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恐怖 > 紫金缽盂,成了他跨不過去的劫數!附改運秘法~道士的仙凡實錄

紫金缽盂,成了他跨不過去的劫數!附改運秘法~道士的仙凡實錄

輕口味靈異故事 和那些血腥+胡扯的貨色不一樣!

紫金缽盂,成了他跨不過去的劫數!附改運秘法~道士的仙凡實錄

by: 慚愧道人

紫金缽盂

昨天與悟性道友論道,談及了很多人生現實中的真實道理,一時間,許多的前塵往事在那一時刻,一起湧上心頭,不禁使我想起很多曾經困擾過心靈的點滴事件,重新審視這些事件時,又有一番新的認知。

聖師的事,是給過我一定疑惑的,曾幾何時,我是如此地放不下,經過與悟性道友的談道,終於打開了這個謎團。

有些事情,沒有自己的親身體悟和經歷,是無法了知真實的。

XX寺傳戒期間,在妙師的介紹下,我結識了很多師父,在那個時候,這些師父從很多方面,指引了我這個渴望出世解脫的俗人,是我所最為敬佩的人天楷模。

寺院出事以後,後來發生了很多事情,師父們畢竟還是人,還不是佛,面臨棘手的事件,也生出了一些,作為我們居士不願接受或是逃避的事情,你逃避他也好,你看不開也好,可事實就是事實,真真切切的擺在那裡。

但是戒律的事,我們還是明白的,破戒沙彌猶為人天師表,人家出塵了,而你沒有出塵,人家能夠放下一切,走上了出世之路。這一點上,作為俗家,你無權評判,這一點,很重要!

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一直在考慮這個事情,所以才與以往一樣,隱蔽了真實的人名與地名。寫出來唯恐引起一些人的非議,不寫又不客觀真實,但是這個事件,反應了一個很真切的道理。

如何是輪迴,如何是修行,大概是師父,在以身作則的示現給我們,讓我們深刻的開悟,刻骨銘心!

反過來說,師父付出的代價也是無比慘痛的。就在你怎麼發心,怎麼信仰,總之,視師如佛,功德百倍!所以我也本著真實客觀的角度,如實的記錄下這段事情。

也許,無常永遠伴隨著我們,但是如實觀照,才是一個修行者的真實內心,如如不動而了了分明,那才是真實的心性所在......

聖師的事件,伴隨著一個預記,那是一個開悟者,一個禪師——聖師的師爺。

他的預記是真的,一個真實的定律,不以人力為轉移的客觀。現實就是現實,現實是殘酷的,容不得你半點幻想。

聖師的身世也很苦痛,他是東北人,黑龍江的,自幼喪失父母雙親。他很有佛緣,也很有悟性,所以機緣巧遇,本村的一個長輩早年出家為僧,回鄉探親時,一見之下很有緣法,就讓他隨著披剃出家了。

紫金缽盂,成了他跨不過去的劫數!附改運秘法~道士的仙凡實錄

聖師後來就受了具足戒,成為了一個正式的比丘僧。

東北的修行氛圍很濃郁,許多的高僧大德,正如現在的大悲寺頭陀行眾師父。當時,聖師機緣巧遇,依止高僧培法師坐下,修行清凈法門。

大概二十多歲時,去了天下修道聖地,稱為十萬獅子吼秦嶺,八百祖師震終南的,天下茅棚第一的終南山。

住山住茅棚,為何要去終南?聖師說,當時是因為仰慕他的師爺,一位年過百歲的老禪師,他一直隱居終南茅棚,在與世隔絕的深山老林獨立守神,遨遊天地,正因如此,聖師也去了終南,像當年的虛雲老和尚那樣,結廬而居,住山修道了。

