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場外期權新規落地 多數券商將「沒錢可賺」

場外期權新規落地 多數券商將「沒錢可賺」

繼證監會發布場外期權新規(40號文)之後,5月31日,中國證券業協會日前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證券公司場外期權業務自律管理的通知》,明確二級交易商的備案要求及標的管理等內容。至此,場外期權業務結束暫停狀態,開啟規範化進程。

場外期權新規明確,將對交易商實行分層管理,證券公司被分為一級交易商和二級交易商,兩者之間交易許可權差距巨大。

證券時報記者統計發現,最近一年分類評級在A類AA級以上的券商共有11家,包括中信證券、國泰君安證券、海通證券、廣發證券等。這意味著,經證監會認可後的「一級交易商」不會超過11家;另外去年有29家分類評級為A類A級的券商,其中具備自營資格的可申請「二級交易商」。

業內人士稱,新規對個股期權業務影響較大,對股指期權業務影響相對有限。從券商角度來說,個股期權業務的利潤率遠高於股指期權,因此,切斷二級交易商自行開展個股對沖交易的許可權,相當於直接切斷了其最有利潤可圖的個股期權業務。

一級交易商不超11家

根據通知,一級交易商可以在滬深交易商開立場內個股對沖交易專用賬戶,直接開展對沖交易;而二級交易商僅能與一級交易商進行個股對沖交易,不得自行或與一級交易商之外的交易對手開展場內個股對沖交易。

據記者統計,具備申請一級交易商資格的券商,即去年分類評級在A類AA級以上的券商共有11家,分別是中信證券、國泰君安證券、海通證券、廣發證券、華泰證券、銀河證券、招商證券、中金證券、中信建投證券、申萬宏源證券和華融證券。

二級交易商,即去年分類評級在A類A級以上的券商,包括國信證券、安信證券、平安證券等共計29家,經中國證券業協會備案,即可以成為二級交易商。

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記者獲悉,受場外期權新規影響最大的是個股期權業務,股指期權收到的影響則相對有限。但對券商而言,個股期權的利潤率要遠比股指期權高。

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金融團隊指出,去年結構性牛市行情激發了私募基金場外個股期權的需求,為券商貢獻了不少收入,尤其是個股期權。從期權合約標的構成來看,2017年以來,個股期權的名義本金佔比提升至30%左右,期權費佔比提升至80%左右;而在2016年10月之前,兩者佔比都低於10%。

「暫時不做了。」一家只具備申請二級交易商資格的券商直接表示,「新規規定二級交易商只能和一級交易商詢價,自己不得進行個股對沖交易,這樣一來就沒錢可賺了。」

未來,場外期權業務的市場份額將進一步向龍頭券商集中。

今年可貢獻利潤40~90億

據了解,券商的交易對手,包括銀行資產管理部門、私募、券商櫃檯市場部門、公募基金及子公司、期貨公司風險子公司、保險公司等。其中,私募機構已經超過商業銀行,成為券商場外期權的第一大交易對手。

目前場外個股期權中,看漲期權為主流品種,分為價內、平價和價外看漲期權(執行價低於、等於、高於當前股價)。總體而言,券商場外個股期權業務的收益佔用對沖資金比例(用資收益率)可達10%以上,具體的收益率主要受到波動率影響。

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金融團隊預計,假設2018年券商的場外個股期權存續規模增長0%/25%/50%,在用資收益率8%/10%/12%的假設下,2018年券商場外個股期權業務可貢獻行業利潤40億元~90億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誠聚焦 的精彩文章:

TAG:國誠聚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