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項羽敗給劉邦的原因:並非因為他自負殘暴,而是另有原因!

項羽敗給劉邦的原因:並非因為他自負殘暴,而是另有原因!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龍血玄黃的楚漢戰爭一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而貪生怕死,忘恩負義的劉邦究竟是如何戰勝力能扛鼎的西楚霸王項羽的呢?

劉邦,本名劉季,他這名字在那個時代與「狗剩」、「鐵柱」沒什麼區別,原本是沛縣的一個小混混,整日吃喝玩樂,陳勝吳廣起義後他也率眾響應,號稱沛公。項羽,楚國名將項燕大將軍的孫子,力大無比,李晚芳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

現代人們對於項羽的評價往往是剛愎自用,嗜血成性,秦二世三年的十月,劉邦攻進了關中,後來項羽也進入了咸陽,劉邦和項羽的表現完全不同。劉邦聽從蕭何的建議,不殺子嬰,約法三章,不受犒賞,秋毫無犯,而且退出秦王宮,還軍霸上。而項羽縱容士兵燒殺搶掠,火燒阿房宮,還處死了秦三世子嬰。

史書記載,項羽每攻下一座城市便下令屠城,項羽身邊唯一一個像樣的謀士「年七十,好奇計」的范增屢屢勸諫,項羽卻一直聽不進去,剛愎自用,自詡天下第一。但這兩個原因並不是導致他滅亡的最主要的原因,婦人之仁才是導致他烏江自刎的主要原因!

項羽本來有無數次機會可以殺掉劉邦,但是他心存婦人之仁,覺得劉邦對自己不能構成威脅,世人熟知的便是那鴻門宴了,鴻門宴上范增數次暗示項羽趁機殺掉劉邦,但項羽不同意,最後被劉邦「尿遁」給逃掉了。而劉邦,逃命的時候兩次丟妻棄子,聽說項羽要殺自己父親的時候,還要討一口肉吃。

而在楚漢戰爭的最後,項羽被劉邦的軍隊團團圍住,項羽坐在軍帳中,不考慮如何突圍,卻在心疼自己的美人虞姬和寶馬烏雅馬,對著虞姬舞劍詠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這確實不是一個帝王應該有的表現,所以最後勝利的是劉邦。

或許有人覺得,劉邦過於冷血,而項羽重情義,但成王敗寇,項羽或許只適合做個統帥,而不適合做一國之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貓說史 的精彩文章:

蒙古能橫掃亞歐大陸,為何敗給了越南人?竟是這3個可笑的原因

TAG:黑貓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