禪宗古德說,不破初關不閉關,不破重關不住山,不破牢關不下山。可以說,當時的聖師,修行是很有實證的,各種境界十分殊勝。

聖師是聽從師爺的教導,意圖中興弘揚南山律宗,所以參禪之餘他主要修持戒律的事相。律宗的修持很不容易,所以才以至於湮沒無聞。

但是,佛的遺訓我們要記得,包括正確的看待這篇真實的故事,我們都要秉持佛祖遺訓,依戒不依師,依經不依論,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識,依了意不依不了意,——這幾個依與不依,是正確的修學與發心,一定要記得。

聖師的八萬細行,修持得很如法,見者無不感嘆!那種戒律的執持,確實是能令人升起殊勝信心的。聖師與我的談論中,談及過兩件事情,足證僧寶功德,不可思議。

聖師所住的終南山,秦嶺山脈,原始森林鬱鬱蔥蔥,其中有一段人跡罕至之處,那裡的野生動物相當的豐富。那年的春天,就發生了一件,令人拍案驚奇的神奇事件,以前只認為是傳說當中的事,活生生的發生在了現實當中!

春天來臨的時候,許多冬眠動物都一時間蘇醒了,這其中就有幾隻黑熊。每當冬季來臨,它就能打上3~5個月的「瞌睡」。在此期間,熊既不飲食,也不排泄。冬眠一結束,就像睡覺醒來一樣,精神瞬即恢復如初。

春天來臨了,黑熊們也嗅到了生命的氣息,它們醒來了。而醒來的地方,就是聖師和其他幾個師父們住山的茅棚所在。

飢餓的黑熊們醒來後,飢腸轆轆急不可耐地要尋找食物,活物遇見它們都是劫數!

當一群黑熊出現在這幾位僧人面前時,師父們驚呆了,人熊相遇,而且是與剛冬眠結束的黑熊的相遇,無疑是及其危險的.....

師父們當中,禪定與戒律最高的聖師,並沒有如正常人那樣的恐慌,因為他秉持著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的道理,所謂,但能無心於事,無事於心,則虛而靈,空而妙,慌個什麼?

多年的禪定使得聖師養成了一種從容,面對這些飢餓的野獸,聖師擋在了最前,雙手合十,對黑熊們說,居士!我若欠你命,你儘管拿去,我若不欠你命,你我皆是緣分,來來!我為你們打個皈依~~

看似一般的話語,從修行者嘴裡說出來,就非一般意義了。只見很奇怪地,黑熊們搖搖擺擺的,帶著好像一絲善意,就都蹲在了聖師身前......

聖師心中很平靜,一點疑惑也沒有,很自然的伸出手,撫摸著黑熊的腦袋,念起了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 ,皈依僧,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餓鬼,皈依僧不墮旁生,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

同時給幾隻熊居士都皈依了,都起名叫妙音居士,源自無量壽經,願它們都能往生凈土。

皈依後,聖師拿出僧眾的食物,給他們吃,吃完後熊居士就搖擺著走了,消失在山林里。

聖師下山是因為又一件神奇事件,這件事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也可以說是試道也可以說是魔障。

終南深處的冬季,幾個月都是大雪封山,出不去也進不來。對於俗人來說,那是艱難困苦,但是對於山裡的修道者,那是正好的安冬。

紫金缽盂,成了他跨不過去的劫數!附改運秘法~道士的仙凡實錄

但是,無始以來的微細惑和根深蒂固的執著,就浮現出來了!在那一刻,聖師的心靈,浮出了一些煩惱執著,渴望母愛的他,彷彿在那一刻,他又回到了幼小的時候,依偎在母親的懷裡,母親是他遮風擋雨的港灣......

