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致童年:十二首童趣詩詞帶你回憶孩童時光

致童年:十二首童趣詩詞帶你回憶孩童時光

六一兒童節

童年時光總是充滿著歡樂、趣味橫生。縱使時過境遷,歲月流轉,當我們回憶起童年,還是會滿心喜悅,無比懷念。

下面的十二首詩詞,可以帶你坐上時光機,追憶孩童時期的那些趣事。

01

采白蓮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賞析:小孩子撐著小艇,偷偷摸摸地去采白蓮,但是不懂得隱藏自己的蹤跡,雖然已經很小心了,但是他離開的時候,身後留下了一大片被劃開的浮萍。筆墨細緻逼真,主人公天真幼稚、活潑開愛的形象,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02

拜新月

《幼女詞》

唐·施肩吾

幼女才六歲,未知巧與拙。

向夜在堂前,學人拜新月。

賞析:此詩畫中寫意,它刪繁就簡,削多成一,集中筆墨,只就一件情事寫來,以概見幼女的全部天真,甚而勾畫出了一幅筆致幽默、妙趣橫生的風俗小品畫,顯示出作者白描手段的高超。

03

學垂綸

《小兒垂釣》

唐·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賞析:一個小孩子正在學習垂釣,路人向小兒招手,想借問打聽一些事情,那小兒卻怕驚了魚兒,連連招手不肯回答,真是活靈活現、惟妙惟肖,意趣盎然。

04

捉柳花

《閑居初夏午睡起》

宋·楊萬里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賞析:這首詩寫芭蕉分綠,柳花戲舞,詩人情懷也同有景物一樣清新閑適,童趣橫生。兒童捉柳花,柳花似也有了無限童心,在風中與孩童們捉迷藏。不時有笑聲漾起,詩人該是從睡夢中被它叫醒的。詩中用「軟」字,表現出他的閑散的意態;「分」字也很傳神,意蘊深厚而不粘滯;尤其是「閑」字,不僅淋漓盡致地把詩人心中那份恬靜閑適和對鄉村生活的喜愛之情表現出來,而且非常巧妙地呼應了詩題。

05

捉促織

《夜書所見》

宋·葉紹翁

蕭蕭榕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捉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賞析:蕭蕭秋風吹動梧葉,送來陣陣寒意,客游在外的詩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最記掛是自己疼愛的孩子,此時可能還在興緻勃勃地鬥蟋蟀,夜深人靜了還不肯睡眠。本詩交織作者的凄情暖意、歡懷掛心。

06

放紙鳶

《村居》

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賞析:孩子放學早,一回來就趁著東風放起了風箏,兒童正處在人生早春,兒童歡聲笑語,興緻勃勃地放風箏,使春天更加生機勃勃,富有朝氣。兒童、東風、紙鳶,詩人選寫的人和事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幾分生機和希望,也凸顯了兒童身上蓬勃的活力。

07

剝蓮蓬

《清平樂·村居》

宋·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

賞析: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邊長滿了碧綠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吳地方言,聽起來溫柔又美好,那滿頭白髮的老人是誰家的呀?大兒子在溪東邊的豆田鋤草,二兒子正忙於編織雞籠。最令人喜愛的是小兒子,他正橫卧在溪頭草叢,剝著剛摘下的蓮蓬。「卧」字確實使用最妙, 它把小兒躺在溪邊剝蓮蓬吃的天真、活潑、頑皮的勁兒,和盤托出,躍然紙上, 從而使人物形象鮮明,意境耐人尋味。

08

學種瓜

《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賞析:初夏,水稻田裡秧苗需要除草了。這是男人們乾的活。「績麻」是指婦女們在白天幹完別的活後,晚上就搓麻線,再織成布。這句直接寫勞動場面。第三句「童孫未解供耕織」,「童孫」指那些孩子們,他們不會耕也不會織,卻也不閑著。他們從小耳濡目染,喜愛勞動,於是「也傍桑陰學種瓜」,也就在茂盛成陰的桑樹底下學種瓜。這是農村中常見的現象,卻頗有特色。結句表現了農村兒童的天真情趣。

09

追黃蝶

《宿新市徐公店》

宋·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賞析:本詩通過對春末夏初季節交替時景色的描寫,體現了萬物勃發的生命力。全詩所攝取的景物極為平淡,所描繪人物的活動也極為平常,但由於採取景物與人物相結合,動靜相間的寫作手法,成功地刻畫出農村恬淡自然,寧靜清新的早春風光。

10

柳蔭眠

《桑茶坑道中》

宋·楊萬里

晴明風日雨干時,草滿花堤水滿溪。

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

賞析:這首詩前兩句寫出了由雨而晴,由濕而干,溪水由淺而滿,花草於風中搖曳,大自然充滿了生機的律「動」;第三句寫出了牧童柳蔭下酣睡的自然悠閑的「靜」,加上第四句「一牛吃過柳陰西」的時動時靜,形成了這首詩獨特的生活情趣和原始樸素的美感。

11

騎黃牛

《所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賞析:這是一首反映兒童生活的詩篇,詩人在詩中讚美了小牧童充滿童趣的生活畫面。詩人先寫小牧童的動態,那高坐牛背、大聲唱歌的派頭,何等散漫、放肆;後寫小牧童的靜態,那屏住呼吸,眼望鳴蟬的神情,顯得特別專註。「此時無聲勝有聲」。這從動到靜的變化,寫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爛漫、好聽多事的形象,刻畫得活靈活現。至於下一步的動靜,小牧童怎樣捕蟬,捕到沒有,詩人沒有寫,留給讀者去體會、去遐想、去思考。

12

白玉盤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

賞析:詩中先寫兒童時期對月亮稚氣的認識:「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以「白玉盤」、「瑤台鏡」作比喻,生動地表現出月亮的形狀和月光的皎潔可愛,使人感到非常新穎有趣。「呼」、「疑」這兩個動詞,傳達齣兒童的天真爛漫之態。

孩童時光不可追,但是,我們可以保持著童真童趣和童心。前行的路,始終不忘初心,永懷赤子之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詞軒 的精彩文章:

初夏最美詩詞10首,哪一首是你的最愛?
楊雪梅絕句十首

TAG:詩詞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