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濱州,每一根蘆葦里,都有你想聽的故事

在濱州,每一根蘆葦里,都有你想聽的故事

古有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五柳先生藉以武陵漁人尋夢桃源,終是「不足為外人道也」,「後遂無問津者」。今有我等千里迢迢,步履不停,聚於濱州,勘探「秘境」。古有秦始皇尋仙求長生,曹孟德登山觀滄海;今有濱州人治水、興農,譜寫城市建設新篇章。黃河母親十月懷胎,孕育生養的一方土地,究竟有哪些盛名之下的盛情?不妨請到濱州來!

濱州自古豪邁,昔名渤海,登城東牌樓,可望潮起潮落,故「渤海望潮」,為舊八景里最吸人眼球的一景。但是,海對普通百姓的生活而言,可望而不可及。且灘涂雖廣,若沒有淡水下壓,海水便會上泛,種樹要從外面運土,遑論莊稼。

濱州海岸線長240公里,陸域為古黃河流入渤海淤積形成廣闊而平坦的灘涂,為港口及臨港產業等發展提供了充裕的土地資源。濱州港內的漁船。

劉凱/攝影

因為沒有淡水水源,北海新區從工業到生活用水,只能從外面引。從海利的層面上講,濱州和內地城市沒什麼兩樣,現實就是這樣地擺在那裡。濱州人沒有怨天尤人,再說,怨天尤人也沒有用,他們在心儀大海的同時,把腳跟先在身後的土地上踩穩,寫好「濱河」這篇大地血脈的文章,市裡主要領導擔任河長,沿河立牌,一目了然讓過路的百姓都能看到,該有口皆碑地點贊,或是口水吐槽,都直接到人。

小開河引黃閘為兩聯六孔箱式涵洞結構,位於黃河左岸蘭家險工33號壩,於1993 年11月25日開工興建,次年11月竣工,工程投資1000餘萬元。該工程的建成,有效地緩解了濱州市工農業生產用水及居民生活用水緊張的矛盾,提高了黃河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率。

劉鐵軍/攝影

黃河這條母親河,像護著每一隻小雞的老母雞一樣,再次向濱州張開了溫暖的懷抱。小開河引黃項目,在萬眾矚目之下開工建設,作為對黃河的感恩和回報,濱州人像繡花一樣下功夫。最終,小開河工程被水利部評為優質工程,譽為山東引黃灌區治理工程建設管理的典範,渠道綠化則被團中央、國家林業局命名為「全國青年綠色示範工程」。整條小開河,或點或線,連接著濕地,連接著主城區水系,連接著承載有濱州人「濱海」夢想的北海開發區,將濱州變成了繽紛花開的北國江南,沾化冬棗、陽信鴨梨、無棣金絲小棗像一張張名片飛向全國。濱州像一壇埋在深巷裡的陳年老酒,被「小開河」開封后,香醇醉人地順著黃河河谷迎風吹向全國。

當年,濱州市惠民縣大年陳鎮西南部黃河大堤上,正在建設中的簸箕李溝盤河倒虹吸工程,如今已發展成為景緻秀麗的風景遊覽區。其為黃河以北地區改良土壤、治理沙化、農業灌溉、群眾飲水做出了巨大貢獻。

濱州市水利局/供圖

在北海開發區,他們有意在黃河故道修建了一座公園,我徜徉其中,凝視每一片蘆葦叢,同行的人問我在找什麼,我隨口道:「在找徐福的足跡。」同行的人道:「徐福為什麼一去不回?」我道:「彼時此地與仙境有著雲泥之別,仙人為什麼要跟他回來?」

濱州港防波大堤

濱州市水利局/供圖

話是玩笑話,腦海里想的是,濱州何嘗不是我國的一個縮影?我國有著不算短的海岸線,但內陸似乎更天高地遠,而且每一寸土地上,都深深印刻著我們這個古老民族的傳統和文化,如果我們不能練好「內功」,別說沒有神仙,就是有神仙也不會理會,到頭來,也只能像徐福一樣無顏面回來見江東父老。反之,若內功強勁,當我們比仙境還仙境時,自信地把大門打開,各路的大仙準保會不請自到。

如果,你想真切一探濱州「秘境」,請你到濱州來,每一根蘆葦里,都有你想聽的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河RIVERS 的精彩文章:

獨龍江孕育的寶石,含有微弱電流的碧璽
中國防災減災進步明顯

TAG:江河RIVE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