不知當時他有沒有流淚,反正聖師跟我描述這段時,我分明看到他眼中的淚水。所以我能理解他的內心,也能夠深刻理解修行中出現的障難。

其實就是自己心裡最薄弱的部分,也是自己最缺少和最深深抓住的東西,那是每個人的命根,輪迴的根本,命運的根源。

有位研習盲派八字的師父講了一個盲派八字的道理,她說人命里最缺的,沒有的,在此生就會成為推動命運的力量。正因你沒有,你就會不由自主的去找,去追,命運就在此處體現出來。

此點很真實,佛理也是這樣講,因果律就是如此,果依眾緣,報通三世,有先熟有後熟,最重執念,引導著你去處境逢源,去後先來做主公,所以才有了千差萬別的果報。

你內心深處,最執著的最抓住不放的,內因外緣就會反覆的在此點上,反覆的折騰你,直到你坦然放下,徹底磨平。內心深處的東西就像是光碟上的劃痕,雖然肉眼看不到,但是只要走到那裡就會卡,承認不承認都是這樣。

紫金缽盂的公案,正是說明了這點。

明朝朱元璋建國後,賜給五台山碧山寺方丈金碧峰禪師一個紫金缽,很珍貴,禪師也非常喜歡。禪師定功非常了得,有一天閻王派一小鬼來抓他,到處找不到。小鬼問監齋菩薩,金碧峰禪師哪裡去了?菩薩告之在房間坐禪,但是小鬼說怎麼就是找不到。

菩薩教小鬼一個辦法,禪師最愛那個紫金缽,去敲響它即可。

果然禪師聞聲動了念頭,這念頭一動,無常鬼就看到了,鐵鏈過去就將禪師綁住。後來禪師說:麻煩你給閻王老子說,過七天後再來找我,我把事情安排好了跟你去~~無常鬼聽信其言放了他。

禪師明白緣由,待無常鬼走後,立即把紫金缽摔破!不再為心裡有這一念愛好放不下而挂念。

禪師於是在七天七夜大精進。七天限期到了,無常鬼再來找金碧峰禪師,卻哪裡也找不到金碧峰禪師。只見禪師在牆上留的幾句話:「若要抓我金碧峰,除非鐵鏈鎖虛空;若能鎖得虛空住,再來抓我金碧峰。 「

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紫金缽盂,那就是輪迴的根源。聖師定中浮現出了他的紫金缽盂,那就是他渴望而沒有的母愛,正因為他沒有,所以他才堅固渴望,以至於形成了顛倒妄想。

定中景象,浮起又消失了,無始的執著,使得他用心去追,各種生死幻夢,都浮現了。在那時他不知時間,也不知空間,甚至忘記了自己姓什名誰,但是就這個紫金缽盂在執著......

忽然,他感覺自己好冷好冷,強烈的寒冷,使得他不得不出定了。睜眼一看,太神奇了,他竟然打坐在洞外的雪地里,而洞門還是在裡邊結實的頂著,想進去已是不可能了。

聖師在這樣的因緣下出定了,內心卻久久不能平靜。一些內心的積聚,往往在一定時刻,壓抑不住了,它們像雨後的春筍,阻擋不住的生根發芽了。

聖師來到後山,跪在師爺面前求開示,師爺閉目無言,進入深深禪定,觀察著這個緣起。一時明了,他告知聖師說,你的障緣生起了,定中打岔,被山神扔出了山洞,你下山行腳吧。

聖師不願意下山,不知為什麼,只是內心有一絲對於紅塵和未來的恐懼,彷彿山下的世界裡,有著一種不可名狀的纏繞。

但是師爺說,不下山度生積德,恐怕住山,也還是這樣的境界,直到瘋魔......

但是師爺很慈悲,給他授了記,告訴他,全國各地都可以去,就是別去XX省。

得到了這個預記,聖師收拾行囊就走了,本以為能夠憑著師爺的授記而抵擋纏繞的業緣,但是未能證得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任你聰明才智,對不起,依然還是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無念無相無住

聖師下山了,第一站就住在西安城郊的一座寺院,在那裡小住了一些時日。山居的僧人與鬧市的僧人還是不同的,聖師在山中的清凈,在這座大寺院里,被徹底打破了。

每日絡繹不絕的香客,和世俗的名聞利養,使得這位長期住山的僧人,煞是煩心。這時,正巧有一撥居士團體來此大寺進香拜佛,一時被聖師的清凈威嚴所傾倒,紛紛邀請聖師去他們的家鄉弘法——這是正巧的因緣會遇,也是冥冥中因果律的體現,該來的終歸還是來了,逃也逃不掉。

