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瀕危植物欣賞:伯樂不常有,伯樂樹更稀罕

瀕危植物欣賞:伯樂不常有,伯樂樹更稀罕

瀕危植物欣賞:伯樂不常有,伯樂樹更罕見

花木君

大家都熟悉唐代文學家韓愈的《馬說》,作者對統治者埋沒人才、不能重視人才和識別人才感到憤懣,因此發出:「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的感嘆。在植物界里,也有一種植物,非常稀少,被譽為「植物中的龍鳳」,那就是伯樂樹

伯樂樹是我國特有樹種、國家一級保護瀕危植物。伯樂樹名字的來歷其實和稀有沒有關係,其實是和伯樂樹的拉丁名字有關係,伯樂樹的拉丁學名(Bretschneidera sinensis Hemsl.),我們音譯過來,因此取了個好聽的名字「伯樂樹」。

伯樂樹也叫叫鍾萼木,還有人叫山桃花。伯樂樹是罌粟目、伯樂樹科、伯樂樹屬唯一的一種,是我國特有的第三紀孑遺珍稀物種,在研究被子植物的系統發育和古地理、古氣候等方面都有重要科學價值。

伯樂樹樹榦挺拔,通直高大,冠幅巨大,姿態優美,樹皮光滑灰褐,材質優良,葉片翠綠,花朵碩大,初夏開花,滿樹粉紅,猶如朝霞,雲蒸霞蔚;秋季果實成熟,猶如一顆顆紅色小仙桃,掛墜於枝頭,醒目耀眼,非常喜慶,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伯樂樹近些年在不少省份物種調查中被發現,主要分布於中國四川、雲南、貴州、廣西、廣東、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福建等省區,經常長在闊葉林下,生長速度緩慢,而且還有個非常奇特的特性,種子要在林下的樹葉中覆蓋一年的後才能萌芽,苗期又無法長出發達的根系。

伯樂樹的形態特徵:伯樂樹屬於落葉喬木,樹榦高可達20米,樹冠塔形,樹皮褐色,光滑,有塊狀灰白斑點,小枝有較明顯的皮孔;葉為奇數羽狀複葉,橢圓形或倒卵形,長25-45厘米,總軸有疏短柔毛或無毛,,葉面綠色,葉背粉白色,密被棕色短柔毛;芽為寬卵形,較大,芽鱗紅褐色。花為大型,長20-36厘米,總狀花序,頂生,粉紅色。蒴果紅褐色,木質,被毛,近球形,具三棱,內有種子1-6粒。4-7月開花,9月-10月果熟,果期5月至翌年4月。

隨著國內園藝技術的提高,伯樂樹的人工繁殖和培育得到很好的推廣,現在不少地方已經開始規模栽培,一些城市和園林景區也引進伯樂樹,作為綠化植物,即可觀賞又可以凈化空氣,在園林布景上多用來作為道旁樹,非常美觀大方。

從已知的研究資料來看,伯樂樹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中性偏陽,幼年喜陰喜濕,中年後喜光。深根性,耐寒,對土壤肥力和水分條件要求較高,喜肥沃的黃紅壤,不耐乾旱瘠薄,不耐水澇,生長快,萌芽力強,是一種優良的速生樹種。

從瀕危植物保護角度來看,除了對原產地野生資源予以保護外,還要更多地進行推廣和廣泛種植幼苗,進一步利用速生性創造經濟效益,這樣,伯樂樹的保護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鏈條和經濟一條龍產業,那麼,我想,隨著人們保護意識加強,園藝技術的突飛猛進,伯樂樹會在不久將來就會脫離瀕危的狀態,給社會和當地創造更好的效益。

(部分圖片源自網路,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2018-6-2易花得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花得木 的精彩文章:

「曇花一現」所指何花以及曇花和令箭荷花的區別辨識
山烏龜和何首烏的區別與盆栽養護

TAG:易花得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