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人的愛,應深深浸透子孫的骨髓

古人的愛,應深深浸透子孫的骨髓

古代聖賢非熱常愛這塊土地,非常熱愛這塊土地上的人民,也非常熱愛自己的子孫後代。可惜,我們這些不肖子孫忘記了祖先對我們的愛,甚至把這種愛當成無用的廢物而棄之不用。

就以中華文明的鼻祖伏羲來說,在大約一萬年前那個還沒有語言文字的年代,怎麼解釋和解決各種問題?如何將這些問題的解釋和解決留給後人做參考?他竟然發明了畫像的方法,用簡單的長直線和兩個長短線的組合,來預示和演繹天地的變化,發明了重要的先天八卦。經過6000年有了周文王,再經過700年有了孔子,才有了今天的精神財富智慧瑰寶《易經》。然而,我們今天這些子孫又有多少人把祖先的話奉若神明?歷史虛無主義、民族虛無主義又在多少青少年人中生根?因此,我們應該懷著感恩和敬畏的精神來學習、運用、傳承中華偉大的文化。

在孔子寫的《易傳.繫辭傳》第四章中寫道:「與天地相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安土敦乎仁,故能愛。」大意是:《易》所闡述的原理與天地變化的根本大道一致,因此不能違背;《易》能概括萬物的基本情態,所蘊含的道理是滋潤匡濟天下的,因此應用起來沒有過錯;《易》的「道」能遍行天下而不產生流弊,掌握其核心思想的人能夠敬畏感謝天地了解命理,所以不會產生憂慮;《易》能引導人安於所處環境、敦行仁道,因此能泛愛天下。這一段話高度肯定了《易經》的價值,以及循道而行的重大意義。《易經》一源多流,產生了道家、儒家、法家、墨家等等流派。易經中「一陰一陽之謂道」的思想,對儒家和道家都產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何謂道?道就是規律、就是法則、就是天地變化的內在力量。中國人自古到今都把「道大、天大、地大、人大」作為思維基礎,敬畏規律法則的傳統令人感動。

在儒家而言,認為「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大意是:環宇天地賦予了人和物的存在和屬性,在人即人性,在物即物性。這些根本性屬性就是「道」。修養人的屬性,就叫做「教化育成」。既然稱作「道」,就是天地大法則,看不見也摸不著,但又處處存在時時作用,人一刻都離不開它,如果能夠背離還能保證人類健康平安的那就不是真正的大道。所以,一個非常優秀的人非常害怕自己對道不了解、不明白、不掌握。古人說,「人心惟危,道心惟微」,道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人心是最骯髒和最危險的地方。所以,一個優秀的人即使在獨處的時候也充滿了對道的敬畏和戒懼。

就道家而言,道家鼻祖老子寫了著名的《道德經》。何謂道德?首先,中國古人把「道」視為最大的法則、最大的規律、最大的力量,要加以敬畏和應用。其次,中國古人把「依道而為」、「循道而行」的正確態度、做法和對策稱之為德。不像今天,把道德進行混談,失去了道德的本意和價值。老子的《道德經》就是樸素的辯證法,是中國古人對人類文明的最大的貢獻。在古代聖賢那裡,西方最著名的猶太人先知摩西在《摩西五卷》的「創世紀」中說,人吃了智慧樹的果子就會死。中國古代聖賢老子則倡導「實其腹空其心」的愚民政策。為何是這樣?國福以為這是古代聖賢對人類深厚的愛。興的快,亡的也快。人類興於知識,最終也必將亡於知識。在知識爆炸、信息爆炸的今天,追求成功、追求技術、追求工具,成為時代的主流,結果這個社會眼花繚亂,人心不安,這個時代複雜了,淳樸的民風就消失了。與古代那種優哉游哉的田園生活相比,人們的幸福感反而降低。這就是有利必有弊,這就是辯證法。像《道德經》中的「因其無私而成其私」,「有無相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勝人者力,勝己者強」,「知人者智,知己者明」等等大智慧,是人類文明的瑰寶,是中華子孫享之不盡的財富。《道德經》里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所以,現在有視力問題的人特別多。以前聽隨身聽的青年,聽力受到了極大的傷害。當前,我們去飯店吃飯發現,很多店都是重口味的,這是為什麼呢?好吃的太多了,人就吃不出味道了,只能採取重口味。結果,添加的東西多了,健康安全的問題就來了。

現代人充滿了功利、浮躁,所以困擾就特別多。我夫人有一段時間經常看養生類節目,結果患得患失,一會兒專家這樣說,一會兒專家又那樣說。最著名的賣營養品的美國安利,該公司老闆自己也只活了短短的50幾歲。我就對夫人說,「聽養生節目的人是傻子,講養生節目的人是騙子」。最好的養生是什麼?就是了解中華的偉大智慧。你看那些長壽的人,大約有兩類,一類是村間田園裡無知無識的老人,順其自然反而獲得健康快樂長壽。另一類是大智慧的大學問家,他們看透人生、看穿一切,可以放下一切,反而活的輕鬆自在,壽命也會很長。最慘的人,就是整天研究養生的,生怕自己少活一天,壽命活到八十歲已經很了不得了。這是為什麼?因為他背離的中華智慧,背離了道。中國古人的智慧是無窮的,可以應用到所有領域,如「因其無,成其有」就說了養生的最大原則。希望長壽的,反而短壽;不怕短壽的,反而長壽。人過多關注自己反而會影響健康和壽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色競爭力 的精彩文章:

成功必有原因,失敗必有理由

TAG:紅色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