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李白 | 人生就是大鬧一場,悄然離去

李白 | 人生就是大鬧一場,悄然離去



文 | 歷史的囚徒· 主播 | 夏萌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歷史的囚徒(ID:lishideqiutu2017)



唐朝有個人,從小贏在起跑線上,當其它小朋友為及格苦惱時,他在滿分附近微笑;




長大了愛旅遊,愛喝酒,愛舞劍,愛寫詩,愛顯擺;




皇帝為他調過羹,權臣為他脫過鞋;




他的名字叫李白。



後人都稱他為詩仙,因為他的詩不像是凡人寫出來的——超脫、空靈、難以捉摸。




其實,我更願意叫他詩狂,上下五千年,無數文人墨客,比他狂的人還沒有出生。




人生是什麼?




金庸說,人生就是大鬧一場,悄然離去。



李白過的,就是這樣的人生。









李白一輩子,狂得沒邊了。




才15歲,他就像模像樣地寫了一首上千字的賦(《明堂賦》),還發誓要超過寫賦的祖師爺司馬相如。




在這篇文章的末尾,他寫道:「鎮八荒,通九垓。四門啟兮萬國來,考休徵兮進賢才。」




小氣場已經鼓起來了。




20歲,他寫出「大鵬一日同風起,摶搖直上九萬里」。(《上李邕》)



21歲,他寫出「飛梯綠雲中,極目散我憂。暮雨向三峽,春江繞雙流。今來一登望,如上九天游」(《登錦城散花樓》),這是他的成名作,當時他在成都旅遊。




瑰麗山河與豪放心境相交輝映,初試鋒芒。




27歲,作「……浮四海,橫八荒,出宇宙之寥廓,登雲天之渺茫」(《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




在這一作品中,他還寫出了被知識分子奉為圭臬的名句,「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一身」。







接下來,他的才情迸發,一發不可收拾。




寫出來的名句主要有——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蒼蒼幾萬里,目極令人愁。(《登新平里》);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選中難》);




再接下來是高潮和驚天奇想。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將進酒》);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贈汪倫》);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俠客行》)



……




別以為他只是在詩里這麼狂,其實他在生活中更狂。




除了在詩中展示他的狂傲,還用劍展示他的鋒芒。




在他所有的詩中,共提到「劍」字110多次。




他試圖證明,自己跟其它所有的詩人都不一樣。




他的才華和豪放確實吸引了不少人,包括皇帝。




唐玄宗初見他,也會降輦步迎,「以七寶床賜食於前,親手調羹」,顯得特別重視知識分子。




後來他還敢叫皇帝身邊得寵的宦官(高力士)給他脫鞋。




真是桀驁不馴,傲視王侯,誓不低頭。




那麼大膽地戲耍現實,馬上遭到了兇狠的反撲。








從小他就對外面的大千世界充滿好奇。




20歲出頭,他開始用腳來丈量外面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一鳥一蟲,他都充滿感情。




他愛與客觀世界進行這樣的交流,那是他所有靈感的來源。




這種交流,一直持續了40年,直到他生命的盡頭。




這個習慣,說得好聽點,是旅遊;說得難聽點,是流浪。




但他似乎很喜歡那麼浪。




最初,就像遠行的僧侶一樣,他跟著父親從碎葉城取道新疆、陝西,一路向南,他感受到了這個國家的廣袤。




最後,前方的大山大河擋住了他們的去路,於是,四川成了他的故鄉。







長到10多歲,他開始熱衷省內游,走遍四川成都、內江、宜賓、廣元等各地市,他的旅程很快樂,別人看到的李白,是一個無憂的少年。




24歲,他首次出川,行走長江流域,開始周邊游,江西、湖北、湖南、江蘇等省,到處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直到42歲,在朋友的介紹下,他奉詔入京。




天天在皇帝身邊寫馬屁詩,最初他還挺高興,以為自己終於要在京城安居樂業了。




但他狂傲的個性和超群的才華,引來了無數人的嫉妒和迫害。




這兩種可怕的情緒像瘟疫一樣爆發,隨時可能撕碎他。




他不得不再次開始全國漫遊。




生命的最後8年,他是在安徽南部度過的。




史料統計,他一生到過全國206個州縣,登過80多座名山,60多條江河。




總面積,幾乎超過了國土的一半。




就像他小時候在日記里寫的,他要走遍天下路,看遍天下書。




他做到了。




可以說,他的詩是用筆寫出來的,更是用腳寫出來的。








如果讓李白寫一首詩,又不讓他喝酒,還不如殺了他。




他是「詩仙」,更是「酒仙」。




他的好朋友杜甫曾深情地回憶道,李白喝酒的時候,即使皇帝來了他也不理會。(「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有的人喝醉了,就失去了意識,李白不一樣,他更清醒。




他自我評價說:「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




沒有酒,他的詩不會那麼有魅力,那麼有光輝。




三首《清平調》是他受到高度好評的作品,全是他喝得大醉後所作。




那年,皇宮裡各類花卉爭奇鬥豔,前所未有地盛開,後宮女子無不展露笑顏。




玄宗與楊貴妃命著名樂師李龜年與李白合作,搞幾首新歌。




李龜年找不到李白,因為他又去喝酒了,而且喝得大醉,站都站不穩。




李龜年快要急哭了,完不成創作的任務,少不了挨板子,只好命人把李白火速背到天慶宮。







一直到下午,李白才醒過來。




一醒就又要喝酒,真是豪氣縱橫,狂放不羈。




一口氣喝了好幾杯,忽然靈感襲來,提筆便寫——





之一: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之二: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之三: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




酒是他的人生重要支柱,就連他流的汗里,都有酒的味道,詩句的跳躍。




白天喝,晚上喝,月光下喝,遊船上喝,花叢中喝,順境時喝,逆境時喝……




慢慢地連自己的故鄉都忘記了(「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酒能讓他無拘無束,充分打開自己,釋放內心的真性情。




然後,寫出這個世界上最瑰麗的句子。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




「人生達命豈暇愁,且飲美酒上高樓」




「五花馬,千金裘,呼爾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裡面既有飄逸浪漫、瀟洒自在,也有萬千悲慨、鬱結失意,令後人無比痴迷。




就連他臨終前的最後一首詩也跟酒有關——





《哭宣城善釀紀叟》


紀叟黃泉下,不應釀老春。


夜台無李白,沽酒與誰人?




在酒里徜徉,足以笑傲人生。








關注「歷史的囚徒」,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背景音樂-


《荀彧》

廚子和戲子《將進酒》


-作者-


歷史的囚徒,畢業於武漢大學新聞學院,歷史學博士,曾在新華社及三聯生活周刊工作。全網首創幽默對話體——"古人面對面",以獨到的詼諧、噴薄的熱血,打通今人與古人溝通的經脈,獨特的網生代語言代入感十足,令無數讀者笑中帶淚。微信公眾號:歷史的囚徒(ID:lishideqiutu2017)。十點讀書經授權發布本文,轉載請聯繫作者。


-主播-


夏萌,十點讀書籤約主播,在北方小城努力生活、小心追夢的姑娘。微信公眾賬號:夏萌叨叨叨,微博@夏萌萌不萌,個人微信號:xiamengstudy。




▼歡迎把我們推薦給你的家人和朋友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點讀書 的精彩文章:

心情不好的時候,別做這三件事
愛人的「面子」,它幫你保住!

TAG:十點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