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場沙漠徒步帶來的生命感悟:身臨絕境 細品花香

一場沙漠徒步帶來的生命感悟:身臨絕境 細品花香

正文共:1647字

預計閱讀時間:5分鐘

從澳大利亞西海岸城市珀斯向北,車輪駛過漫漫黃沙、滾滾紅塵,深藍色的印度洋時而在遠端地平線俏皮的一閃旋即不見,白色沙灘和山陵戈壁在紅土地上孤寂站立,植被漸少、土地愈漸荒蕪。車窗外是另一個世界,不知名的鳥划過天空,匍匐貼地的灌木越發葉小枝稀、鳥兒啄食路邊被撞死的袋鼠的頭顱,抑或是路邊一攤不見筋肉僅留毛皮的袋鼠皮囊……在這片廣袤荒涼的土地上,不屈的靈魂繁衍生息、輪迴罔替……

車裡的我突然想念起初夏的北京,後海綠水清瑩,月光灑滿湖面,南窗晚風幽涼。銀杏樹葉的歡歌和樹下的蟲鳴,手裡的茶香,這一切都讓人倍覺安靜……記憶中的畫面,與眼前的景象,形成鮮明的對比。虛實交錯間,我們駛過480公里,到達了著名的海濱小鎮——卡爾巴里。

卡爾巴里像是沙漠中的綠洲,我們到達時正值黃昏,日落的光輝散在墨藍的印度洋上,白色的海浪好似萬馬奔騰拍擊著岸邊的礁石,五彩鸚鵡高歌著飛過天際,潔白的海鷗歪歪扭扭的靠近我像個討要糖果的小孩,鵜鶘好奇地打量著我們這些訪客,一如我們貪婪地欣賞天邊炫目的紅雲。漸漸的,太陽牽著光影的手回家了,星星眨著眼睛來敲門。我在沙灘上仰望南半球的星空:一抹星雲如同雨後的草地,柔和,親切。廣袤的銀河又近又遠,若即若離。我伸出手,彷彿與星空建立起了某種神秘的聯繫。

次日晨,我們驅車來到卡爾巴里國家公園,展開9公里環形徒步。門口的售票大叔說,「May you like our national park」。經過1公里左右的人行步道,就來到國家公園內最著名的景觀、位於懸崖邊上的Nature』s Window(自然之窗)。經過漫長時間的風化,岩石呈現出迷人的銹紅色。大自然的神來之筆將粗獷的岩石層層疊加,形成一扇獨特的窗戶。遠處是蔚藍的天空、白色的浮雲、綠色的河流、十方戈壁曠野、四維浩瀚虛空……透過這扇窗,每個觀望者都能看到不同的風景,恰如我們的人生,各有各的瑰麗。

自然之窗僅是起點,我們冒著烈日繼續7個多小時的徒步之旅。途中,迂迴曲折的峽谷、高聳筆直的峭壁、烈日炙烤的沙漠、光禿險峻的山石,用腳一步步丈量。峽谷深邃、崖壁陡峭,陽光炙烤更是讓我們步履維艱。勞累、脫水、高溫,我無暇欣賞這異國他鄉的景色,開始後悔來到這個荒蕪之地。漸漸地,我感覺到心跳加速,呼吸已急促起來,頭疼欲裂,噁心嘔吐,甚至出現暈厥。返程更是對意志力的卓絕考驗,踏出的每一步都如此艱難,如果再來一次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勇氣走出那片絕地。

在身體趨於極限的狀態下,腦子裡剩下的只有各種念頭,關於過去,關於未來;關於生存,關於死亡。有人說,所有的行為背後歸根結底有兩種力量,一種是愛,一種是恐懼,你不在一個,就在另一個。十幾個小時之前,我還沉浸在銀河的華美靜謐里,此刻卻體驗著烈焰的炙烤。慘死的袋鼠,被乾旱烤乾的植物,在路邊觸目可見;而那些高歌著在天空起舞或白或黑或橘紅或五彩的鳥兒,那歷經了700年傷痕纍纍仍然存活在國王公園的老樹,那些荒蕪如沙漠的心靈,那些高貴而芳香的靈魂,在同樣的時空同樣的存在。這些植物和動物,是如何在沙漠中存活下來的?當我走過卡爾巴里國家公園這段路,我明白了,漫長的時間、嚴酷的環境淘汰了那些不適合在沙漠中生存的物種。能夠活下來的,都是生命的強者,絢爛多姿,百折不撓。

當我走出沙漠,再次坐在印度洋邊的沙灘上,看夕陽西下,看光影在海面俏皮舞蹈,眼前的風景和昨日所見並無不同,卻也大不相同。時光的利刃消磨掉稀世之珍、美人之顏,滄海可成桑田;而時光存在的意義,大概莫過於讓每一顆心走過曲折的道路、經歷幽暗的恐懼仍然深愛這個世界的美好。及至此刻寫下這些文字,我仍然不知道自己是怎樣走出沙漠的,我曾經一度以為自己會倒在沙漠里,向片落葉一樣枯萎死去。但我記得,徒步過程中,在時而清醒時而迷糊的思緒里,我似乎回到了身在北京的某個午後,師父教我喝茶:他為我選的,是一個漆器杯子,小巧精緻,彩虹的外衣,金色的內里,握在手中,溫潤如玉。六百年古樹下的茶里裹挾著花香,飄洋過海,為沙漠里瀕死的我,帶來一縷清涼和甘甜,我聽見他說,

「你聞得到花香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紫光閣微平台 的精彩文章:

TAG:紫光閣微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