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場半導體產業與新興技術的碰撞和對話,解鎖未來中國計算架構與AI晶元潛力

一場半導體產業與新興技術的碰撞和對話,解鎖未來中國計算架構與AI晶元潛力

近年來各種新型態算力架構不斷推陳出新,不論是 GPU、量子計算,或者是光子計算,抑或是要滿足更多元化 AI 應用型態的深度學習壓縮技術,都相當程度的推動了中國科技產業的發展。

相關的成果,包含中科院曾發表過世界首部光量子計算機,阿里雲接入量子計算,達摩院成功推出可模擬量子計算的電路模擬器,上海交通大學也推出全球首個光量子計算模擬架構,並且在光量子架構中最難達成的量子位提升以及量子隨機行走理論方面有了極大的突破,加上近年來多家 AI 獨角獸的創立,更確立了中國布局未來計算架構的決心。而這些研究與發展成果,很多都是出自於年輕一代研究者的心血。

半導體光子或重要算力來源之一,沈亦晨探索未來中國計算架構潛力

由沈亦晨所帶領的團隊,純粹使用光子物理現象的計算架構已經成為未來中國計算架構最具潛力的候選者之一。

沈亦晨,Lightelligence 的創始人兼 CEO,《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於 2017 年評選出來的中國「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之一。Lightelligence 目前在沈亦晨的帶領之下全力研發光學晶元的相關技術,包含晶元設計、核心演算法、傳輸、周邊等,欲打造一個完整的光學計算生態。

光子晶元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光子晶元將可能是最適合用來作為 AI 計算的硬體架構——因為光的特性先天適合線性計算(AI 計算里最重要的部分),其中包含高維度的並行計算。傳統計算架構一次只能進行一個線程的處理,所謂的多任務其實只是把 CPU 的時間切成多段,然後依照工作優先度分配給不同的線程進行處理。

光子計算一次就可處理大量的計算工作,沒有傳統 CPU 時間分配的概念,且晶元結構的設計要較傳統半導體架構更為單純。雖然量子計算近來也因為 AI 議題而受到關注,但量子計算還是偏向解碼或搜索領域,而且量產難度極高。

光子計算不僅革新算力輸出指標,不下於量子計算;更重要的是,其製造流程可兼容目前的 CMOS 工藝,在量產難度上遠低於量子計算,更容易與現有的計算周邊生態進行配合,可說是目前發展的次世代計算架構中,最有機會實現普及量產目標的一個。

光子計算髮展的時間短,投入研發的人力也相對較少,所以較之量子計算更為小眾。但其計算應用潛力之大不下於量子計算,只是一個計算架構的推廣必須要考慮生態的經營,針對應用發展設計良好的框架。沈亦晨及其所帶領的 Lightelligence 目前正全力推動這方面的布局。

深度學習模型減肥出奇招,深鑒要將 AI 概念帶往更廣泛的終端應用

作為近兩年來最受矚目的 AI 新星,同為《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於 2017 年評選出來的中國「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之一的姚頌,其帶領的深鑒發表了不少硬體計算架構,並打進不少應用環節中,然而深鑒之所以被格外重視,並不只因為這些硬體方案,重點在於深鑒基於完全自主的深度壓縮演算法

目前 AI 分成雲端和終端,當然還有部分邊緣計算。從數據收集、模型建立、存儲,到把模型傳送到應用終端上,其間需要存儲空間、消耗帶寬,這些變動成本累積起來,相較於計算硬體本身的固定支出,更為龐大;且模型容量因為存在其他冗餘信息,在傳輸過程中更會額外消耗時間,即便只是做個終端的簡單 AI 模型更新,都會讓用戶感到漫長無比。

所以深鑒的核心概念就是,透過壓縮法去掉神經模型中的冗餘部分,大幅幫助模型減肥,這樣一來可以減輕對帶寬的傳輸負擔,二來可以降低模型存儲的空間需求,那麼對於現有的網路環境,以及雲端服務設備,都可大幅降低運維成本。

深鑒也配合專利演算法開發相關深度學習方案的硬體,包含視覺辨識平台、語音識別平台,以及針對 CNN 計算的 Aristotle 平台,通過片上存儲的技術,來存放壓縮後的模型,減少對內存的讀取,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大幅降低功耗,同時也能強化效能表現。

由年輕一代推動的新計算思維將在 Deeptech 半導體產業論壇展現

不論是由沈亦晨帶領,以半導體光子技術推動的算力革新,或者是姚頌在深鑒通過專利的壓縮演算法布局更廣的 AI 計算應用,都為我們帶來對整體半導體產業不同的視野,讓我們見識到中國新生代的技術思維。兩位將在 6 月 2 號,於北京四季飯店由 Deeptech 深科技主辦的半導體產業大勢論壇中與我們分享。

在此次峰會中,將從設備材料、開發設計、生產製造、乃至行業應用,探討如何厚植深耕中國半導體晶元產業的核心實力;更將從全球視野、競爭消長、生態協同,剖析中國新一代科技產業將如何在世界競爭戰場中取得具關鍵影響力的戰略位置的布局策略。

此次 DeepTech 深科技聯合富士康科技集團、中科創星於2018 年 6 月 2 日舉行「萬眾一芯,點石成晶」 北京峰會,彙集數十位縱橫全球科技產業的領袖精英級人物,將在當天豐富的全日議程中,為到場參會來賓深度剖析中國科技產業新一波大潮將至的機遇與方向。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DeepTech深科技 的精彩文章:

「礦潮」涌動!三大中國晶元新貴逆襲上位,比特大陸包圓台積電南京廠首批16納米訂單
MIT研發出全新成像系統,濃霧中也能利用激光能準確計算距離

TAG:DeepTech深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