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鹿晗給自己挖了個坑,躺槍的卻不止一人

鹿晗給自己挖了個坑,躺槍的卻不止一人

「我沒有想過留下什麼,因為太難了。」

前幾天,熱搜常客鹿晗接受南方周末的採訪,抖出了許多乾貨:其中除了讓他又上了一次熱搜的「談公開戀情」外,還有他作為「流量明星」的一番訴苦。

在記者問及演戲這項工作,最大的樂趣來自哪部分時,鹿晗很誠懇地說了一番大實話。

「要說讓我去塑造一個角色,從頭到尾,包括特點、性格、小動作。可能抱歉,就是這個大實話:

現階段小鮮肉不可能的,現階段很忙的一些流量明星,我敢發誓那是不可能的,哪有時間啊!

鹿晗說的很直接,趕場拍戲上綜藝,現在的小鮮肉都很忙。

一席話,暴露了不少當紅明星的秘密,也揭露出娛樂圈殘酷的潛規則:對流量明星而言,數量可能比質量更重要。

數量眾多的大製作和綜藝,可以帶來更高關注,助推霸佔熱搜榜,也能得到粉絲的諒解:他們的愛豆每天不分晝夜地更換劇組拍戲,只睡幾個小時,可謂敬業精神的典範。

但對大眾來說,流量明星們的敬業大多是偽敬業。

正如演員寧靜幾年前在《金星秀》中感嘆的,「現在是用明星的年代,不是用演員的年代」。

認真投入演好一個角色,正從演員的基本修養變為難能可貴的品質。

軋戲替身拍戲忙,流量明星皆高產。

流量明星是投資方眼中萬能的春藥,有了他們,影視劇質量不論高低都能穩賺不賠,於是自然有人接戲接到手軟。

身居一線,一年排五六部戲,趕三兩檔綜藝,完全是正常現象。而往返數個片場,同一時間接多部戲的軋戲行為,也逐漸成常態。

某明星的2017年不完整「片單」

接了太多戲的明星,檔期衝突很嚴重,以致於影視劇拍攝時很多用替身。

成龍在很多年前,就在吐槽過小鮮肉用替身的行為,說年輕演員替身太多。

「他沒人氣了,不要用他,換那個人氣高的來。」

成龍按投資方的要求換來了高人氣明星,而這樣的明星到片場,來去有如一陣風,只拍幾個特寫鏡頭,其餘所有鏡頭近乎都用替身。

替許多明星完成高難度動作,替身的存在無可厚非,只是到後來,替身成實質意義上的「主角」,明星靠替身賺快錢,整個行業規則就亂了。

同樣,演員不敬業,也遭到過成龍的吐槽。

「一來就當自己是大牌,拍兩個鏡頭所有人說辛苦了,打的動作拍完了,你來只是喘喘氣,喘多兩下好不好?我看你幾時完。」

導演陸川也曾向媒體訴苦:「導演的行業地位正在直線下降,以前見演員特別好約,現在要見一個年輕演員,有4個經紀人攔著說不能見,說演員很忙。」

想找年輕演員聊戲基本碰不著,「開機那天能來就不錯了,而且中間還老得走。」

陸川說,導演拿出幾年時間拍一部戲,而演員只給幾天,「特別不想用他們」。

拍《綉春刀2》,導演路陽和楊冪討論劇本,是在跟著楊冪去機場的路上。

之前,宋祖兒因兩部知名大戲檔期衝突,辭演了其中一部,引得網友一陣叫好。

可說到底,還是工作室安排上軋戲在先。

採訪中,鹿晗提到:除非我們真的把其他工作拋開,給我半年什麼都不幹,我從頭到尾開始聊劇本、改劇本才有可能(拍出好作品)。

流水線式接戲、軋戲拍攝連軸轉、替身摳圖說辛苦,流量明星們占著主角位置拍不出優秀作品,再正常不過。

這是個用明星,而不是用演員的時代。

相比於歐美日韓,中國影視行業發展較晚。中國開啟商業大片時代,普遍認為是從2002年張藝謀的《英雄》開始。在此之前,除了香港,華語地區還沒有商業電影的概念。

不到十年,中國內地影視劇市場開始爆發。

2009年卡梅隆的《阿凡達》在內地創造了14億的票房奇蹟,2012年的《泰囧》以12.67億的票房刷新了國產片的票房紀錄。

2011年《宮》以及2012年《甄嬛傳》的火爆也使電視劇進入一個話題為王的快速消費時代。

與影視產業商業化同時興起的,是日益狂熱的粉絲經濟以及背後的巨大商機。

只要你有足夠的粉絲,足夠的擁護者,都能輕鬆實現流量變現。

粉絲會無條件地觀看偶像主演的影視劇,充當義務水軍為作品宣傳,大規模有組織地在電影院包場,為偶像應援。

