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兩周換三次總理,義大利組建西方首個民粹政府

兩周換三次總理,義大利組建西方首個民粹政府

【觀察者網 綜合報道】經歷了數月的艱苦協商,義大利近3個月的組閣拉鋸戰結束,新政府終於在當地時間1日下午宣誓就職。新政府總理正是此前被任命為候任總理,之後又「閃退」的朱塞佩·孔特(Giuseppe Conte)。

過去一段時間,義大利經歷了兩周換三次總理的亂局,新政府「難產」導致政局、經濟動蕩,更引發歐盟擔憂。

如今,兩個左右民粹主義政黨組建起了西方首個民粹主義政府,它與歐盟的分歧仍然存在。

義大利新任總理孔特 圖自外媒

據新華網6月1日報道,孔特領導的新政府有18名部長,其中5人為女性。五星運動領導人迪馬約(Luigi Di Maio)和聯盟黨領導人薩爾維尼(Matteo Salvini)在新政府中任副總理並分別兼任經濟發展與勞工部長和內政部長。

備受關注的經濟和財政部長則由持親歐立場的政治經濟學教授特里亞(Giovanni Tria)出任。兩黨在首輪組閣中擬定的經濟和財政部長人選薩沃納(Paolo Savona)在新政府中任歐洲事務部長。

薩沃納是導致首次組閣失敗,並讓孔特決定退出組閣的關鍵人物。現年81歲的薩沃納是一名經濟學家,也是一名「疑歐派」,多次呼籲義大利退出歐元區,因此在孔特第一次提交內閣名單時遭義大利總統馬塔雷拉否決(Sergio Mattarella)。

義大利新任歐洲事務部長薩沃納 圖自外媒

儘管薩沃納不出任經濟和財政部長,令市場擔憂義大利退出歐元區的顧慮得以緩解,但目前他擔任歐洲事務部長,分管與歐盟磋商,對歐盟事務仍具話語權。

改選為經濟和財政部長的特里亞是一名69歲的經濟學教授,他反對歐盟介入成員國經濟政策,但與薩沃納相比,立場相對柔和,主張義大利留在歐元區。

值得一提的是,聯合推舉孔特的五星運動黨首迪馬約和聯盟黨黨首薩爾維尼均出任副總理。這兩個政黨民粹色彩濃重,在3月議會選舉中收穫最大。

迪馬約兼任新設立的經濟發展、勞動力和社會政策部長,薩爾維尼兼任內政部長。

五星運動領導人迪馬約(左)和聯盟黨領導人薩爾維尼 圖自外媒

一些政治分析師推斷,先前名不見經傳的大學教授孔特夾在迪馬約和薩爾維尼之間,如果想超越「木偶」角色,日子註定難熬。預計孔特頂多成為兩人的「執行者」,最壞估計是成為兩人的「調解人」。

新政府與歐盟存在分歧

據新華網報道,隨著組閣成功,外界對義大利可能重新選舉議會的擔憂得以緩解,市場趨穩。

然而,義大利公共債務達到經濟總量的130%,遠遠超出60%的歐盟標準,是歐元區僅次於希臘的高債務國家。

兩個議會最大黨五星運動和聯盟黨主張刺激投資、增加福利開支、削減稅收等寬鬆財政政策,與歐盟提倡財政緊縮背道而馳,義大利可能陷入債台高築的境地。

五星運動和北方聯盟對歐盟的疑慮眾所周知。觀察者網德國時政專欄作者揚之分析稱,「五星黨」和「聯盟黨」一個極左,一個極右,最後卻走到了一起。其實,它們的政治理念的確相距甚遠,能維繫它們的內涵並不多,主要就是對歐元和歐盟的態度。兩黨能聯手,說明義大利國內疑歐反歐勢力相當強大。

此外,新政府和總統馬塔雷拉之間也就歐盟問題存在分歧。現任總統馬塔雷拉是2015年由議會左翼黨派民主黨提名併當選的,他主張義大利遵守與歐盟簽訂的條約。

孔特(右)在宣誓就職儀式上與義大利總統馬塔雷拉握手 圖自外媒

從馬塔雷拉反對「疑歐派」薩沃納出任經濟和財政部長一事中也反映出他不希望「疑歐」太強的人擔任政府要職。

經濟分析師洛倫佐·科多尼奧接受路透社採訪時預計,馬塔雷拉與新政府將就「歐洲事務和財政立場」展開「陣地戰」。

科多尼奧推斷,「財經市場短期反應仍將積極,組閣取得突破,減少不確定性,至少提供了國家所亟需的政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的精彩文章:

韓媒:美國「大哥」不「罩」我,反而老是製造危機
這個舉債10億收購英國地產的泰國華人,也遇到麻煩了

TAG: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