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實現金融數據自動化提取、智能化分析,文因互聯用人工智慧提高行業效率

實現金融數據自動化提取、智能化分析,文因互聯用人工智慧提高行業效率

【獵雲網(微信號:ilieyun)北京】6月1日報道(文/張慶)

在金融行業,海量金融文檔、研報並沒人看,因為數量的巨大導致人力無法完成。金融機構也面臨著海量研報、公告看不過來、覆蓋不全的困境。隨著人工智慧+金融的應用落地,智能投顧、智能投研等被譽為將顛覆金融行業,並替代分析師、交易員的絕技。

智能投研這個行業創業門檻很高,要綜合人工智慧的多個領域,其架構設計一般需要從業10年以上的博士去做,僅僅擁有一個方向的經驗很難做成。

文因互聯CEO鮑捷,從1998年開始做人工智慧的研究,2001年赴美深造,2013年在矽谷創業,於2015年把團隊帶回中國,並成立文因互聯,至今已在人工智慧行業深耕20年。


創業項目,智能金融的核心引擎

鮑捷創辦的文因互聯,是一家智能金融技術與服務提供商,利用知識圖譜技術,對金融數據進行結構化提取和智能化分析,即在現有的金融文檔的基礎上,通過知識圖譜等技術,改善數據清洗、提取、分拆過程,提高投研效率。

文因互聯根據金融機構的需求,在標準化產品之上定製化,用知識圖譜技術幫助金融機構做業務的自動化,如自動化讀公告、自動化監管、自動化審計、流程自動化、問答自動化等。目前文因互聯旗下產品有文因雲、文因助手和文因搜索。

文因雲主要面向企業級客戶,通過增值服務的方式,在現有的近百個通用報告模塊的基礎上,進行機構內部智能化金融系統模塊的定製化開發,實現形成自動化流程,如報告、提取、複核、風控等,系統本地化部署,並支持交互訪問。

文因雲利用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模式識別等技術精準提取各種文本報告的重點信息,解決機構中信息過載以及人手短缺問題。

當前金融機構都有一種迫切提升自己的自動化程度的需求,但他們自己內部很難達到自產,因為這需要非常專業的人去做,中國幾萬個金融機構都自己建立自動化應用系統是不可能的,這就給服務提供商商創造了一個契機。

目前這個市場能提供金融自動化智能化服務的公司非常少,做得較好的大概有10家左右,客戶對這種需求也非常大,因此獲得客戶並不算難。

文因互聯也是根據這個契機,重點給金融機構提供財務、公告、研報等自動化應用搭建服務。

鮑捷告訴獵雲網,其實文因互聯開始時試過很多模式,先是TO C,但很快發現模式走不通;又做數據服務,後感覺數據服務當前這個點不太對。

據悉,在2016年5月,文因互聯推出了「快報」和「搜索」,「快報」可自動抓取每日公告、財報、新聞資訊等;「搜索」可自動提取產業鏈上下游公司、結構化財報等各類數據。但這個模式需要大量的投入,且產品會與金融信息服務商正面競爭,不是當期容易建立商業模式的切入點。

鮑捷認為,金融智能化是個至少2000億元的市場,但目前,全中國被啟動的服務區段還不到50個億,宏觀上看是藍海市場。目前一些商業場景無法被激活,是因為技術還沒有到,這個行業還處於產品化的早期,還需要不斷打磨,好的系統都是總結出來的不是設計出來的,並且這個市場有先發優勢。

人工智慧初期需要投入很大,且盈利慢,對於目前能否快速實現盈利,主要取決於公司規劃的發展速度。目前文因互聯能快速實現的贏利點,就是把可複製的模塊做出去,比如說財務、公告、研報的自動化提取搭建。

在盈利模式上,文因互聯根據客戶實際需求去定價,客戶可以購買已開發好的標準化數據模塊,比如說文因雲,這一塊也是文因互聯目前成熟的模塊,成本較低,可以很快地落地,年費在10~20萬元之間。如果客戶需要定製化開發,則根據客戶要求不同,費用也不同。鮑捷表示,智能金融系統都是很複雜的,最好的實踐模式是循序漸進,逐步擴大,開始先投入二三十萬,先獲得一點小的實驗效果,再漸次擴展,如果追求一步到位,則會面臨巨大的風險。

文因互聯目前正在接觸和已提供服務的客戶已經有幾十家,其中包括交易所、大型銀行等。

創業初心,互聯世界的記憶

文因互聯能實現金融數據的自動化提取和智能化分析的應用落地,對於鮑捷來說,其背後付出的時間成本十分巨大。

用鮑捷的話說,其在讀大學時(1996年),就想做類似萬維網那樣的事,把全世界的知識連接起來,其稱之為「互聯世界的記憶」。從1996年的初始夢想到現在的文因互聯,22年來其一直圍繞這個目標,只是從不同的角度切入。