聖師後來說,當時還是很慎重的,專門看了地圖,一看這個地方屬於XX省,不是師爺說的XX省,所以就放心隨眾居士前去了——這一去不當緊,一場磨難就像穀子碾米那樣如期而至了。

直到到了該地些時日,接上了若干緣分後,聖師才後悔不已!這個地方是兩省交界處,離XX省會很遠,離另一省界卻只有30里路,所以聖師才錯會了此處的歸屬,真是福至心靈,禍至心迷啊!

人生中就是這樣,有些事情真的不是兒戲,有些人見不如不見,有些事做不如不做,覺得自己很厲害,可是一旦見了某些人,一點做了某些事,因和緣會遇了,那時就會了解因果的力量,不是以人力為轉移的。那就不是你說了算的了!只能隨波逐流,直到緣盡為止。

聖師發現了自己的錯會,很恐怖,就想馬上改變,但是談何容易?!緣是很複雜和堅固的東西,從時間到地方再到人再到事,一旦踏入了這個緣時緣地緣人緣事,繁瑣的糾纏,你是很難脫身的。

更何況,人還有一個劣根性,就是不見棺材不落淚,不到黃河不死心。

當時並沒有出現任何障緣的緣起,每天還是許多的居士前來拜見,皈依,請法。古德說,度眾要有度眾的福德,因為度生的過程中,會有許多的違緣,所以,對於度生的事業,也要隨緣不能攀緣,隨緣就是功德,攀緣就是利害。

聖師山居的性格,使得他與都市中的師父們脾氣不太相投,因為戒律的事相或是某些法理的見解,時常會有一些爭執。而他的法緣這麼好,看似好事,卻帶給他許多的煩惱。所以他那段時間,時常就是從這寺換到那寺。

我和聖師的相遇,就是在XX寺的傳戒活動時,聖師當時作為三師被迎請在此。XX寺本地有一位香童,年紀不大的一個女孩,號稱是泰山奶奶的弟馬,自幼就很響名了,XX寺就坐落在她的莊子上。

她很擁護佛法,號召她的信徒們捐款幫忙,護持這座寺院。在寺院傳戒期間,原先寺院的東南角有一棵大樹,因為枝葉太繁茂,在蓋一間大殿時有些礙事,所以眾師父誦持了金剛經迴向,就把這棵大樹給伐了。

這棵樹的根很繁亂,伐樹時很不容易,當時小香童站在旁邊觀看,不知從哪就冒出一句,咱們這些人忙得跟猴似的,一旦樹倒,咱們猢猻也散~~後來寺院被毀時,許多人都想起了這句話。

