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行人無限秋風思,隔水青山似故鄉

行人無限秋風思,隔水青山似故鄉

時光即將流轉到五月,一個容易讓人燥熱不安的時節。假若有一天,你在山間避暑,彼時,夕陽斜墜,清風送爽,你感到心曠神怡,喜不自勝。不經意的一瞥,你看到水邊的那座青山像極了故鄉的那座,於是,一抹鄉愁就這樣升起了。

千年之前的戴叔倫也有過相似的經歷,他隨即將其記錄下來,便成了這首優美的《題稚川山水》:

唐·戴叔倫《題稚川山水》

松下茅亭五月涼,

汀沙雲樹晚蒼蒼。

行人無限秋風思,

隔水青山似故鄉。

背景:

稚川,地名,具體不詳。在唐傳奇故事中,稚川被當作道家仙都,為稚川真君所居住。戴叔倫年輕時曾在小天台山中隱居,常與方外之人來往,有求仙學道之志向。晚年,他乾脆上表請為道士。所以,詩中的「稚川」很可能與作者的求道經歷有關。不過,也有人認為,此詩作於詩人宦遊途中。

賞析:

首句點出作者觀賞景物的立足點,即「松下茅亭」。「茅亭」建在松樹之下,隔離天日,自然會給人以「五月涼」的感覺。次句「汀(tīng)沙雲樹晚蒼蒼」描寫眺望所見:傍晚時分,水邊的沙洲、雲煙繚繞的樹林,都披上了一層薄暮,顯得茫茫蒼蒼。一個「晚」字,照應上句的「涼」,同時引出下句的思鄉情緒。

遊子思鄉,總在煙靄紛紛的黃昏時候,大概是因為孤獨感、無助感、迫近黑暗的恐懼感……容易在此刻暴露無遺。所以,作者緊接著說「行人無限秋風思」。

「秋風思」即鄉思——西晉時期,有一位名叫張翰的文學家,他因不想被捲入晉室紛爭之中,便借口秋風起,思念家鄉的菰菜、蒓羹、鱸魚,而辭官回鄉。後以「秋風思」或「蒓鱸之思」為思鄉的典故。

當然,戴叔倫不是因為秋風忽起才想家的,而是因為「隔水青山似故鄉」。他的家鄉在潤州金壇(今屬江蘇常州),典型的江南山水風光。當他在旅途中看到青山綠水時,很容易產生似曾相識之感,恍惚間便神遊到了家鄉,可一回過神來,才發現自己仍是一個孤獨的異鄉人。這種由驚喜到失望的心理變化,在一瞬間完成,傳達出一種特殊的生活況味,極易引起讀者的共鳴。

您的是對我們的最大鼓勵!

古詩詞賞析

看久了會寫詩的

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詩詞賞析 的精彩文章:

每日背詩 鄂州南樓書事
你不熟悉的20首六言詩,原來這麼美!

TAG:古詩詞賞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