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被吼的孩子有這種應激反應,恰恰說明人格在改變,父母別顧著欣慰了

被吼的孩子有這種應激反應,恰恰說明人格在改變,父母別顧著欣慰了

幾個寶媽在一起討論孩子的問題,一個寶媽說,「我的孩子太淘氣了,我總是忍不住吼他,可是還沒等我後悔去哄他,他就先過來哄我了,嘴巴可甜了,媽媽你別生氣了,生氣對身體不好,我錯了,以後再也不這樣了,唉喲,說的我心都要融化了,果然是親生的,根本不跟我賭氣呢」,這話一說完,就引來幾個媽媽的哈哈大笑,好像都有這樣的經歷,剛訓完孩子,孩子就撲進懷裡喊媽媽,媽媽頓時也沒了脾氣,好像這也成了育兒的小趣事,但是我卻比較擔心被吼的那個孩子,他的內心一點波瀾都沒有嗎?

按照常人的規律,如果犯了錯誤,即使被很親的人一頓吼叫,心裡也是不舒服的,恐怕要過很長時間才能緩過神來,才不會立馬就和顏悅色。更何況是心理還不成熟的孩子呢?他們本來應該在犯了錯誤後,有一段時間的自我反省,需要等內心慢慢平靜,然後再被父母好好安撫的一個過程,才能走出犯錯誤的陰影。而這種孩子,卻在內心受到極大波動,被媽媽劈頭蓋臉一頓吼叫後,強忍著恐懼和害怕,強迫自己換成一幅笑臉來迎合媽媽,甚至還撲進媽媽的懷裡求原諒,正常的程序被強制性地扭轉,就會讓孩子的人格產生變化,這種孩子最容易成為--討好型人格的孩子。

什麼是討好型人格?

在《奇葩說》里有一個嘉賓叫蔣方舟,她講述自己就是討好型人格,討好型人格具備集中明顯特徵,最明顯的就是喜歡主動道歉,會迎合他人,最終讓自己變成不懂拒絕的人,不敢主動說出內心的想法和觀點,變得沒有底線和原則,讓自己生活得很累。

孩子為什麼會在被吼叫後,急於和媽媽修復關係?跟這幾個方面原因也有很大關係

孩子的愛是無條件的

孩子會委曲求全地討好媽媽,會無底線地原諒媽媽,即使被吼叫後,嚇得小臉都變白了,身體也瑟瑟發抖,他還是會努力靠近媽媽求得原諒,他在用這種方式愛著媽媽,孩子的愛是無條件的,他不會嫌棄父母身上的種種缺點,可是父母呢,內心卻住著一個完美的孩子,覺得孩子這裡不好,那裡有問題,這種愛本身就是有條件的,需要父母好好反思才對。

媽媽生氣比吼叫自己更讓他害怕

相對於媽媽對他大吼小叫,孩子更害怕媽媽生氣,因為媽媽生氣了就不理自己了,自己就會特別孤獨和害怕,這種滋味會讓孩子陷入絕望,因為他的眼裡,媽媽就是全世界,媽媽不理他了,全世界就變黑暗了,所以他努力去討好媽媽,不讓媽媽不理自己,就是孩子這麼做的原因。

長期被媽媽吼叫的孩子,雖然讓媽媽幾秒鐘內就沒了脾氣,可是內心的波瀾卻沒人看到,他在偷偷改變自己,最後形成了討好型人格,就會掩藏自己的情緒,害怕起衝突,壓抑自我需求,在他看來,只要周圍人都好好的,自己委屈一點又算的了什麼呢?他們在意別人比在意自己多,這種孩子怎麼能快樂呢?

所以,被媽媽吼叫完的孩子,如果立馬就討好你,這並不值得欣慰和得意,反而應該深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有了問題,才讓孩子有這麼大的轉變,您說對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殼寶寶 的精彩文章:

判斷幼兒園伙食如何?就看這8種菜是否經常做,娃長身體就靠它們
碰到熊孩子惹事怎麼辦?這位國外媽媽的做法,才是最生動的人生課

TAG:虎殼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