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春秋時期,我最佩服的一代君侯(四、逃亡)

春秋時期,我最佩服的一代君侯(四、逃亡)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也,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這是孟子留給我們的至理名言,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成大事秘笈。前文我們敘述了重耳能夠正確認清形勢,讓位給了弟弟夷吾。豈料,這一舍,不僅捨棄的是君位,還差一點舍了性命;而得到的卻是成就霸業的寶貴財富。

夷吾,也就是晉惠公,在秦國的扶持下做了晉國的國君。和他上位一樣,之後的種種惡劣行徑不堪入目,屬於典型的自掘墳墓類。

其一、對於繼任之前的承諾一概不予兌現。包括秦國五城以及里克、丕鄭父的田地,為此埋下禍根。

其二、繼續任用奸臣虢射、呂飴甥、郤芮之類。這些傢伙使用極其惡劣的陰謀詭計使得一眾賢良舊臣慘遭屠戮:他們用屠岸夷假意打入丕鄭父這些正義組織,獲取了要擁立重耳的關鍵證據。結果里克、丕鄭父等共九大夫一朝被殺。

其三、泛舟之役。是說晉惠公剛繼任不久,晉國遭遇天災,顆粒無收,遂向秦國買糧。秦穆公沒有因五城計較,慷慨解囊,運糧的船隊在渭河上好不壯觀,史稱「泛舟之役」。巧的是第二年,兩國遭遇正好反過了,結果是秦國沒能在晉國買到一粒糧食。秦穆公一怒之下發兵討伐,並在戰鬥中俘獲了惠公夷吾,真是可笑至極。好在秦穆公最後還是放了晉惠公歸國。

其四、經過這一仗失敗被俘,晉惠公不但沒有深刻反思,反而變本加厲,先是殺掉了戰前屢次勸諫的慶鄭,接著把矛頭直指漂泊在外的重耳。

此時重耳在翟國也有十二年了,並且在此期間娶了外族一女子為妻,生了兩個孩子。手下的趙衰也娶了一個,生下兒子趙盾。

晉惠公是一日不除重耳一日不得安寧,於是安排手下人勃鞮網羅訓練力士去翟國實施行刺。朝中狐突那可是老國舅,內侍就把這一凶訊傳到了他的耳中。吃驚之餘即刻安排人前後兩次秘密去翟國送信。

重耳一行人得信後見事情緊急匆忙與夫人孩子作別,倉促間奔齊國而去,都沒有來得及與翟君話別,自然沒有盤纏資助。雪上加霜的是手下掌管財務的傢伙叫頭須的也捲鋪蓋卷跑了。勃鞮到來自是無果,況翟君命守衛加緊盤詰,只能悻悻而回。

「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意思是說事情要循序漸,扎紮實實一步步來。去齊國先要經由衛國,重耳他們一路窮苦而來,既需要休整也得補充給養。但是卻被衛侯衛文公拒之門外,即便這樣,重耳依舊囑咐眾人絕不能幹一些偷盜之類的行為。眾人忍飢挨餓繼續前行,在一莊稼地遇到幾個農夫,索取食物再次受挫。

繼續前行十餘里,眾人饑渴難耐實在是走不動了,找了一棵樹下休息。大家四下去找了些野菜煮著吃,重耳無法下咽只能看著這幫兄弟,眼睛不覺濕潤了。正在這時,一股肉香飄了過來,扭頭一看,只見從人中有個叫介子推的手捧一碗肉湯走了過來,小心翼翼端到重耳面前。重耳來不及細想,一股腦喝了個乾淨,之後才問哪裡得來的。介子推說道:「孝子殺身以事其親,忠臣殺身以事其君。微臣腿肉而已。「(忠孝驚天地泣鬼神,然而有的卻是愚忠、愚孝。這必不可學,只一傳說耳。)重耳頓時泣不成聲。眾人亦感嘆不已,趙衰因腳傷從後趕來,大家得以喝了點稀粥。就這樣,公子一行人邊行路邊覓食,飢一頓飽一頓,總算捱到了齊國。這就是後來被諸多演繹的」介子推割股啖君「的典故。

這時齊桓公已成霸業許多年景了,老桓公久聞晉公子重耳賢名,聽說到了自己的府上,馬上安排入住,一切飲食起居自不必說,高規格待遇。知道重耳家眷沒有來,又在自己宗女中挑選一個與公子安家,其餘眾人皆妥善安排。這時已是齊桓公四十二年,東周周襄王八年的事。

逃亡之路苦不堪言,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接下來重耳能順利歸國嗎?請持續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秋戰國 的精彩文章:

江浙滬地區名字最好聽且最霸氣的城市,單看名字就能愛上它
為什麼春秋戰國時期名臣們可以往來各國,還不被認為是叛國投敵?

TAG:春秋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