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攻克越軍6城,殲敵上萬,回國卻被審查8年,歷史欠他一枚軍功章

他攻克越軍6城,殲敵上萬,回國卻被審查8年,歷史欠他一枚軍功章

原標題:他攻克越軍6城,殲敵上萬,回國卻被審查8年,歷史欠他一枚軍功章


或許每一場戰爭的起因各有不同,但是對於直面戰火的戰士與戰區的百姓而言,戰爭都是一場生與死的對決,只不過,有的人贏了,他們活了下來,有的人輸了,所以,他們只能夠黃土埋骨,與世長辭。


在1979年,一場名為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戰鬥在鄧小平同志的首肯下打響了,這一場戰爭與其說是自衛,不如如說是對越南不斷挑釁的惱怒還擊,就如如今流傳相當廣泛的一句話: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然而,很多人都知道這場戰爭的指揮官是許世友和楊得志,因為他們一人負責東線戰鬥的總指揮,另外一人負責的是西線戰鬥的總指揮,然而,卻很少有人知道,其實這場戰鬥中,表現最好的人並不是兩位指揮官,而是東線許世友手下的一名叫吳忠的將軍,他出生於1921年,但是十二歲時就已經參加了革命,在中國建國後,被授少將軍銜,是中國最年輕的開國少將。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的時候,這位最年輕的開國少將已經年近花甲,但是,處於對國家的熱愛與軍人的天性,他請纓加入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戰鬥之中,於是,帶領著中國機械化部隊的他成了東線指揮官許世友的副手,當戰爭正式打響,許世友給他的任務是:帶領機械化部隊攻克高平。


吳忠自然沒有不接軍令的道理,於是,他結合各方情況,選擇了一條奇襲的道路,雖然,這條道路並沒有完全修建好,但是對於機械化部隊的行進卻沒有太大的問題,當時,許世友要求他必須在三個小時內帶領機械化部隊到達東溪,吳忠也接令,甚至保證只能提前,不會推後。

但是,就在大戰將始,上面卻來了命令,罷免吳忠的戰鬥職務,並令其回去接受審查,這個審查自然不是因為吳忠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做了什麼不利於戰鬥的事情,而是因為四個人幫的問題,而且,只是懷疑吳忠牽涉其中。



這樣的懷疑在戰火面前顯得是那麼的諷刺,然而,忠軍愛國是刻在吳忠骨子裡的東西, 於是,在許世友的默認下,吳忠沒有接受撤職回去的命令,而是依照作戰計劃,帶領部隊向東溪進軍,然後,一舉奇襲,攻佔東溪,而且,時間上也如他保證的那般,只用了兩個小時四十五分鐘。


再後來,他更是在下令解除他作戰指揮權利的情況下,以一味堅定的參與了戰鬥,在戰鬥中出謀劃策,勇敢果決,於是,在一個月里,吳忠所在的部隊,連連得勝,連續攻克了越南6個城市,殲滅越軍上萬人。


不過,將在外不受命也是需要勇氣的,更是需要承擔後果,吳忠與許世友一樣,在戰後被通報批評,而因為吳忠有可能牽涉到四個人幫的篡權活動中,又在被明令要求回過接受調查後拒不回國,更增添了其「畏罪」的嫌疑,於是,之後長達8年的時間,吳忠一直在接受審查。

於是,八年後,吳忠終於洗脫了嫌疑,只是,這時候,這位十二歲就參與了革命的老紅軍已經66歲了,不過,卻不能夠不去佩服他的勇氣,如果,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他聽從了中央的命令回國受審,或許,他不需要接受這長達八年的審查,但是,卻很可能導致對越自衛反擊戰沒法那麼快取得壓倒性的勝利,所以,其實,歷史欠吳忠一枚軍功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哲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慈禧守寡長達47年,如何排遣深宮空虛生活?全靠喜歡的這項技術
日本人為什麼個子矮而且腿不直?全怪中國人,這鍋我們不背

TAG:小哲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