之前一篇採訪里,王晶提到過港片的產生過程:先是投資方指明大腕出演,然後確定導演,最後才是劇本創作。

不是演員缺乏信念感,而是整個行業都缺乏信念感。

「以前傳統影視行業是以創意者為中心導向觀眾,互聯網時代則是觀眾導向創意者。」華誼兄弟王中磊這樣說。

在這樣的大趨勢下,「流量明星」最大努力就是經營好「人設」,保持對粉絲的吸引力。

沒有打好基礎,成了小花小鮮肉的一大弊病。

中戲老師劉天池說,很多學生大二都被拉走去拍戲了,專業技能都沒有具備。

編劇高滿堂曾說過這樣一個事例:「有一場戲我跟導演說,怎麼能這樣對待觀眾?鏡頭中幾個小鮮肉在台階上聊天,聊了15分鐘機位沒動。

我說,導演你不能這麼辦。導演說,『我跟他們說了,他們不願意站起來,就願意這麼趴著』。」

諷刺的是,各大導演和成熟演員,常常盛讚他們演技好又敬業。

直接批評的,不多。

2016年上海電影節論壇,李安被問到如何看待當今中國電影市場熱錢湧入、各方人士浮躁的問題時說了這樣一段話:

「把電影炒熱是好事,但我們心裡要有數,打動觀眾的是品質。只要講到人心坎里就會得到回應。

心裡有什麼話,想怎麼表達,想怎麼觸摸觀眾,怎麼透過故事的假象在黑屋子裡默默溝通,這個最真誠可貴。

行業亂象中也有清流,越束縛越自由。

粉絲經濟讓流量明星登上「神壇」,拿著動輒千萬的酬勞,時不時還要像粉絲們撒撒嬌,自己多麼辛苦。

陳道明曾經指出,演員的職業操守是:認真工作,全新創作。

好在,還有人守著演員的職業素養。

謝娜曾說,戀愛那會,劉燁接到一個劇本會獨自一人去看好久,有的時候進入角色都無法自拔,那種情緒一直影響著他,真的活到了劇本里了。

拍攝《那山那人那狗》時,劉燁為了和另一主角——狗培養感情,被導演要求和狗住在一起,並且要每天給狗打飯,帶狗溜圈。

雷佳音15歲輟學,奮力考上上戲,畢業後,只話劇就演了5年。

《白鹿原》飾演的鹿兆鵬,這個角色是個讀書人,沒有干農活的戲份,然而全組在田間地頭體驗生活的必修課,他一天也沒有落下。

演《綉春刀》的「笑面虎」裴綸,雷佳音白天練習8小時,晚上回到酒店腿都抬不起來。

「演員只有在虛構的舞台上獲得與實際生活中同樣的自我感覺,才能按照生活的邏輯思考和感受,演出活生生的人。」

周一圍在《演員的誕生》問鼎冠軍寶座時,非常嚴苛的國際「章「——章子怡,秒變迷妹,滿眼都是欣賞,甚至決賽的拉票環節說「希望他成為我的男主角」。

看看他在《海上牧雲記》飾演的碩風和葉。

游牧民族的粗獷霸氣,單純勇武、骨子裡滿是放蕩不羈,入木三分。

周一圍說,光「瀚州之戰」一場戰爭戲拍攝了足有半個月。

「我們在拍兩軍對壘那場戲的時候,其實想要呈現出來很難,當時請了1500個演員,當天凌晨三點半就到現場集結,化妝師、服裝道具師出動。

這麼多人一直穿到中午才開始拍戲,又因為裝備沉重,基本上拍過三條之後,大家就要喘口氣、喝口水。

「其實角色會有很多打戲的部分「,他坦言,「我們扔掉了很多技巧,瀚州的打戲幾乎每天都有人受傷」。

真正的演技,不是鼓勵吃苦,而是真正投入到角色里,拋棄外在限制。

演員何冰在某節目中談到,演員越有束縛越有自由,千萬別把外在束縛住了。

劉歡談起做音樂說的話,和做演員有異曲同工之妙:「從我們做音樂的角度來講,不管你多帥,也就夠你吃兩三年,後面頂不上來,核心還是靠你音樂的本領。」

「顏值變得比任何時代都重要,但也變得比任何時代更速朽。」

即便這個時代需要明星是大勢所趨,也希望有人清醒自製,不順勢而為。

給文章點個贊吧,和小妹一起,期待真正的好作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牛人班 的精彩文章:

田馥甄怒懟記者,終於說出了我最想說的話
手把手教大家畫畢加索的代表作

TAG:牛人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