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西天取經歸來的玄奘,被唐太宗逼著做一件事,全因這種隱秘心理

西天取經歸來的玄奘,被唐太宗逼著做一件事,全因這種隱秘心理

貞觀十九年(645年)正月,玄奘回到長安。先前唐太宗聽說玄奘回來了,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但是玄奘抵達長安時他並不在,負責接待的是梁國公房玄齡。此時唐太宗正在洛陽厲兵秣馬,準備御駕親征,教訓高句麗,於是玄奘立馬趕到洛陽與唐太宗會面。

西天取經歸來的玄奘,被唐太宗逼著做一件事,全因這種隱秘心理

當年二月,玄奘與唐太宗進行了平生第一次會面。雙方就座後,唐太宗首先發問:「師去何不相報?」因為17年前玄奘並不是奉旨去西方求法,那時邊境管控甚嚴,他扮演的是一個偷渡者的角色。對於此事,玄奘也沒什麼好隱瞞的,說:「當去之時,已再三表奏,但誠顧微淺,不蒙允許。」唐太宗並沒有怪罪之意,反而覺得玄奘以身赴險,造福蒼生,著實可敬,並為玄奘孤身一人能順利到達而驚訝。聽聞此言,玄奘說這是皇帝的功勞,李世民一聽,連說不敢當,都是法師的努力。

之後雙方又談到了西域的風土人情,面對唐太宗的疑惑,玄奘回答得條理清晰,內容翔實。唐太宗聽後不禁豎起大拇指,覺得玄奘「詞論典雅,風節貞峻」,比古代的名僧還要更勝一籌,侍立一旁的長孫無忌也深以為然。漸漸地,唐太宗被玄奘的才華給征服了,希望玄奘還俗參與朝政。

這是多少士子求之不得的機會啊,但玄奘婉言拒絕了。理由是他從小就出家,只知道如何參佛,不懂如何治國,況且自己不是當官的料。幾番推辭後,唐太宗也不好硬逼,畢竟強扭的瓜不甜,不能讓法師身在曹營心在漢。

西天取經歸來的玄奘,被唐太宗逼著做一件事,全因這種隱秘心理

貞觀二十二年六月,唐太宗再次向玄奘發出還俗邀請。玄奘又婉拒了,他首先高度肯定了唐太宗的豐功偉績,認為貞觀年間的成就都是在唐太宗的帶領下取得的,並非借他人之手,說明皇帝能力很強,足以應付時局。況且朝中有能力的大臣很多,自己沒必要還俗。最後表明自己弘揚佛法的心絕不改變。聽說得道高僧如此誇自己,唐太宗心裡暖暖的,趕緊謙讓,那都是老天爺、祖宗、臣僚們的功勞啊。話說到這份兒上,唐太宗也明白沒有商量的餘地了。

唐太宗之所以要玄奘還俗,是因為在此之前,朝廷圍繞太子之爭發生了一次巨大變故,最終「黑馬」晉王李治當上了太子。之後,以長孫無忌為首的勝利者對失敗者進行打擊和清洗,整個朝廷出現了嚴重的裂痕。唐太宗並不想看到這種局面,想通過勸勉和人事安排彌補朝廷的裂痕。但是長孫無忌集團堅決不與對立方和解,一批朝廷重臣因此死於非命,唐太宗對此十分焦慮,卻只能無奈地聽之任之。

於是唐太宗想在朝廷中扶持發展出「第三勢力」,依靠他們來彌合因太子之爭所形成的朝廷裂痕。而這個「第三勢力」必須具備兩個特徵:一、代表人物擁有巨大的影響力和才幹;二、與太子之爭沒有什麼瓜葛。

西天取經歸來的玄奘,被唐太宗逼著做一件事,全因這種隱秘心理

但當時朝廷中絕大部分有影響力和才幹的大臣,基本上都捲入了太子之爭。而那些沒有捲入的大臣要麼沒有影響力,要麼沒有才幹。因此唐太宗一直找不到可以扶持的對象。而玄奘的歸來讓唐太宗看到了希望。首先,玄奘通過西行之旅充分展現了自己的能力,並且在天下擁有了巨大的影響力;其次,玄奘出國十多年,跟任何政治事件都沒有瓜葛。可以說玄奘簡直就是發展「第三勢力」的天然人選。

不過這種事不能強迫,唐太宗也知道玄奘還俗當官的可能性基本為零。而如此「死馬當活馬醫」的請求,也是唐太宗晚年內心焦慮的一種表現。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高 成

來源|《百家講壇》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淘歷史 的精彩文章:

《天龍八部》有一門極厲害功夫,世上只有兩人掌握,效果天上地下
北宋公費醫療制度有個漏洞:老百姓吃藥買不起,大官們家裡葯發霉

TAG:淘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