「追求夢想時,你得把其他容易的路都走一遍,發現走不通了,就走最難的一條,有些事情在組織里無法完成了,就只能自己出來做。」鮑捷這樣概括自己的創業選擇。

如鮑捷所說,在追夢這條路上,其一開始選擇的並非是創業,而是深造。2001年,在國內讀完碩士的鮑捷選擇赴美深造,而這一走就是15年。

初到美國的鮑捷,從研究生研究助理做起,到2007年,鮑捷在Iowa State University拿到博士學位,博士期間主要做語義網(即目前的知識圖譜)的研究;博士畢業後,2008年~2010年,在倫斯勒理工學院(RPI)做博士後研究員;2010年~2011年期間,在麻省理工學院(MIT)圖靈獎得主Tim Berners-Lee的實驗室以及雷神BBN技術公司做訪問科學家,期間參與使用OWL和SPARQL對XBRL進行建模,並將其應用在投資分析上,這也是鮑捷科研期間首次與金融有關的經歷。2011年~2013年,鮑捷在三星美國研究院做資深研究工程師,並參與了智能私人助理研項目開發,具體負責核心本體設計,雲儲存內的語義數據推理,以及從用戶日誌和文本數據中進行數據挖掘。

在2013年中旬,鮑捷最終選擇自己創業,並在矽谷創辦了Memect LLC,研發了一款名為「好東西傳送門」的產品,這個產品主要利用機器人程序在網站抓取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大數據的最新技術資訊,利用專業領域知識過濾後,自動生產內容,傳送至需要的人。這款產品雖反響不錯,但卻無法盈利。

2015年9月,鮑捷離開矽谷,帶著團隊回國並專註在智能金融領域。當時國內創業環境形勢大好,正是政府提倡「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好時機,且人工智慧又開始受到追捧,加上國外Kensho給金融行業帶來的改變,讓鮑捷更加堅信,人工智慧可以為金融賦能,在中國這片還未開發的市場機會更大。

「想達到目標,中間要做很多很多事情,以前的工作經歷是從不同角度切入,為了實現最終目標,在不同的方向去準備,我這一輩子就只做了這一件事情。」鮑捷總結說。


面對創業困難,死磕

做了十幾年科學家,再去創業,對於鮑捷來說需要克服的困難有很多,首要的就是編程,在他看來,自己並非是工程師,在編程上較弱,系統構造能力也不是很好。

在鮑捷看來,只有自己把事情做到60分,才能找一個80分的人來幫自己;如果自己只做到20分,基本也找不到80分的人。面對自己的這個自我定位的短板,鮑捷在創業前花了一年多的時間重新熟悉構造大規模互聯網應用所需要的各種工程技術。

另一個困難,就是技術與金融的磨合,以及技術人員與金融人員的磨合。鮑捷表示,技術人員不懂金融就讓他們去學金融;但金融人員學技術就比較難,因此兩撥人還是需要不停交流及磨合,目前這個團隊已經磨了三年,彼此間配合得很好,當前要做的就是在一場場戰鬥打磨中把團隊建成一隻鐵軍。

鮑捷非常看重團隊,其一直強調,一個公司成不成,主要看團隊,一個公司失敗,不是被市場打敗,也不是技術不行,市場、技術這些只是表面現象,真正還是人的問題,團隊里需要真正能成長的人,踏踏實實做事的人。目前,文因互聯團隊共有34人,技術團隊佔一半以上。

文因互聯的主要創始團隊都是來自知名大學,並且深耕人工智慧領域多年。CTO張強,曾任美國矽谷Marvell Technology Group資深工程師,專長是複雜高性能並發軟體系統的構架設計;曾負責Google Chromecast播放器軟體系統設計與實現;參與Google TV 機頂盒項目開發,負責系統性能與用戶體驗優化。

鮑捷在歸國的第一天,便獲得了無量資本100萬美元的天使輪投資;在2016年年底,又獲得睿鯨資本Pre-A輪融資;目前,文因互聯正在洽談新一輪融資中,融資金額也主要用於擴充團隊,計劃從目前30多人擴充到70人。

項目:文因互聯

公司名稱:北京文因互聯科技有限公司

網址:www.memect.cn

文中所披露的各種數據皆由項目方提供,獵雲網不做任何背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獵雲網 的精彩文章:

「上帝模式」下的幣圈,小散註定「韭菜」命
雷軍親自還手宣戰馬雲,小米阿里智能音箱戰打響

TAG:獵雲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