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洛陽正骨與骨傷三期用藥原則

洛陽正骨與骨傷三期用藥原則

洛陽正骨與骨傷三期用藥原則

陳利國

洛陽正骨建院60多年,歷史上洛陽正骨的許多原創診療技術對中國中醫骨傷科學的發展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追本溯源,今天聊一聊洛陽正骨的「破、和(活)、補」三期用藥原則。

要解析任何一個學派的診療技術,首先要研究學派的發展歷程,一個絕技的傳承流傳是幾代人繼承創新的結果。橫空出世的技術也有,但不多。

骨折「破、和(活)、補」三期用藥原則是高雲峰祖師在1960年明確提出的。首見於河南平樂正骨學院教材?正骨學講義?。原文如下:「傷症治療用藥,一般不外三法,即初期宜破血,中期宜和血,末期宜補血,為總的治療原則。」「歸納初期用藥原則,瘀則當破,亡血補而兼行,但因氣血互根,必於血葯中加氣葯,才能加速病癒。

「歸納中期服藥原則,應以活解為主,兼及消腫止痛,則所有病無不迎刃而解。」故出現了「破、和、補」和「破、活、補」兩種不同的說法。

現在看來,三期用藥很平常,但那時那地卻是創造性的提出,自此成為了骨傷用藥的法和綱。河南平樂正骨學院的學員們懷揣三期用藥原則分配到全國各地,使三期用藥原則遍地開花。

平樂正骨家學淵遠,代有創新。考究三期辨證的源頭,其實此法源於元朝王好古,他提出:治病之道,有三法焉,初中末也。初治之道,法當猛攻;中治之道,法當狂猛相濟;末治之道,法當寬緩。」明代薛己最早崇尚三法之道,故在?正體類要?中,不論在以證求葯中,或是以方論證里,均體現有三法的內涵。他在治傷初期多用桃仁承氣湯、加味承氣湯等攻下方葯;在中期則投復原活血湯、復原通氣湯等寬猛相濟方劑;後期則用經典四物湯、四君子湯、八珍湯、十全大補湯等護脾腎、補氣血之寬緩方劑。

從我們的平樂正骨淵源研究中可知:郭氏家族,世居平樂,簪纓繼世,詩禮傳家,世代習醫,愛好方術,薛衣道人祝堯民及益元君習練正骨,其學術淵源出自《正體類要》和《跌損妙方》。郭祥泰先祖經商不阿,樂善好施,曾接濟同族道人益元君家人,先人得到益元道人所傳的治療骨傷的藥方,施藥濟世。郭氏第16代郭堯民,在終南山獲得祝堯民所遺方術,取字堯民,同時學習《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創始了平樂郭氏正骨,其精通三教九流,精奇門遁甲,生平多異跡,近於神仙,不以醫名。郭氏第17代郭祥泰,幼讀書即好岐伯之學,繕練揣摩,後郭祥泰拜郭堯民為師,專精於正骨,並以正骨術著稱於鄉里。郭樹信支的郭貫田、郭聘三除繼承家傳醫術外並深研醫理,總結經驗,至此平樂郭氏正骨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理論體系和治療方法,為平樂正骨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新中國成立後經高雲峰、郭春園、郭維淮收徒辦學,弘揚成派。

陳利國主任介紹:陳利國,醫學碩士,洛陽白馬寺鎮人,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傳統療法支部書記,骨關節病二科主任,治未病科、健康管理科主任。"河南正骨狀元",河南省中醫骨傷技術技能競賽特等獎,第一名獲得者,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優秀教師,平樂正骨傳承班導師,河南省社會實踐先進個人,河南省技術標兵,河南省醫德標兵,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名老中醫工作室成員,洛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民俗類代表性傳承人,洛陽市最美青年醫師代言人、洛陽市十佳青年醫生,國醫大師韋貴康教授入室弟子,《平樂正骨十講》主編。主持河南省中醫藥科學研究專項《平樂正骨經驗方的整理研究》等課題兩項,2017年第一完成人《平樂正骨歷史淵源考證研究》獲河南省中醫藥科學技術成果二等獎,參與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項目等科研8項。發表國家級論文20篇,其一篇論文被2017年《中國中醫藥年鑒》(學術卷)引用,專利12項。兼任多個國家級及省級學會委員、常務委員。河南省關節外科大家孫永強教授研究生,私淑平樂正骨前輩多人,精研民國《平樂秘授正骨心法》,從事創傷骨科十餘年,具有豐富手術經驗,精通平樂郭氏正骨手法、點穴推按手法及內治法,衷中參西,涉獵廣泛。在平樂正骨點穴法的基礎上創新出《平樂正骨針法》,擅長運用中藥內服外用丸散膏丹及針灸、針刀、點穴推拿、心理干預、健康管理等綜合療法治療退行性骨關節病、骨質增生、風濕類疾病、骨質疏鬆、頸肩腰腿痛、股骨頭壞死、腱鞘炎、跟痛症、肱骨內外上髁炎、外科瘡瘍及難治性創面等骨傷科疑難雜症,亞健康調理。在中西醫結合治療四肢關節骨折脫位、骨折延遲癒合、骨折不癒合、急慢性骨髓炎及骨科感染性疾病、急慢性髖膝關節滑膜炎的治療方面造詣較深。

提醒:大量粉絲還沒有養成閱讀後點贊的習慣,希望大家在閱讀後順便點贊,以示鼓勵!長期堅持原創真的很不容易,多次想放棄。堅持是一種信仰,專註是一種態度!

坐診時間:

周一、周二、周四 就診地點:住院部三號樓三樓東骨關節病二科 主任辦公室

周三、周五、周六,門診108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利國聊骨傷 的精彩文章:

正骨狀元陳利國

TAG:利國聊骨傷 |