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楊振宇將軍率領的東北抗日聯軍是一支怎樣的隊伍?

楊振宇將軍率領的東北抗日聯軍是一支怎樣的隊伍?

季我努學社

整理出版中國近代史料,傳播歷史知識

文/趙文鐸

楊靖宇,原名馬尚德,字驥生,河南省確山縣人,在從事革命期間曾化名周敏、張貫一、乃超,1932年赴南滿領導抗日武裝鬥爭時,改名楊靖宇。生於1905年,犧牲於1940年,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鄂豫皖蘇區及其紅軍的創始人之一、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中國抗日戰爭史上家喻戶曉的民族英雄。

他堅持領導軍民轉戰於白山黑水之間,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下給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擊,最後由於叛徒出賣,戰鬥中不幸犧牲。他為中華民族解放事業慷慨赴死精神至今還感染著每一位中國人,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做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

(楊靖宇)

楊靖宇是1929年夏被派往東北工作,於1932年被派到吉林,組建抗日鬥爭的武裝隊伍。楊靖宇取「靖宇」之「驅逐外敵」的本意,正式更名。1932年整頓磐石中心縣委,擔任中國工農紅軍三十二軍南滿游擊隊政委。1933年7月,抗日軍聯合參謀部成立,楊靖宇任政治委員。1934年11月,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正式成立,楊靖宇任軍長兼政治委員。

1936年7月,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改編為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楊靖宇任軍長兼政委。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後,全面抗戰開始,為了牽制日本關東軍入關,配合、支援全國抗戰,楊靖宇率抗聯第一路軍繼續在寬甸縣雙山子、四平街等地堅持與日偽軍戰鬥。東北抗日聯軍沉重打擊了日偽的統治,日偽加緊了對東北抗日聯軍的討伐,對楊靖宇更將其視為「滿洲治安之癌」而對其進行懸賞緝捕。為此楊靖宇加強了對日偽的鬥爭,以夜襲、伏擊、迂迴等戰術與敵軍進行多次激戰,粉碎了敵人策劃的「東邊道大討伐」。

(抗聯戰士)

1937年冬季後,抗聯一路軍進入鬥爭異常艱苦時期,繼續堅持游擊戰爭的策略,在此策略指導下,楊靖宇率部在通化、臨江等地與日偽軍進行戰鬥。1938年7月中旬第二次老嶺會議召開,調整一路軍建製為一、二、三方面軍,實行分區作戰。由於日偽軍對東邊道地區的秋冬季「大討伐」攻勢嚴峻,南滿抗日根據地受到極大破壞,抗日聯軍開始面臨更加艱難的處境,為保存實力,楊靖宇將部隊化整為零,開始實行分散游擊,自己則率部1400餘人進入長白山密林中繼續堅持戰鬥。1939年在樺甸、濛江、臨江一帶與日偽軍的多次戰鬥中楊靖宇部傷亡過半,損失極為慘重。

1940年1月,楊靖宇率部在臨江大陽岔、三岔子,濛江錯草頂子,清江崗西崗,輝南馬屁股山等地與日偽「討伐隊」展開多次激戰後,在部隊給養嚴重匱乏的情況下,楊靖宇帶領一支小部隊東進,行至濛江五斤頂子與追敵展開激戰。由於叛徒出賣,2月23日楊靖宇在濛江縣(今靖宇縣)保安村三道崴子受到關東軍討伐隊的包圍,壯烈殉國。終年35歲。

楊靖宇捐軀後,日本侵略者剖開了他的遺體,發現他的胃裡只有尚未消化的草根和棉絮,粒米未見,對此,一直視楊靖宇將軍為最大心頭之患的偽通化省警務廳長岸谷隆一郎稱讚其雖為敵人,睹其壯烈亦為之感嘆,是個真正的英雄!並為楊靖宇將軍舉行了「慰靈祭」。

(楊靖宇烈士陵園)

東北人民沒有忘記他的歷史功績,1946年東北民主聯軍通化支隊改名為楊靖宇支隊,濛江縣改名為靖宇縣。靖宇縣政府為其修建陵墓,並立「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將軍英名千古」墓碑。1954年通化市建楊靖宇烈士陵園。1957年7月15日,朱德委員長為楊靖宇烈士題詞:「人民英雄楊靖宇同志永垂不朽」。1958年靖宇縣楊靖宇殉國地再建起紀念碑、紀念館,河南省確山縣也建起了楊靖宇紀念館。

編輯 |施祺 別畢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學社 的精彩文章:

抗日偽裝者 技術太強你絕對發現不了
諾曼底登陸戰果究竟如何?盟軍犧牲122000人,德軍損失113000人

TAG:季我努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