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今天是我們的節日」

「今天是我們的節日」

本報6月1日綜合消息 初夏雨後,萬物生長,孩子們迎來了屬於自己的節日。在充滿歡樂的日子裡,各地領導、社會各界給孩子們送來了關愛和祝福;各地小學、幼兒園以豐富多彩的形式慶祝節日;還有許多孩子走出校園,走向社會、走向大自然,感受不一樣的成長。

「讓孩子們幸福快樂成長是我們的責任」

5月30日,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李紀恆來到赤峰市松山區大廟子鎮小廟子小學,同孩子們共慶「六一」,並向全區各族少年兒童致以美好祝福。李紀恆與孩子們一起唱《讓我們盪起雙槳》《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並為孩子們送上節日禮物。

5月30日和31日,湖南省委副書記烏蘭、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柯敏、副省長吳桂英分別來到長沙新湘幼兒園、楓樹山小學、仰天湖小學看望慰問少年兒童,向他們送上節日祝福。「讓孩子們幸福快樂成長,這是我們的責任。」烏蘭說,希望廣大教育工作者積極探索加強少年兒童素質教育的途徑和方式,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6月1日早上8點,江蘇省崑山市新鎮小學校園內彩旗舞動、人聲鼎沸,師生們臉上綻放著最美的笑容。第四屆「民族團結天使『手拉手』」活動啟動暨一年級學生入隊儀式」正在這裡舉行。觀禮台上,還有一批遠道而來的特殊客人——新疆阿圖什市崑山育才學校28名「民族小天使」和9名隨隊教師。阿圖什市是崑山對口支援地區。今年,在崑山援疆工作組、阿圖什市市委組織部和崑山市教育局的精心安排下,阿圖什市崑山育才學校37名師生專程赴蘇,參觀新鎮小學一年級學生入隊儀式並同慶「六一」。

6月1日,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沱江鎮塘頭坪村的村部廣場上處處歡歌笑語,熱鬧非凡。該村「小手拉大手,共建文明村——2018年塘頭坪村首屆『十佳少年』表彰暨慶『六一』」活動正精彩上演。這是江華縣教育局機關幹部、縣新華書店職工的孩子們在和塘頭坪村的孩子們共享節日盛宴。之後,該縣教育局機關扶貧隊隊員還走進結對幫扶家裡為孩子們送上節日的祝福。

多彩活動共慶美好節日

在江西省上饒縣第二小學操場上,全校師生歡聚一堂,共享文藝大餐。架子鼓、手風琴、健美操隊等學生社團的精彩表演,贏得現場陣陣掌聲。

寧波市鄞州區江東外國語小學舉行了「一帶一路」嘉年華+傳統文化體驗、「築夢新時代」主題隊會、幸福便當等活動。學校以「『一帶一路』手拉手,『一班一國』看世界」為主題,向孩子們展示「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美景,帶孩子們玩各國遊戲,品嘗各國美食,了解各國文化,購買各國美物。寧波市鄞州區實驗幼兒園舉辦了第六屆「盛世老街」活動,主題是「鄉情·鄉景·鄉味」。寧海縣梅林中心小學則舉辦了「民族大團圓,共舞中國夢」舞蹈匯演活動,學校各民族孩子齊聚一堂,展現各民族獨特的舞蹈。

5月31日晚,在南京市鼓樓區第一中心小學的操場上,2000餘名學生和家長共同慶祝「六一」兒童節。與往年不一樣的是,今年的「六一」,孩子們收到了一份不一樣的禮物——學校的寶葫蘆童話館開放了。在這個南京最大的以童話為主題的課程館裡,孩子們可以觀看3D童話電影、錄製童話配音、閱讀童話書籍,還可以親身體驗耳熟能詳的南瓜車、海盜船。

在劇場里參加舞蹈、合唱表演,到操場踢足球、玩遊戲,在室外攤位體驗卡魅科技製作……6月1日,上海第六師範附屬小學校園成了親子活動的大舞台,7000多名學生和家長前來體驗各種課程與社團活動,每一名孩子都成了兒童節的主角。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幼兒園舉行了以「歡樂那達慕」為主題的民族特色兒童節活動,將文藝表演和踝骨遊戲、博克、射箭等民族傳統遊戲融合起來,讓孩子們在形式多樣的活動中感受民族文化的豐富多樣性。

走出校園,感受不一樣的成長

5月31日,西安交大附小面向全校學生開展了「傳承西遷精神,爭做新時代好隊員」的慶「六一」主題體驗活動。學校將「西遷精神」分解為「創業行」「當自強」「做先鋒」「看遠方」和「葉落根」等5個主題的活動體驗內容,每個體驗場館就是一個記錄「西遷」歷史的站點。學校以1955年交大西遷時的火車票為原型,設計了一套「西遷特色車票」。學生每完成一項體驗內容,就能獲得一張相關主題式樣的車票。通過收集車票的方式,讓學生們「重走」西遷路,感受「西遷精神」。

南開大學幼兒園則開展了一次別開生面的「童眼看南開」攝影作品展,讓大班的小朋友認真觀察幼兒園所在的大學校園,將觀察到的事物用相機、手機拍攝下來,並用一句話介紹自己的作品。整個過程需要孩子們獨立完成。孩子們的作品貼在幼兒園的走廊里,孩子們爭前恐後地向夥伴們介紹自己的作品。

山西芮城縣博力幼兒園348名小朋友攜手家長和教師,用一場與大自然「狂野」而親密的接觸,慶祝自己的節日。為了讓孩子們度過一個溫馨、快樂、美好的節日,暢享自然美景,幼兒園特意安排了親子熱舞、趣味遊戲、溫馨閱讀、共享火車、美食分享、觸景寫生、快樂遠足等7項活動。50多名遠在上海、浙江、北京、廣州等地打工的家長還特地請假回來,讓孩子們喜出望外。

南京玄武外國語學校附屬小學將每個班級的學生分成5組,圍繞公益服務、綠色之旅、紅色之旅、科學之旅、人文之旅5個主題,前往南京市的40多個地點,在學校外度過一個特別的「六一」。而他們的足跡將顯示在學校自主開發的手機應用「研學地圖」上。「學校在窗外,他人即老師。我們希望通過這個手機應用,打破學校的圍牆,在關注周一到周五的課程同時,也整合校外的資源,幫助學生記錄豐富的生活,學習多元的知識,分享心中的喜悅。」校長閆勤說。

(統稿:記者 易鑫 采寫:記者 郝文婷 陽錫葉 潘玉嬌 甘甜 董少校 史望穎 馮麗 陳欣然 趙岩 繆志聰 通訊員 劉濤 蔣利娟 唐世日 祝弟泉 秦楠 馬超)

《中國教育報》2018年06月02日第1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新時代奮鬥者 尋找校園最美勞動者
開展校園禁毒宣傳活動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