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嘮嗑 | AR、VR、MR 傻傻分不清楚

嘮嗑 | AR、VR、MR 傻傻分不清楚

原標題:嘮嗑 | AR、VR、MR 傻傻分不清楚









二十年前,我們是這樣玩遊戲的




十年前我們是這樣玩遊戲的



今天我們是這樣玩遊戲的




當然


還有這樣




先進一點的還可以這樣



未來可能會這樣




腦後插管進入刀劍神域的世界


會不會也成為可能?




那麼序列之爭里的呢



利用MR在現實世界展開遊戲舞台的方式


別提有多讓人激動


就是體能要有所加強


不然遊戲大神都可能分分鐘變菜雞


不過同樣是遊戲方式的一種


AR?


MR?


VR?


它們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AR


實際上,在上面的幾張圖片中,尤其是《刀劍神域:序列之爭》里,就出現了時下流行的幾種概念。就拿上面這樣GIF來說,在人來人往的商場里,眼前出現一個聊天界面,通過簡單的手勢操作實現畫面的切換以及模擬觸及輸入按鍵的方法進行聊天。既能看到現實,也能看到計算機生成的虛擬元素,這種概念就叫做AR。


學術一點的說法是:AR(Augmented Reality)增強現實是現實世界與虛擬內容的疊加,但內容並不固定或部分固定。真實世界內容和虛擬內容不能彼此交互。也就是說,基於AR產生的虛擬物件無法識別現實空間並與現實空間的物品進行交互,比如虛擬的時鐘,無法固定在牆上的某個位置,並且根據人的視角的變化而變化。AR最具代表性的產物就是谷歌眼鏡。



還有曾經風靡全球的Pokemon GO



當然AR因為連通現實空間和物理空間,所以能夠做到的,遠遠不只有遊戲。在相機和顯示技術成本不斷降低的情況下,一款可以用於焊接的廉價頭盔正在投入使用,這款頭盔能夠自動變暗,使人們在不燒壞視網膜的情況下,進行融化鋼的工程操作。



又或者是在一名初級設備技工在對施工現場的大型拖拉機進行緊急維修時,老闆用新的AR眼鏡,提供維修手冊和示意圖,以便在修理故障時提供指導。


可惜的是,谷歌眼鏡因為耗電量大以及發熱嚴重,並且沒有建立起相應的生態而成為了一款失敗的作品。不過,索尼、愛普生、Vuzix、ODG和Magic Leap等公司依舊在推出各種各樣的智能眼鏡。

大法產的智能眼鏡




VR


了解了AR之後,VR就容易理解了。



不過在說VR的概念前


我們應該先提名一下前段時間大熱的


《頭號玩家》


斯皮爾伯格老爺子


今年雖然已經72歲了


但玩起科技來


竟然比大多數年輕人潮得多


《頭號玩家》里通過設備進入遊戲世界


這種完全與現實空間完全隔離的操作


實際上就是VR



學術一點的說法就是:VR虛擬現實可以稱為沉浸式多媒體或者計算機模擬現實,他複製了一個環境,該環境模擬現實世界或想像世界中某個地方的物理存在,允許用戶在該世界中進行交互。實際上,VR和AR的差別在於現實空間與虛擬世界兩者之間的關係。


簡單來說,VR指的是虛擬世界覆蓋現實世界,因此看到的所有物品都是虛擬的,是封閉式的。而AR則是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的的疊加,是開放式的,既有現實的部分也有虛擬的部分。其中VR一大代表產品就是PS VR。


在技術上,PS VR或許並不如Oculus以及HTC等品牌先進,但PS VR最大的優勢在於依託索尼自有的遊戲平台PS 4,能夠有一個較為完善的遊戲生態,因此成為幾款VR設備中銷量比較好的一款。



虛擬現實好像近幾年來才比較火熱


但是


虛擬現實這個概念卻可以溯源到


20世紀30年代的文學作品裡


所以說


想像力才是第一生產力


到了50年代


電影製作人莫頓·海利格


寫了一部「體驗劇場」


並在後來製作了一部沉浸式的


電子遊戲機


這就是VR的雛形



真正的開創性時刻是1968年


伊萬·薩瑟蘭


發明了第一部頭戴顯示器



過去幾年,隨著Facebook Oculus、HTC、三星、索尼等國家公司推出的大量VR頭顯上市,消費者對虛擬現實的興趣激增。



VR發展了數十年,目前已經克服了大多數障礙,包括每秒傳送足夠的幀數和減少延遲,以創造出不會誘發眩暈症的體驗,但依舊存在許多缺陷。


比如性能,VR最大限度地滿足圖形處理需求,比PC遊戲的要求高7倍,另外90幀的幀率依然會導致部分人群在使用VR設備時感到不適。除此之外,頭顯的視野、位置跟蹤、調節衝突、眼球跟蹤技術等依然是VR設備的瓶頸。



MR


比起熟悉的VR和AR


大家可能對MR這個概念比較陌生


實際上


MR的概念具有一定的爭議


有人認為MR不是單獨的概念


而是AR的變種


或者說是高級的AR


也有人將MR獨立出來成為單獨的概念


不管是哪一種看法


MR的技術難度是高於AR和VR的


可以說是離成果最遠的概念


因此


將其獨立出來也未嘗不可



實際上


MR和AR一樣


都是現實空間與虛擬空間的疊加


不過差別在於


能否交互


沒錯


MR是可以實現現實與虛擬之間的交互的


不過不是指人機交互


而是通過計算機產生的虛擬形象


能夠識別現實世界


併產生互動


比如


虛擬的人坐在沙發上


當然


這裡不是物理意義的坐



同樣,學術點的說法是:MR(混合現實)是現實世界中合成內容的疊加,其錨定於現實世界,並與現實世界交互。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硬體就是來自微軟的Hololens。Hololens得益於微軟的Kinect,能夠對現實世界進行識別與建模,並讓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產生互動。



如果基於MR的Hololens能夠發展成熟


而不像微軟的移動平台一樣夭折的話


那麼這款設備


被稱為下一個世代的蘋果也不為過


因為通過現實和虛擬的交互


這個世界可能會產生巨變


比如即時通訊



又或者是教育



醫療:全息定製手術室



之前只能在手機上看到的口袋妖怪


也來到了世界上



儘管MR目前距離真正的成果


尚有一段漫長的距離


然而


合成內容能夠以某種方式對現實世界做出反應


甚至與現實世界進行交互的未來


並非不可能


HEA.CN| 最具影響力的深度原創科技門戶


編輯 / 作者:小嘮


本文圖片視頻皆轉載自互聯網,儘力註明原作者及出處。若有版權聲明遺漏或異議請聯絡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電網資訊 的精彩文章:

芯屏器合:8K+柔性+物聯網趨勢合流SID美國顯示周

TAG:家電網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