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銀行理財產品轉型凈值化 投資者用腳投票?

銀行理財產品轉型凈值化 投資者用腳投票?

資管新規中打破剛兌的原則,讓理財投資者的心態也逐步發生了改變。

相比預期收益型產品,凈值型產品既沒有預期收益,也沒有固定的投資期限,兩者大相徑庭。從目前調查的情況來看,中大型銀行受影響的程度較小,城商行、農商行這類小型銀行則面臨較大的考驗,由於銷售業績下滑較大,個別銀行已經出現員工離職的現象。

預期收益型產品被秒殺

進入5月後,銀行理財產品發行數量持續走低,上周(5月18日-5月24日)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共1938款,較5月11日-5月17日一周減少317款。

資管新規下保本理財將逐漸淡出市場,特別是5月以來保本理財發行量有所收縮,佔比持續下滑,目前已經降至30%以下,而在今年4月這一佔比還是33.15%。

中信銀行廣州分行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為了順應監管要求以及市場形勢,中信銀行理財產品積極向凈值型轉化,已推出了多款中、短期穩健型凈值理財,逐步代替原有預期收益型理財。「我行從資產配置的角度出發,在客戶對理財市場和產品不熟悉的情況下,盡責的對客戶普及和講解資管新規知識,讓客戶更了解市場,也更了解產品,從而買到最合適自己的產品。近期理財到期資金還是以承接理財產品為主,並未大規模轉入代銷產品。」

一家大型股份制銀行的客戶經理表示,資管新規對理財產品的銷售出現了一定的影響,但並不明顯。「這是一個行業行為,並非個別銀行的情況,購買理財都需要面對眼下這個改變。其實在新規出台前,我們便不再承諾保本。但會向客戶介紹產品的歷史記錄,從沒有出現過虧損。90%的客戶都能接受這個情況。」

該股份行客戶經理還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轉向基金或者信託的客戶並不多。「可以替代銀行理財的基金是固定收益類產品,但這類產品今年表現不甚理想,有不少踩雷的產品,有些甚至腰斬,投資者的觀望情緒較濃。雖然目前銀行理財已經承諾不保本,但相比其他理財渠道,銀行理財的安全性依然是較高的。」

相比大中型銀行的「淡定」,城商行、農商行卻覺得「涼意」明顯。一家城商行的客戶經理認為影響較大,「出於投資慣性,老顧客還是青睞預期收益型產品,目前收益好一點的產品很快會被『秒殺』,而凈值型產品則問者寥寥。我們雖已展開了很多次活動對兩種產品進行比較和說明,但還沒有收到理想效果。由於銷售業績出現較大的下滑,我們支行已經有兩個同事辭職,去了一家大型的信託公司。」

普益標準的研報認為,隨著監管要求的明確,未來極大可能90%以上的銀行理財產品將轉型為凈值型產品。從以往經驗來看,銀行理財客戶多為風險厭惡型投資者,且部分客戶的風險厭惡程度相對極端,不僅不能承受資金虧損情況,甚至對於收益波動也不太接受。因此在凈值型產品推出之際,銀行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投資者教育上,引導投資者逐步適應收益趨於變動的凈值型產品。

理財收益率穩中趨降

從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看,近期銀行理財收益率走勢相對平穩,呈穩中趨降態勢。根據融360監測數據顯示,2018年4月銀行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85%,環比下降0.03個百分點,已經連續兩個月下跌。

分銀行類型來看,4月股份制商業銀行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03%,環比上升0.07%;其次為城商行、外資銀行、國有商業銀行,預期收益率分別為5%、4.99%、4.78%。

5月以來,銀行理財的收益率也延續逐步下降的趨勢,上周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80%,繼續小幅下降0.02個百分點。

「收益率下降,主要是因為4月底,央行降准向市場釋放大量流動性,導致市場資金面寬鬆。另外,近期市場對資金的需求有所下降,導致利率下跌。不過月末臨近,資金面寬鬆的局面可能出現邊際收縮壓力,收益率或小幅回升。」上述城商行客戶經理表示。

從實際情況來看,凈值型理財產品和預期收益類產品之間的差距並不大。融360數據顯示,凈值型理財產品近一年平均收益率為4.11%,而預期收益類理財產品過去一年的平均收益率為4.69%。分析人士指出,這主要是兩者之間的流動性不同導致。凈值類產品的流動性較高,在開放期投資者可以及時贖回,因此手續費、發行成本、管理成本都會更高。

根據融360的統計,5月31日,在售的821款銀行理財的平均收益為4.82%;72款寶寶類理財的平均收益為3.83%,最大的貨幣基金天弘餘額寶最新的年化收益率為3.73%;而貨幣基金的平均收益率為4.18%,比較來看銀行理財的收益率仍略勝一籌。

轉載自:21經濟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大嘴說理財 的精彩文章:

非貨幣公募規模排名劇變:易方達第一 去年冠軍工銀瑞信跌出前十
北京銀行2017年凈利189億 未來將合資設立直銷銀行

TAG:李大嘴說理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