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羲之的傳說:愛鵝悟筆法,以字換鵝,王右軍將軍的字真是入木三分

王羲之的傳說:愛鵝悟筆法,以字換鵝,王右軍將軍的字真是入木三分

王羲之是東晉的書法名家,他的祖籍在山東琅琊臨沂,後來搬遷到會稽(今浙江紹興)。在我國歷史上,他是一位久負盛名的書法家,有書聖的稱號,又因他在會稽內史的時候,曾經做過右軍將軍,所以後人又稱他為王右軍。李白說:「右軍本清真,瀟洒在風塵。」劉義慶在《世說新語》也說到王右軍:「飄若游雲,矯如金龍」。後人評價,晉人之書,莫過於「瀟洒」、「清真」二詞,而以王右軍為代表。

王羲之的書「龍跳天門,虎卧鳳闕」,可以稱得上是冠絕古今,他的字體在秀美之中透出蒼勁,柔和之中又帶著剛強,在後代的許多書法家當中,很難找到一個能比得上他那秀麗又很蒼勁書法的人。所以,後來學習書法的人很多都是以他的字作為範本,目前在他留下來的書帖當中,最著名的要數《蘭亭集序》和《黃庭經》了。《蘭亭序》中有十八個「之」字,但是個個不同,各有風味。其中的幾個「不」字,也是各有其法。即使是很簡單的「一」字,在《蘭亭序》中也是變化多端。《蘭亭序》之所以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

王羲之的字寫得那麼好,實在是不容易的,想想看,一般秀麗的字會顯得柔軟,而蒼勁的字則顯得粗硬,但是他竟能脫塵出俗,二者兼善,可見得他書法的功力之深,這恐怕不是天生具備,而是靠後天勤學苦練而得來的.他為了把一個字練好,無論是在休息還是走路,他的心裡總是會想著字體的結構,內心又在揣摩著字的架子和氣勢,而且不停地用手指頭在自己的衣襟上比劃著。所以時間一長,連他身上穿著的衣服也被他的手指劃破了。

王羲之曾經在池塘邊上練習寫字,每一次寫完之心後,他就在池塘里洗滌筆硯。時間一久,整個池塘的水都變黑了。由此可以看出,他在練習書法上所下的功夫是相當多的。

據說王羲之生性愛鵝,平時常常看著在河裡戲水的鵝一個人在發獃,後來,他竟然從鵝的動作中領悟出運筆的原理,這對他的書法技藝大有幫助。王羲之喜悅的心情因鵝而溢於言表,在他那微笑的表情之中可見一斑,他畫面中的白鵝形態各異,活靈活現,呼之欲出,王羲之寫有十八個鵝字,又有十八種寫法,獨一無二。

王羲之行為舉止,都與常人不同。如王羲之給老太太寫字是為了換取一隻鵝,而為和尚抄寫《金剛經》也是換取一隻鵝,有一次,王羲之到一個道觀去玩,他看到一群鵝非常之可愛,便請求道士把這些鵝賣給他。道觀里的道士早就對他書法羨慕至極,於是便請他寫部《黃庭經》作為交換。王羲之實在太喜歡那些鵝了,心裡很樂意,於是提起筆來,給道觀里寫了一部《黃庭經》,道士隨後便把那些鵝都送給了他。

還有一次,當時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讓王羲之把祝辭寫到一塊木板上,再派工人照著去雕刻。雕刻的工人先用刀削木板,在雕刻時非常驚奇,王羲之寫的字,筆跡竟然滲入到木頭裡有三分深度。他們讚歎著說:「右軍將軍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這件事情後來轟動了整個京城,「入木三分」也就成了人人皆知的成語。

用毛筆寫字在木板上,而筆跡還能透進三分的深度,除了身懷絕技的人,還有誰會有這種能力呢?但是,我們也可以想像這位「書聖」所寫的字,筆力非常雄厚,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後來的人便根據這段故事的情節,直接把「入木三分」,用來形容人們寫文章或書法的筆力強勁,或者是說話的內容非常深刻。

以後只要說故事的人,只要把故事的情節說得生動逼真和傳神,我們也可以誇讚他說故事說得「入木三分」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史園 的精彩文章:

劉邦芒碭山醉斬白蛇,振奮的部下認為劉邦必能成大事
堯舜禪讓:舜與娥皇、女英在禪讓中的兩個版本傳說

TAG:百史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