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詩才橫溢,喝酒吃肉逛煙花之地,沒想到你竟是這樣的濟公

詩才橫溢,喝酒吃肉逛煙花之地,沒想到你竟是這樣的濟公

原標題:詩才橫溢,喝酒吃肉逛煙花之地,沒想到你竟是這樣的濟公


出岸桃花紅錦英,夾堤楊柳綠絲輕,遙看白鷺窺魚處,衝破平湖一點青。


數枝淡竹翠生光,一點無塵自有香。好似葛陂龍化後,卻留清影在虛堂。


以上兩首絕句,出自南宋禪宗高僧道濟和尚手筆。沒錯!正是那個大家熟悉的似痴若狂的濟公活佛。


濟公,俗家名字叫李修緣,出生於將門之後,祖上世代為官,又代代行善積德,是積善之家。李修緣的父親李茂春為人厚道,做官時對待下屬太過寬厚,因此上級對他不滿,說他治軍不嚴,經常責備他。李茂春本來就不好名利,也就懶得為五斗米受上司的閑氣。就辭職歸隱了。回到浙江台州,李茂春開始以經商為生。他與夫人王氏平日樂善好施,因此在當地頗有美名,得到「李善人」的稱號。


俗話說:多做好事多生兒。俗話又說:多子多福。俗話還說:缺德的人斷子絕孫絕戶頭。這幾句俗話結合起來,年過半百還沒有兒子的大善人李茂春可就不愉快了,感覺壓力山大,人言可畏,直接影響到他這個台州好人的形象。


李茂春尋思著,我家可是世代行善積德,如果在我這裡絕戶頭了,那真是應了民間另外一句不太正能量的俗話「殺人放火子女多,行善積德絕戶頭」,於是李茂春和老婆商量,夫妻倆齋戒三日,前往天台山國清寺禮佛求子,若能得償所願,以後加倍的行善積德。如若不然,那就對佛法徹底失去信心了。


由於李茂春夫婦是大施主,國清寺主持慧遠親自迎接他們,並且教會他們求子的儀軌,還囑咐他們戒殺放生。後來沒多久果然生下一子,慧遠親自上門道賀,並給他起名叫李修緣。那便是後來名垂千古的「濟公」。


李修緣自幼飽讀詩書,受家族世代為官的影響,他的父母也希望他能考個名牌大學,以後可以做官造福一方。可惜的是,苦讀寒窗十多年,李修緣高考時以六百多分的高分敗給考四百多分的京城子弟和少數民族子弟,無緣名牌重點大學。


李修緣在讀書期間,接觸過不少佛教的典籍,本來就對佛教有著濃郁的興趣,加之高考受挫於體制,不知不覺便萌生了出離心。便於十八歲時在國清寺出家,拜慧遠為師。後來又跟隨慧遠到了靈隱寺。


眾所周知,李修緣自出家後,瘋瘋癲癲,不守戒律,他吃肉飲酒,甚至還有地方縣誌說濟公曾在青樓煙花之地讓妓女「速速解開羅裙。」他言行叵測,難耐坐禪,不喜念經,嗜好酒肉,衣衫襤褸,浮沉市井,以醫術和神通常行救死扶弱、度化頑愚之事。在一般僧俗眼裡,道濟的言行出格,被認為不是正常的人。所以有的僧人向方丈告狀,說道濟違犯禪門戒規,應責打併逐出山門。方丈慧遠說:「法律之設原為常人,豈可一概而施!」並在首座呈上的單紙上批了:「佛門廣大,豈不容一顛僧」!寺眾便不再敢阻攔,慧遠圓寂之後,濟公被趕出了靈隱寺。被趕走的道濟到凈慈寺投奔了德輝長老,後來做了凈慈寺的書記僧。



佛祖留下詩一首,我人修身他修口;他人修口不修心,唯我修心不修口。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學我,如同入魔道。

本文來自知歷史工作室原創作者/不文


知歷史工作室原創作品 未經許可 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歷史 的精彩文章:

他是有史料記載大西北草原上的射鵰英雄,功高震主被滿門抄斬
歷史上的淫後:皇太后領著皇后,落毛的鳳凰去做雞

TAG:知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