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綏靖」還是抵抗?美歐貿易戰,歐洲就如何應對出現兩種聲音

「綏靖」還是抵抗?美歐貿易戰,歐洲就如何應對出現兩種聲音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美國與其親密盟友之間的貿易戰突然爆發。在特朗普政府5月31日宣布對歐盟、加拿大、墨西哥的進口鋼鋁徵收懲罰性關稅之後不到24小時,加拿大已列出對美128億美元商品的報復清單,並高調宣布這是該國「戰後以來採取的最強有力的貿易行動」。墨西哥也是針鋒相對,且將制裁清單對準支持特朗普的美國選民。歐盟6月1日決定將美國告到世貿組織,並加緊準備報復措施,從法國總統馬克龍等政要到各主流媒體,歐洲抨擊特朗普政府的聲浪一波連著一波。過去半個多世紀以來,美國一直是西方世界無可爭議的老大,如此被盟友「圍毆」極其罕見。

「特朗普的貿易戰可能會使處於各種危機中的歐盟陷入崩潰,還可能導致多米諾骨牌效應,危及全球經濟復甦。」奧地利《新聞報》1日擔憂美歐貿易戰成為懸於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憂慮之下,歐洲出現兩股聲音,一種是歐盟委員會、法國、德國等誓言抵抗美國,另一種則主要來自英國。據英國《泰晤士報》報道,英國呼籲布魯塞爾妥協,以免與美國發生貿易戰。《華盛頓郵報》注意到英國貿易大臣福克斯的講話:如果我們與我們的親密盟友陷入針鋒相對的貿易爭端,那將是巨大的憾事。報道稱,英國國際貿易部門拒絕為布魯塞爾計劃的對美報復清單背書。但英國工黨的影子國際貿易大臣加德納在電視節目中稱,應對美國欺凌的唯一辦法就是勇敢面對。

「德國之聲」的文章代表了一股更為醜惡的想法。該網站題為「特朗普的選擇:聯歐抗中還是與世界為敵?」的報道稱,特朗普的歐洲盟友已經不是第一次告訴他,真正的敵人是中國,不要被誤導。文章還稱,歐洲人通常對公共議題都有各自的看法,但是針對特朗普,他們的口徑倒是十分一致: 在歐洲自己面臨美國的關稅威脅時,他們沒有辦法與美國組成跨大西洋聯盟聯合對抗北京。

1日,德國柏林自由大學跨大西洋關係學者布拉希勒爾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提到了歐洲當年的「綏靖」政策。他說,一味讓步不可能得到尊重和體諒,反而可能進一步刺激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他稱,現在民粹主義在多個國家大行其道,選舉政治越來越激烈,要一個國家在貿易戰上輕易認輸、任人宰割很難。

日本《產經商務》1日稱,特朗普政府處理與各國貿易摩擦的做法,可以概括為兩個字:敲詐。這種做法會讓國際社會厭惡美國,對這種氣勢洶洶破門而入要求對方拿錢的做法,最好的應對策略是告訴對方:我們不怕。雖然美國是全球最大經濟體,但世界其他國家團結起來進行反對將讓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死亡」。

【環球時報駐美國、德國、日本、加拿大特約記者 蕭達 青木 李珍 陶短房 環球時報記者 崔傑通 柳直 汪析】

閱讀更多內容請參見今日出版的《環球時報》或下載登錄新版「環球TIME」客戶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 的精彩文章:

日本天皇夫婦舉辦春季遊園會 羽生結弦受邀出席
「漢光演習」預演傘兵降落傘未能打開 高空「自由落體」墜落機場

TAG: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