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故宮裡的「體一苞元」是什麼匾?

故宮裡的「體一苞元」是什麼匾?




故宮裡的匾額很多,每塊匾書寫的人不同,寓意也不一樣,比如這塊。位於中和殿內的這塊「允執厥中」,它為乾隆皇帝親筆,出自《尚書》:「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大意就是告誡帝王做任何事都得要中正嚴明,不偏不倚,這樣才能治理好國家。一個「中」恰好和「中和殿」相對應,放在這裡很協調。






所以,要看懂故宮裡每個宮殿的匾額到底寫的啥意思,必須清楚兩點:


一、這塊匾誰寫的?


二、這塊匾掛在哪個宮裡?


循著這樣的思路,咱們來看看這塊「體一苞元」匾到底啥意思。







首先看看這塊匾的位置,它在故宮西六宮的儲秀宮體元殿內。體元殿,原本不存在,它是慈禧「硬造」出來的。






在慈禧過50歲生日時,她擅自違背乾隆當年「不允許改造後宮格局」的遺命,將儲秀宮和翊坤宮打通,並將原來的儲秀門和翊坤宮的後殿部分改成了一座穿堂殿,即體和殿。這座小殿是慈禧日常吃飯、喝茶休息的地方,同時這裡還是她為光緒皇帝選妃的地兒,珍妃、瑾妃、隆裕皇后就是從這裡進了宮。










體和殿為慈禧太后所造,那麼裡面這塊「體一苞元」匾也是她的親筆。為啥她要掛這樣一塊匾呢?「體」字和體和殿相對應,體和殿之所以取此名,意思就是依著和氣來辦事,別老動氣兒。



而「體一苞元」想必也有這層意思,畢竟這裡是她吃飯休息喝茶的地兒,得和氣,輕鬆。「體一苞元」,應該出自《淮南子》「帝者體太一」,一說為《南齊書·卷十一》:於鑠我皇,體仁苞元」。




「苞元」,通「包元」,意為包含著五常(仁義禮智信或金木水火土),同時還有包羅萬象之意,隱身為胸懷寬廣;所以這四字連起來,大意就是說帝王應該心胸寬廣,效法太一(即萬物的主宰),這樣才能統治好國家。










這看起來好像是個說皇帝的,怎麼慈禧敢用呢?很簡單,因為在當時,雖然光緒是皇帝,但她才是實際的統治者,她將儲秀宮和翊坤宮打通,原因就在於翊坤宮比儲秀宮離象徵權力的乾清宮更近。



兩個院落打通,實際上是在像世人宣示她的權力至高無上;「體一苞元」想必也有這層含義:我慈禧是萬物的主宰,我身上有太一之氣,我是這宮裡最大的!




體=本人
苞=草包
元=二(兒化音)


連在一起就是:本人就一草包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GO野 的精彩文章:

珍貴老照片里的各種「第一」
北京城內最地道的老「鬼市

TAG:GO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