講演會上說:「宇宙萬象之偉大,只能證實我們所信的造物主的存在」。

「造物主所顯示的榮耀,使我們感到還有無窮的奧妙,而其中所隱藏的真理,更需要科學一一去探究」。

在下期的介紹中 , 將有幾乎人人皆知的偉大科學家。希望到時再見!

將心和靈放置何處,不僅影響今生的福樂,而且決定永生的福樂!

圖片和資料來自網路,晨修晚禱編輯,版權歸原創。 若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謝謝賞用!

God Of Wonders

 Worship God 

Various Artists 

00:00/05:04

查看往期精彩文章

歡迎弟兄姐妹們在下面留言討論或者禱告!

感謝您轉發到朋友圈和朋友群!

願上帝賜福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晨修晚禱 的精彩文章:

聖經到底是一本什麼樣的書?為什麼值得我們關注閱讀?

TAG:晨修晚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