她的一些信徒也在那時皈依了,有人就請她觀觀眾師父。小香童當面就說,某師父頭頂有文殊菩薩,某師傅身後是阿羅漢,可就是不觀聖師。

聖師的隨從弟子就問她。她說,這位師父,逢小雨想回家,逢大雨想還俗~~

當時眾人權當戲言,沒有在意。

眾生業力交感互相影響,錯綜複雜一環扣一環,有時候我們不知在一些事件里扮演了什麼角色。

寺院出事後,眾師父都各自散了,聖師住在西郊一座古寺。

妙師回五台後,我和幾位朋友就去該寺看望聖師。那天下著小雨,聖師當時說要離開這裡,我問他去哪裡?他說沒地方去,四處雲遊吧。

我當時正好開了一家法屋,外邊是佛像,裡邊是一間房子,有床有桌子,就邀請聖師去我那裡住,他就答應了。

我找了一輛計程車就把師父接到了我那裡。中午時候在我們城市唯一的一家素菜館,專門定桌供養了聖師。聖師很高興,那場面至今記憶猶新,想起時還是法喜充滿。

飯店老闆也是信佛的,還特意免費送了幾個菜,誰知沒過幾天,這家可憐的素菜館就倒閉關門了。

聖師就開始住在我的法屋裡,他還是遵守著戒律,過午不食,早晚功課,施食拜懺,很多的居士又涌到了我這家小小的法屋。

大概有一個月時間聖師和我很談得來,因為他認為我有山居的味道,並且極力的勸我出家,若是我出家,他馬上帶我走,一切有他安排,只是我當時因緣並不具備。

有一天聖師對我說,他要走,要去一位居士家住。我說我這裡雖然小而簡陋,但是個法屋,還是比住在居士的家裡方便的,但是聖師執意不肯,說已經和居士說定了,晚上就走。

我說送他,他也不肯,說有車來接他。六點打烊我就騎著自行車回家了,吃了晚飯,我心裡還是想著這個事,就騎自行車出來。來到法屋發現已經鎖門了,又走到路口,剛好看見聖師正進一輛車,車上還坐著一個人,沒看清是誰。

我跟聖師相處了一段時間,雖然他走了,可我還是很想他,就四處打聽。有幾位居士知道他住在哪裡,但是跟我說時,卻支支吾吾的,好像裡邊有什麼隱情。

聖師是住在一位居士老太太家裡,老太太有五十多歲,孀居多年,家中小有積蓄房子很大,也是老佛教徒了。我與她的外甥是同事,以老太太的一慣為人和年齡,我當即反駁這幾位居士,我說千萬莫要議論出家人,即使有什麼,我們居士也沒資格議論,更不要說子虛烏有了。

當晚,我就趕去見到了聖師,他坐在床上打著雙盤,見我來了點了點頭,沒說話,繼續打坐。

一會兒,他的臉上好像有種很痛苦的表情,一會又鬆弛下來了,一會又痛苦的皺眉。老居士說,這是師父的煩惱來了,來找他來了~~~

我還很納悶呢,這個煩惱還是活的啊,還能來回的跑...

後來我才知道,那個時候聖師陷入了痛苦的掙扎,他在與自己內心深處的執著做鬥爭。

中間有一段我沒去,後來聽說,聖師正式的在僧眾前,自誓舍戒還俗了......

那天下著瓢潑大雨,後來他與老居士結婚了,當時確實是對一些人有一定打擊。

這件事,實際無可厚非,比起一些暗地隱惡者,聖師沒有破戒,還俗成家了,作為一名居士,他還可以修行。只是反差很大,一時間理解不透這個事,但是世界就是這樣,你理解與不理解,願意與不願意,都沒有什麼用,師爺的預記還是驗證了!

前世如夢,我們沒有他心道眼無法知曉,但是今生的事情,究竟是怎樣一個過程呢?聖師的定中障礙,其實是他心底最執著的部分。

他一直沒有釋懷自己的缺少母愛之事,那是他的紫金缽盂。

他執著認為自己是個可憐的孤兒,他在時刻盼望和想像著母愛,所以遇見了老居士對他無微不至的關懷,因和緣會遇了,結出了果實。不管果實的甜苦,那都是他自己渴望出來的。

原來,命運和輪迴都是自己盼望出來的.....

昨天與悟性道友的談話,提到了念相住三個根本上,這是個很基本的思維狀態,可以說眾生都在這三層里迷惑顛倒。

六祖大師提出了三個無,無念,無相,無住,這是菩提正受,是與實相相應的真實解脫;而反過來我們可以這樣想,去掉這三個無,念,相,住,這三層也就是眾生煩惱的根源了。

這三層是從外到內,念就是念頭,想法,對於事物,我們會升起這樣那樣的想法,但是這樣的想法,本身就是顛倒虛幻的。

我們只是活在自己封閉的主觀世界裡,對於世界的理解,只是個人的意願。

在每個念頭和語言前邊,其實應該加上幾個詞,才能符合客觀,應該加上——我認為,我希望。

符合這個認為和希望,就覺得是對是樂;不符合這個認為和希望,就覺得是錯是苦——這不是顛倒么,只是自己一廂情願而已,卻希望事物都能符合自己的意願。

而這個就是導致各種業緣生起的根。

念從哪來呢?

