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結直腸癌超全科普,這些傷腸雷區你知道嗎?

結直腸癌超全科普,這些傷腸雷區你知道嗎?

腸道作為人體「最勞累的器官」,可謂小姐的身子,丫鬟的命:80%的消化和吸收在腸道內完成,90%的毒素靠腸道排出,夜以繼日的干著最臟最累的活,卻被人誤以為能堅強地處理各種酸甜苦辣。

腸道還是人體最大的微生態系統,長約7~9米,腸黏膜面積大約200~250㎡,集結了人體60%~70%的免疫細胞,前仆後繼的對抗著不斷入侵的細菌和病毒,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

腸道是否健康,辨「便」知

便便的氣味:由吲哚、臭糞素、硫化氫、胺、醋酸、丁酸物質共同組成。

便便的顏色:由膽汁色素決定(因膽汁與腸內消化物質混在一起)。

健康正常的大便:沒有太明顯的惡臭;黃色或黃褐色;香蕉狀或圓柱形。

不健康的大便:強烈臭味;黑褐色或黑色;塊狀、泥狀、水樣狀、半鏈狀。

「便便」好,才是真的好!

腸道與人類疾病

腸道菌群和大部分慢性疾病都有關,比如與肥胖、高血壓、腦部炎症、肺炎、肝代謝異常以及腫瘤的生理病理及治療等都脫不開干係;此外,腸道菌群還會影響人們的情緒、睡眠及壓力水平;抗生素殺死腸道菌群會影響大腦海馬體的神經發生,可能引發嬰兒的某些發育疾病,如1型糖尿病和炎症性腸病……腸道菌群,免疫抵抗,循環代謝密不可分。

愛「腸」就請避開「傷腸」雷區

不良飲食習慣:火鍋、燒烤、抽煙喝酒、肉多菜少,腸道益生菌很「受傷」;過熱、過冷、過咸、辛辣,益生菌直接「犧牲」啦。

不良用藥習慣:用一次抗生素,腸道菌群需要一年時間來恢復,感冒咳嗽肚子痛,吃瓜群眾切記不要亂用抗生素。

久坐少動、熬夜、壓力大等都是老生常談啦,盡量控制自己吧!

腸道是人體的第二張臉,顏值控的小姐姐大叔們,衰老始於腸道,請格外愛惜自己的腸道吧!

你所不知道的那部分神奇的「自己」

2018開年,Science、Nature、Cell不約而同的推出微生物組專刊,腸道菌群的火爆程度堪比娛樂界「抖音」。你所不知道的那部分神奇的「自己」,真是演足了相愛相殺的戲碼:腸道菌群真的跟結直腸癌有關係?

「結腸中有兩類細菌,會促進慢性炎症,增加結腸癌的發生風險」——這是今年分別發表在《Science》《Cell Host & Microbe》期刊上兩篇文章的最新結論,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基梅爾研究所領導的團隊發現——分別是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和脆弱擬桿菌(Bacteroides fragilis)。

具體而言,這兩類細菌會侵入結腸的保護性黏液層,並相互「勾結」構建適合微生物生存的環境。這些入侵行為會引發慢性炎症以及DNA損傷。而且,細菌會刺激特定的免疫反應,進一步促進腫瘤的形成。值得注意的是,只有這兩類細菌同時存在,才會增加腫瘤發生的風險。

同時研究人員還發現這兩種腸道菌群主要在幼兒體內繁殖生長,而這可能是導致年輕人結腸癌發病率上升的原因之一。

所以小編在此鄭重呼籲: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遠離腸癌年輕化。

談癌色變,絕症不絕望

病理如診斷為腸癌,就像看到了一張不定期死刑的判決書,人人談癌色變。

我國最新癌症數據統計:2015年大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分別位居惡性腫瘤的第3、第5位,其中新發病例37.6萬,死亡病例19.1萬,城市地區遠高於農村,且多數患者初診時已是晚期。晚期轉移性腸癌患者的臨床診療現狀:化療聯合靶向,mOS(中位總生存期)超過30多個月。

近年來,免疫藥物在惡性腫瘤治療方面顯示出振奮人心的效果及巨大潛能,尤其PD-1單抗以及自體菌免疫療法,低毒、長效,很有可能擺脫靶葯耐葯的命運,達到臨床治癒。

目前,對於癌症治療的最重要方法:一是阻斷,二是逆轉,而脆弱擬桿菌(BF839)通過佔位可以阻斷癌細胞的營養供應,使腫瘤細胞得不到營養而消弱,同時會通過激發免疫細胞對腫瘤細胞進行攻擊,可以誘導離散的免疫細胞從新簡歷免疫圖譜來對抗腫瘤細胞,這兩種途徑都只針對腫瘤細胞,不針對正常細胞。

而針對手術後放療或化療的病人,則可以降解或吸附致癌物,從而減輕其毒性;刺激人體免疫系統,抵制癌細胞的繁殖;通過改善腸道環境,抑制腸內腐敗細菌的生長,從而阻止腸內致癌物質的形成;預防白血球過低導致的免疫力低下,抑制腫瘤細胞生長的化合物,殺死有害細菌的新陳代謝物等。

結語

「絕症」不絕望,在這個每天都有激動人心的科研及臨床突破的時代,免疫治療,已經來到了抗戰癌症、治癒癌症的第一線。

文章來源:醫學界

本微信平台屬於公益性醫學類學習平台,本微信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所有轉載文章只用於科普學習使用,且明確註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原作者可與我們聯繫,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連圖騰生物 的精彩文章:

可怕!家中竟潛伏了這麼多致癌兇手
癌症是如何轉移的?

TAG:大連圖騰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