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百條紅領巾送給彝族孩子

百條紅領巾送給彝族孩子

一首老歌送給你

為你分享好歌,每天一首老歌溫暖你

魏樹山和麻卡卓卓。

「郵來的紅領巾已發放給孩子們,這份來自遠方的節日禮物,讓孩子們高興、溫暖……」上周,55歲的魏樹山買來100條嶄新的紅領巾,快遞到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三岔河鄉中心小學,作為兒童節禮物,送給學校每一名貧困家庭學生。從4月初探訪,到收集衣服、寄出資助費用……老魏用行動表達自己對3700公里外彝族孩子的關愛。

前往三岔河鄉

道路遙遠難行

今年2月中旬,省作協會員、哈鐵職工、55歲的魏樹山在新聞里看到,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三岔河鄉的彝族孩子生活很艱苦,便決定去看一看。

3月29日,老魏向單位請了一周年假,煮了20個雞蛋,帶了十幾包鹹菜和4桶速食麵,開始了他的四川之行。

從成都到西昌需要坐一宿火車,老魏為了省錢,只花78元買了張硬座票。3月31日早到達西昌後,老魏又換乘長途客車前往90公里外的昭覺縣。在近3個小時的車程中,大客車沿著盤山公路忽上忽下,老魏的頭突然疼了起來,吃了一片降壓藥也不見好轉。無奈,老魏只能用頭頂住前排座椅,以痛制痛。期間有乘客說,這裡海拔已經達到3000米,老魏應該是出現了高原反應。尤其老魏患有腦供血不全、心率過緩,反應會更加強烈。

昭覺縣的海拔低了不少,老魏的高原反應緩解一些。本想當天趕到三岔河鄉,但一打聽,兩地雖然相距不足90公里,但卻全部是山路,根本不通車。通行只能靠包車。由於已近下午,包車也去不了。沒辦法,老魏只好等到4月1日,一大早花300元包了一檯面包車,前往三岔河鄉。

幫扶「單孤」女童

資助至初中畢業

羅瓦則是三岔河鄉中心小學校長,得知老魏是來自黑土地的作家,十分感動。羅校長表示,政府現在對貧困學生的幫扶力度非常大,學費、生活費基本不愁,如果能夠幫助他們買些衣服,生活會過得更好些。按照老魏的想法,他與兩名「單孤」的小學女生簽下幫扶協議。老魏承諾,每年分別資助兩名孩子500元,至初中畢業後,視情況進行調整。

中午,老魏蹲在校門口與孩子們吃了一頓午飯。「學校有食堂,卻沒有吃飯的飯桌,全校師生都是端著飯盒吃。」老魏說,那一頓吃的是白菜湯、炒蒜薹。伙食費是政府出資和愛心人士湊的錢,孩子們不用交錢,雖然菜品並不豐富,但孩子們吃得特別香。畢竟「這裡的飯菜比家裡的強很多」。

路邊遇到的女孩

我要一直照顧你

完成了心愿,老魏心情既放鬆、又沉重地返回昭覺縣,打算2日經西昌回哈。當晚,老魏終於有時間在縣城逛逛。當走到街頭時,意外看到兩名衣衫襤褸的女孩蹲在路邊玩。老魏好奇地上去詢問,其中一名女孩說:「爸爸在城裡蹬三輪,媽媽去了遠方……」知道有家人照顧,老魏打算離開。「叔叔,能給我買瓶水嗎?」女孩怯怯地說。老魏立即買回飲料,雙方又聊了起來。當得知11歲的女孩麻卡卓卓自己一個人洗衣服、做飯時,老魏決定去女孩家看看。

走了1個多小時,才來到女孩位於山坡的家,四個房間空空蕩蕩。聞訊趕來的鄰居甲達王作介紹,女孩的父母因吸毒都去世了,大家一直瞞著孩子。家裡只留下麻卡卓卓一個人,偶爾在城裡蹬三輪的大爺會來看望她。老魏掏出100元錢塞到孩子手裡說,明天會到學校去。

2日上午,老魏來到麻卡卓卓所在的城北鄉中心小校,找到了校長和老師。經了解得知,麻卡卓卓的學習非常好,只是缺少照顧。按照孩子大爺的想法,曾打算讓麻卡卓卓輟學,還說過「到了18歲嫁人,就有了依靠」。

老魏心裡一揪一揪的,連忙表示,自己雖然只是名鐵路檢車員,每月工資也不多,和老伴兩人沒有孩子,會一直照顧、幫助麻卡卓卓的。老魏承諾,除了每年的愛心款外,還會定期給麻卡卓卓寄來生活用品。

身邊更多冰城人

加入到愛心行動

老魏輾轉3天,直到6日才回到哈市。老魏回家後就住進了醫院,十幾天後才返回工作崗位。此次患病,同事們都知道了老魏到四川獻愛心的事。

哈鐵車輛段五T車間第二黨支部的十幾位黨員都要求加入到這個愛心行動中,按照對方需求,大家籌集了一大包衣物,並以特殊黨費的形式,籌集了上百元的郵費。幾位哈鐵同事也要求加入進來,爭搶著要求籌集下一批愛心物資。5月中旬,連同老魏給三名孩子的資助款,愛心物資匯往四川。

考慮到兒童節就要來臨,前些天,老魏跑市場又買來100條紅領巾,寄給羅瓦則校長,委託發放給學校的每一名孩子,作為節日里的特殊禮物。

在郵走愛心款的那天,老魏在日記里寫到:「今天把資助大涼山孩子的愛心款寄了出去,讓他們買書買新衣服……幫助別人,快樂自己!在小康路上,一個民族、一個家庭,一個人都不能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彝族人 的精彩文章:

彝族兄弟辛苦錢遺忘客車,交通執法隊員熱情找回獲讚譽!

TAG:彝族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