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孔子說管子小氣,但為何齊國強大、魯國弱小?

孔子說管子小氣,但為何齊國強大、魯國弱小?

春秋時期偉人絕不止孔子,比如管子,他可能是歷史上最優秀的CEO了!

用司馬遷的話說:管仲「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幫助齊桓公成就霸業,他的管理理念非常超前,現在企業的產業經營、政治的內閣制、經濟領域的金融產品都是從管子開始的。他的經商理念現在都有很大意義。

但是儒家的孔子對當時法家(道家的分支)的管子卻不太認同,甚至在《論語》里說:

「管仲之器小哉!」

細讀《論語》,你會發現,孔子對事物的評價,都是以「仁」和「禮」為標準,而「禮」,也就是強調一種制度,孔子以周朝制度為標準,來評價一切事物。

孔子批評管子,「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周朝制度等級森嚴,邦君和臣下不能有同等待遇,所以孔子認為管子失禮了。

而《史記》記載:「管仲富擬於公室,有三歸、反坫,齊人不以為侈。」

因為管子有大功於齊國,所以當時管仲鼓勵消費拉動國內經濟,百姓是很擁護他的。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經濟基礎決定文化氛圍,這也是管仲的高明之處。

對標一下孔子,他的執政經歷就不太順利,《史記》記載:「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攝相事,……誅(殺)魯大夫亂政者少正卯。」

孔子56歲執政大司寇,誅殺了亂臣少正卯,雖然執政取得成效,然而引起鄰邦齊國的害怕,於是送女色給魯君享受,而魯國大臣季桓子予以配合,最後魯君三日不聽政,孔子認為事不可為,只得離去。

這可能是孔子瞧不起齊國,包括管子的原因之一吧。

其實齊國從立國者姜太公開始,就把「尊賢、尚功」確定為治國方略,對標魯國,他們的口號的「尊尊,親親」,任人唯親,所以魯國才有了三桓之亂。

而尊賢、尚功的齊國,到了齊桓公這一代,以曾經的對手管仲為相,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經濟政策在當時成為天下典範。

所以,170年後,《論語》中,孔子對管子的佩服也是有的:「人也。奪伯氏駢邑三百,飯疏食,沒齒無怨言。」

就是說他認為管子是個有才幹的人,奪走伯氏駢邑的三百家,使伯氏終生吃粗茶淡飯,直到老死也沒有怨言。

而孔子殺少正卯,為削弱三桓,採取墮三都的措施,引起魯國大臣猜疑,導致執政失敗,不得不顛沛流離,周遊列國。

孔子認為:「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就是說他認為用法制禁令去引導百姓,使用刑法來約束他們,老百姓只是求得免於犯罪受懲,卻失去了廉恥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導百姓,使用禮制去統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心,而且也就守規矩了。

法家主張:「貧民苛政。」

孔子雖然認為應該採取中庸之道,可是儒法兩家卻各走極端,管子採取的是溫和執法,這也是中庸之道。

孔子認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管子認為:「令順民心,故論卑而易行。」

就是說政令必須順應民心,話語通俗政令容易施行。

而孔子最優秀的思想是他的教育方法和普及教育,管子最優秀的思想是他的強國之策和富民理念。

你喜歡孔子還是管子?

有困惑,問《易經》。歡迎關注泛《易經》文化應用交流平台,一起探討《易經》和民俗文化的那些事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沐玄學 的精彩文章:

《周易》最重要的一卦,你若讀懂,必有好運!
穀雨。流水落花春去也,換了人間

TAG:金沐玄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