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康有為寫婚聯,「巧」變婚聯令新娘臉紅

康有為寫婚聯,「巧」變婚聯令新娘臉紅

中國傳統文化是歷經五千年的時間,在歷史長河中沉澱的精華。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之一,相傳剛開始在五代出現,後來變得興盛是在明清時期。可還有一種說法是桃符是對聯出現的雛形和證明,而且對聯出現後迅速取代了桃符,並改名春聯。

在古代,對聯在許多場合都會看到,也適用於各種大大小小的場合,不會像古詩那麼正式,卻也有一些自己的格式與規定,官方一點說就是對偶語句,而且語句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對聯像是詩歌的縮減版,比詩歌更有趣味性,而且對古代的百姓來說對聯更親民,就算是對高官,對聯也有無法言說的妙處,可以說對聯的一字一音都是對中華語言的一種獨特表現形式。

而按照對聯的用途分為幾大類,其中有一種是婚聯,看名字就知道是結婚專用。在古代,婚聯通常是人們在為親友結婚時所題的祝賀對聯,婚聯形式多樣,不僅可以寫一些祝賀詞,還能以謎語的方式表達,往往有會達到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境界。

晚清時期,維新派通過光緒帝進行了歷時103天的戊戌變法,變法失敗後,以康有為為代表的大批維新派被當時的清政府通緝,康有為遠逃日本。在日本的日子並不匆忙,偶爾去參加一些政治活動,不時三兩好友相聚,暢談理想,或是寄情山水,外出遊玩,好不快活。

一次,有「南海聖人」之稱的康有為,為好友梁渭家婚事寫了一副婚聯前去道賀。婚聯寫道:司月二大,旦牛住了。大家都有點不明所以,最後康有為讓新婚夫妻在字上各加一筆,便成了另一種含義,新娘子羞紅了臉面,難於啟齒,只見婚聯上道:同用工夫,早生佳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眾史之源 的精彩文章:

康熙去世之後,胤禵手握兵權,卻為何不兵變奪權?
大詩人禽獸不如,殺親外甥出賣恩人諂媚權貴,人人皆言死不足惜

TAG:眾史之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