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外戰,明20條小船卻打贏葡軍40米長擺滿火器的戰艦,靠此戰術

明朝外戰,明20條小船卻打贏葡軍40米長擺滿火器的戰艦,靠此戰術

明代外戰勝利不少,但要論將明一棍子打醒的,當屬與葡萄牙的海戰。確切說,是明朝正德十六年(1521)八月至九月間,明朝水師血戰葡萄牙艦隊的屯門海戰與西草灣大戰。事情應該從1499年說起,當時的明朝正是明孝宗執政時期,正當明孝宗苦心經營著大明王朝時,遠在大洋彼岸的葡萄牙遠洋船隊卻在航海家達伽馬的帶領下,途經好望角到達亞洲地區,帶著沿途捕捉到的信息成功返航。看似並不起眼的小事,卻默默改變著東西方文明史,這就意味著歐洲人從此打開了香料航線,踏上了航海時代的步伐。

在當時的歐洲國家中葡萄牙的航海最發達,它很快控制了馬六甲海峽,而侵略的野心也逐漸膨脹,因此與馬六甲海峽隔海相望的大明王朝便成了葡萄牙人最惹眼的一塊肥肉。直到公元1504年,蓄謀已久的葡萄牙人終於帶著商船和些許軍火武器來到屯門島。在這裡一邊在推行貿易,一邊又在向明朝示好,試圖打開中國大門。1521年,新即位的嘉靖皇帝下令官員儘快驅逐佛朗機人,並再不許其入境。在通令侵佔屯門的葡萄牙人離境遭到回絕後,明朝當局決定以武力收復屯門失地,驅離葡萄牙人,這便是屯門海戰。

這場戰鬥爆發時,正是明朝海軍衰弱的年頭。一百多年來,東南沿海承平日久,除了偶爾來竄的倭寇小船外基本沒強敵。海防也就被一再削減。到了16世紀初葉時,明朝東南水師戰船,缺編常在百分之六十以上,更基本沒大船。戰前的葡萄牙人依然自我感覺良好。以其艦隊軍官皮雷斯的狂言說:一艘葡萄牙船可以擊沉20艘明朝船。為何狂到這地步?可以瞧瞧這支即將出戰的廣東水師的「家當」,主帥汪鋐一通調兵遣將,好不容易湊了幾十條船,但真正的戰船不到二十條,其他都是類似「哨船」之類的小船,甚至還有徵用的民船,士兵大多是沒怎麼打過仗的民團。葡萄牙那邊呢?他們的戰艦正是當時歐洲正宗的排槳帆船。以明朝戰後的記錄看,這種戰船通常有四十米長,裝備三十四門大小火器,比起此時明朝的「戰船」,戰鬥力十足碾壓級。因其細長造型,也被明朝人稱作「蜈蚣船」。

於是,戰鬥打響後,葡萄牙的「巨型蜈蚣」,一接戰就叫明朝吃了大虧:不但戰艦體魄比明軍大得多,火力更是兇悍,戰艦上的火繩槍與後裝火炮,一開火就輕鬆壓制明軍戰船上的火銃噴筒,使明軍首戰即敗。後來,明軍調整戰略,準備了數只裝滿油料和柴草的小舟。待有一天颳起南風,汪鋐先將這些填有膏油的草料船隻點燃,快速朝葡軍船隻駛去,隨後率全軍再次攻打葡軍船隊。由於葡軍船隻碩大,轉動速度遲緩,沒能躲開火船的進攻。很快葡軍大亂,汪鋐又趁機派人潛入水下,將未起火的葡軍船隻鑿漏,葡萄牙人紛繁跳海逃命。明軍紛紛躍上敵船與之廝殺,葡軍大敗。最後葡軍只剩下三艘大船,於9月7日趁天亮逃到左近島嶼藏身,天亮後才借強勁的北風,勉強逃過明軍的追擊,逃回滿剌加。至此,明朝一舉收回了被葡人侵佔7年之久的屯門島。

不甘失敗的葡萄牙當局令哥丁霍率船隊前往援助屯門,與明軍在西草灣爆發海戰。此戰對明軍來說,取勝得比較順利。毫無疑問,這次險勝使明軍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但是這也給明朝敲響了警鐘。此戰最大的收穫是,明軍從繳獲的兩艘葡萄牙戰船中,得到一些西洋火器。明朝當局在與葡萄牙開戰過程中吃了武器落後的虧,因此,明軍開始重視仿製佛郎機銃和火繩槍,從而推動了中國古代兵器技術的發展,也為日後的抗倭援朝戰爭,打下武器基礎。自從嘉靖年間起,在兩次血戰里叫明朝吃大虧的葡萄牙後裝火炮,即明朝人眼中的「弗朗機」,就被明朝迅速仿製裝備,然後更是幾十年如一日的掰碎了研究。明朝的後裝火炮技術,迅速後來居上。不止是造葡萄牙火炮得心應手,更依據其性能舉一反三,造出各種不同款式的「弗朗機」,既有射速猛烈攜帶方便的輕型弗朗機,更有威力更強攻城拔寨不手軟的重型弗朗機。

同樣直線飆升的,還有明朝的水師水平。儘管繳獲的葡萄牙「蜈蚣船」樣式,明朝並未完全照搬仿製,但「蜈蚣船」的船體設計與火力配置,卻被明朝認真學習。到了嘉靖年間中後期時,明朝主戰福船上,也大量配備了「升級版」的弗朗機火炮,後來在露梁海碾壓日本的明朝艦隊,更擁有配備「弗朗機」等數十門火器的巨型福船。技術的落後並不可怕,只要還有危機意識與學習精神,一切都可以後來居上。大明王朝的一大可敬處,正在於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一個軟弱書生卻能堅守城池,不讓分毫,最後卻慘死
對於朝鮮半島歸屬問題的討論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