念還沒出來前,心裡有個東西,雖然沒形成想法,但是比想法更掩藏,那就是相,也就是感覺

處境逢源時,我們不由自主地會升起這樣那樣的感覺,這個感覺最壞事了,一直我們被這個感覺騙著走。

同樣一件事,任何人感覺都不同。首先是產生感覺,感覺又產生了念頭,升起了想法,才出現了各種事件。

那麼念和相的根源在哪呢?

那即是住。

住是什麼?住就是認為,就是執持,就是情節。自己抓住了一個東西,自己認為這個東西就是自己,比如最基本的認為我是男人,我是女人,等等,認為自己是個什麼。

為什麼同樣一個女人的皮膚,一個男人摸就會產生一些樂受,而一個女人摸只會感到排斥和厭惡,為什麼呢?就是這個住的作用,認為自己是什麼,然後產生感覺,感覺升華成念頭,一動想法,事情就出來了。

這是簡單而俗的講念相住的道理,但是仔細想來,確實是這樣的。比如,住為自己是個修行人,對一些事物產生了一些感覺,而又升華出了念頭,就會出現一些事件。

我們在處境逢源,順緣逆緣之時,生出了這樣那樣的煩惱事端,反覆自己折騰著自己的身心,內心渴望著解脫,但不能明白束縛來自何方,怎談解脫大事?

究竟是誰束縛了你,導致了你的重重煩惱,幾則祖師公案大家悟一悟。

禪宗初祖達摩在少林寺面壁,神光為法斷臂疼痛難忍,逐乞求說:吾心未寧,乞師為吾安心!

初祖說::將心來,與汝安~

神光說:覓心了不可得~

初祖說:與汝安心竟~

神光即於言下大悟,逐傳正法眼藏,紹為二祖。

二祖出道弘法,僧璨渾身得風疾之病,感自罪障深重,前來乞求二祖為其懺罪。

二祖說:將罪來,與汝懺~

僧璨說:覓罪了無痕迹~

二祖說:與汝懺罪竟~

僧璨即於言下大悟,身心歡悅,疾病消除,逐傳正法眼藏,紹為三祖。

三祖廣度眾生,道信前來謁見,請益說:不為別事,唯求解脫之法,乞師賜予!

三祖說:誰縛汝?

道信深自內觀,隨即說:不曾有誰縛我~

三祖說:與汝解脫竟~

道信於言下大悟,逐傳正法眼藏,紹為四祖。

僧問:「如何是解脫?」石頭希遷禪師曰:「誰縛汝?」

僧問:「如何是凈土?」石頭希遷禪師曰:「誰垢汝?」

僧問:「如何是涅盤?」石頭希遷禪師曰:「誰將生死與汝?」

這就是禪宗祖師,對於心靈徹底解放的一種表現,也是諸法實相。

如實地描述這個事件,彷彿是個警鐘,點醒我們顛倒的心!

看清我們心中緊抓不放的紫金缽盂,應把聖師看作是示現妙悟的菩薩,大家能從中獲得些許感悟,進而努力的修正這顆迷妄的心,達到真如實相。

真正了脫幻夢的根源,才不虛為人一世!


往期故事精選:

詭異的事沒完沒了,原來煤礦深處居然有一塊養屍地!

舍下萬緣為夫治病,這個女子從此有了神奇的功能~仙凡靈異經歷

精怪附身害人,被厲害的仙家送去勞動改造!三十年仙凡靈異經歷

我從未見過如此好看的故事!輕口味靈異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輕口味靈異故事 的精彩文章:

這種煞最容易碰到,千萬不能用米來治!真實靈異
這個乞丐的預言象炸雷一樣讓人肝兒顫!道士的仙凡經歷

TAG:輕口味靈異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