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割地賠款99年和100年的區別,清政府拚死掙扎要回的一年,絕地逢生

割地賠款99年和100年的區別,清政府拚死掙扎要回的一年,絕地逢生

文|歷史麻辣拌

清朝末年的閉關鎖國,妄自菲薄不僅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對於後市的影響也遠遠非時代流轉所能抹平的。從整個國家的下坡之勢,國力虧損,到列強的一步步佔據追趕,從國家財產、歷史文物,甚至國家瑰寶都淪落他人之手。乃至後人評價起來紛紛指出,清朝的閉關鎖國使當時的中國整整倒退了一百年。

英法聯軍以毫不加掩飾的進擊方式步步緊逼,固守封閉的清朝領導仍將此定義為同等性質的「本國蠻夷之族侵犯」,不加防範。對於所謂的「國家主權概念」更是不為所知,直至簽訂合約,完全顛覆的國際取締戰役才真正敲醒了當權者的認知。

但此時清政府在洋人大炮的攻擊下已經完全處於被動地位,一味忍讓,以犧牲權益來換取短暫的和平安逸。殊不知,這樣的方式就好像溫水煮青蛙,等意識到危機來臨之際,一切為時已晚。乃至一向自信的慈禧最終淪落到四處躲避。不得不說,末代皇帝的流轉顛簸在這樣的局勢下也似乎已然成為時代所就。

閉關鎖國狀態下的大清就好像初入城市的鄉巴佬兒,對於國際戰場一如所知,無論是在武器裝備還是士兵訓練中都完全傻了眼。洋人的洋槍大炮絲毫不費吹灰之力就將清朝引以為傲的實力擊退。

當時清政府已完全失去招架之力,而且大部分領導者都戰隊割地賠款來換取短暫的和平,一系列做法已屬喪權辱國。當然,也正是這樣的形象給了大大削弱了列強的防備與戒心。

被武力鎮壓的當權者步步後退,卻在簽訂割地條約時死守99年的出租期限,毫不退讓。這也是很多人包括列強所想不通的,已經淪落到割地賣款的地步,這一年的執拗堅守到底意義何在。

事實上,國際上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國家土地連續100年租借給別人就會成為別人的土地,而清政府死守的1年之差無疑是最後的殊死抵抗。當時的慈禧太后雖然在開始的局面中主張求和,但得知這一信息,自然要以最大的堅持守護最後的底線。

而在當時的列強看來,100年與99年僅一年之隔,以當時清政府的表現也翻不出什麼新篇章。反倒是這種誓不讓步的態度讓其大為欣賞,99年的割地賠款條約也自此成為白紙黑字。

可也正是這1年的餘地讓後人足以顛倒時局,收復失地。在眾多後人的努力下,被租借99年的國土奇蹟般的逐步被收回。所謂笑到最後者為勝,這樣的殊死掙扎也不失為一種絕地逢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麻辣拌 的精彩文章:

中國不光文物大量流失國外,古墓都被國外博物館展覽,原因難以啟齒
清朝的附屬國被占,至今還在別人的「懷抱」中,中國沒有忘記它的存在

TAG:歷史麻辣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